为全面提升机构编制管理水平,铜川市委编办立足夯实基础、赋能全局,加强“数字编办”建设,探索大数据在辅助科学决策和创新管理方面的作用,促进了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档案管理”,夯实数据基础。一是根据市级行政、事业单位的历史沿革,归集整理机构编制设立、调整变更等批复文件,建立“一单位一账册”纸质档案库,确保机构沿革脉络清晰连贯、内容真实可靠。二是比对纸质档案库,对实名制系统中机构名称、规格、编制、领导职数、内设机构等信息进行核实,及时将纸质文件档案转化为数字档案,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提高存储和查询时效。三是建立本单位各科室内部协调机制,档案数据与机构变动调整同步维护,做到账实相符,为机构编制决策服务。
“数字化+业务办理”,提升办事效率。一是规范编制使用、入编出编等事项的办理流程,推行“线上咨询、系统提交、网上审核、现场办理”,缩短办理时限。二是运用电子公文交换系统、传真等,对非核心材料缺失的部门提供容缺办理服务,通过线上服务和指导,实现数据“多跑路”,办事人员“少跑腿”。三是针对机构编制、组织、人社等多部门联办的业务,通过科室协同和互联互通,实时反馈办理程序及进度,减少对接环节,提高了服务满意度。
“数字化+分析研判”,强化管理效能。一是服务体制机制改革。对涉改部门分层级、分类别分析机构编制基础数据,为优化其机构设置、职能职责调整、配备编制资源提供决策依据,推动改革任务有效落实。二是服务民生领域。对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干部的年龄结构、学历专业、编制空缺情况及退休减员情况,开展编制资源需求分析研判,预测变化趋势,实现对用编需求和编制资源补充的科学规划。三是利用实名制系统预警功能,动态监控部门编制及领导职数使用、人员结构等情况,对出现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等问题的单位进行监督检查,要求限期整改,推动问题早发现、早处置,维护机构编制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