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坝县聚焦生态文旅核心   以“编”施策 为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时间: 2025-11-07 09:32 来源: 汉中市留坝县委编办

近年来,留坝县委编办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机构编制工作深度融入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强县发展战略,以体制机制创新破解难题,以编制资源精准投放保障需求,为实现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机构编制保障。

一、精准配置资源,构建协同高效的生态文化保护治理体系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健全统筹协调机制。优化调整县生态环境保护和秦岭、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生态保护委员会议事协调机构,明确牵头部门,形成县委统一领导、政府统筹推进、部门协同联动的工作体系。二是优化机构设置,提升履职能力。整合秦岭生态保护力量,设立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强化湿地资源及野生动植物保护职能。针对张良庙、紫柏山等核心景区及重要文物保护单位,根据区域环境,调整张良庙紫柏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与张良庙博物馆等管理机构职能,配备精干力量,实现核心资源专业化、精细化管护。三是发挥服务效能,提供转化支撑。围绕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需求,依托县绿色低碳发展中心、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县不动产登记交易服务中心,为生态资源产品化、商品化、市场化、金融化提供机构支撑,为生态产品价值的持续实现、加速增值提供保障。四是夯实基层基础,健全治理网络。在8个镇(街道)设立综合行政执法队,整合市场监管所、自然资源所、司法所等执法力量。聚焦野生动植物保护、长江流域“十年禁捕”等重点任务,强化日常监管,将生态保护“触角”延伸至基层末梢。

二、优化编制配置,保障重点领域发展关键需求

一是动态调整编制,精准服务大局。紧扣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和“四养一林一旅游”产业发展需求,为秦岭生态保护、文化旅游等重点部门及时调剂事业编制10余名,实现中心工作指向哪里,编制资源就保障到哪里。二是及时补充力量,强化专业支撑。通过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聘补充旅游管理、环境工程、文化产业管理、生物技术、畜牧兽医等方面专业人员18名,确保人员力量与职能任务高效匹配,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三是强化基层执法,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为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调整增加编制10名,使基层一线执法人员占比达到全县执法人员总编制的65%。压实属地管理责任,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与市场监管所合署办公,实行“一支队伍”管执法,建立“镇街吹哨、部门报到”联合执法机制,有效破解基层执法能力薄弱难题,夯实秦岭生态保护“最后一公里”。

三、开展履职监督,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互促共进

一是清单化管理明晰权责边界。以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编制为重要抓手,将生态环境保护任务细化分解为多个履职事项,明确各部门和镇(街道)在源头防控、生态修复、监管执法等环节的具体职责事项28项,切实筑牢县域生态保护屏障。二是强化评估监督促履职到位。将履职监督纳入日常管理,通过开展事业单位履职评估等方式,对生态保护、文旅等10余个职能部门单位的编制资源现状、人员现状及履行职能职责情况进行重点评估监督,及时纠偏纠错,确保各项职责不折不扣落实到位。三是协同联动凝聚发展合力。整合环保督察力量,补充人员力量,监督履行好秦岭生态保护巡察督察的重要职能。建立《留坝县机构编制管理协作配合机制实施办法》,通过强化与纪检监察、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的协作,促进职责协同、力量协同、信息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