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聚焦深化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紧密围绕“县级强、乡级活、村级稳、上下联、信息通”目标体系,构建卫生健康领域“县聘乡管村用”人才管理机制,有效破解基层“招聘难、留人难、提升难”难题。
突出统筹联动,破解基层医卫人才“招聘难”。一是统一人员招录。机构编制、卫健、人社、财政四部门联合制定医共体人员编制“县聘乡管村用”实施办法,医共体牵头医院根据业务发展需要、用人需求和人员队伍状况,拟定招录计划,经县委编委会审议后,统一由医共体招录。同时明确一定数量“乡管村用”专项招聘岗位用于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二是统筹人员使用。加大人员统筹调配力度,建立医共体“人事关系县级统管、日常考核属地实施、薪酬待遇同标保障”三级管理体系,同时以“县乡医院专家下沉”方式补充村卫生站室人员力量。三是加强定岗学员培养。加大订单式人才培养力度,近三年招录44名委培生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时扩大岗位加强中医师承学员培养,首批招聘中医师承学员已分配到25个村卫生站室。
突出要素保障,破解基层医卫人才“留人难”。一是完善薪酬制度。进一步推进医共体薪酬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县聘乡管村用”人员考核指标体系和以分级诊疗为导向的绩效考核办法,激发基层人才内驱力。二是落实资金保障。出台偏远山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保障实施方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实施细则、加强培育和引进卫生人才实施办法等,加大基层医疗机构人员财政补助力度。三是打破岗位职称限制。明确实施基层医疗卫生人才“15/25年直聘”政策,对在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连续工作满15年或累计满25年,且仍在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聘任相应职称。
突出放权赋能,破解基层医卫人才“提升难”。一是加强人员内外交流。健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一家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启动制定分层级的卫健系统人员交流管理办法,构建“跨域—域内—乡村”人才流动模式。探索市县合作办医人员流通新模式,桐庐县域医疗机构优秀人才可通过专项招录进入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桐庐医院。二是简化用编用职流程。赋予医共体自主权,建立合理的人员上下流通机制,医共体内县级医院与卫生院人员交流不占用编指标。给予医共体总院充分的院区管理权限,医共体内人员交流、医共体分院任免干部等工作由各医共体组织实施。三是强化培训赋能。县级搭建医共体统一培训平台,对医共体内人员有计划地开展模块化培训、实践进修、学历提升等,打破单位、科室、身份限制,实现合理轮岗、有序流动、统筹使用。 (拟稿人:蒋燕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