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持续深化“优编强医”改革,通过完善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发展,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
完善体制机制。在区卫生健康保障服务中心设立老龄健康服务科,在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设立养老服务站,做好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保障和养老服务工作。为3家卫生院增加养老服务职责,进一步满足老年人需求。明确卫生健康、民政、社保、财政等部门在医养结合工作中的职责分工,建立健全部门沟通协调机制,形成党委政府统筹、卫生健康部门牵头、相关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结合机构编制跟踪问效、事业单位监管等工作,先后赴多家卫生院对医养结合职能履行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督促整改。建立机构自查、镇街巡查、区级联合执法三级监管机制,定期对医养结合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开展检查评估和服务指导。
优化资源配置。科学测算并批复公立医院床位数,将床位数由860张增加到1400张。调整相关医院人员总量控制数,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推动人才向基层流动,近年来累计下派430名市区级专家、15名“业务院长”进驻基层,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在有关医疗机构设立老年医学科或康复医学科,明确7处医疗机构开展安宁疗护服务,建成老年友善医疗机构33家。推进中医药赋能养老服务,依托3个省级以上名中医工作室和2个省重点专科,为老年人提供中医诊疗、康复护理、干预调理等服务。
提升服务水平。做实居家养老,依托155个家庭医生团队,开展精准履约服务,目前已覆盖全区村居450个,服务居家老人13.8万名。做优村居养老,开展爱心联盟“暖阳行动”,为农村老人提供医康养多元化养老服务。做强机构养老,出台区医养结合机构管理办法,推进医养结合机构标准化、品牌化、规范化发展。创新巡诊模式,持续擦亮“行走的医生、流动的医院”基层医疗巡诊服务品牌,通过在村设置医疗服务点、配置“健康大巴”巡诊服务车、组建医疗巡诊团队等措施,把医疗服务送到老百姓家门口,近3年累计服务老年人17.3万人次。(拟稿人:陈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