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落地快见效好

时间: 2020-12-31 09:48 来源: 榆林市委编办

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榆林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榆林市委自觉增强政治担当,紧扣关键环节,精心组织实施,全面整合撤销了职能萎缩、相近和空壳的事业单位,理顺了政事事企关系,明晰了事业单位功能定位,初步建立起事业单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公益体系。

一、加强组织领导,凝聚改革合力

榆林市建立了市委统一领导,改革专班统筹推进,市委编办具体负责的工作机制。组织、财政、人社、审计等部门各司其职,明确责任,协调统一,形成合力,确保改革的各步骤各环节有人管、有人抓。改革专班多次召开座谈会,研究问题,制定对策,保证了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强化顶层设计,注重沟通协调

榆林市事业单位改革以“明晰事业单位功能定位,回归事业单位公益职能”为目标,坚持保障民生、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提升效能、坚持以人为本,研究制定市本级事业单位改革初步方案。在组织实施过程中,注重沟通协调,消除各种疑虑,化解种种矛盾,维护改革平稳进行。

三、优化结构布局,重塑公益体系

一是撤并了小弱散事业单位。全市撤销“空壳”事业单位59个,后勤机构31个,5名编制以下事业单位179个,整合撤并小弱散事业单位351个。二是全面剥离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将市县两级400多个事业单位承担的900多项行政职能全部清理,划归行政机关,同步落实在部门“三定”规定中,有效解决了行政职能“体外循环”的问题。三是全面清理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通过“撤并转”的方式统筹谋划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对经济效益较好、具有市场竞争力、资产优良的32个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彻底解决了事企不分,事业和市场两头占的问题。

四、注重因地制宜,保障转型发展

一是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围绕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整合榆林市群众艺术馆、民俗博物馆等5个事业单位,设立榆林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将其打造为城市的“金名片”和“会客厅”。二是保障产业布局。围绕榆林农业“四个百亿级”产业发展,整合组建市羊产业发展中心、市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心、市果业发展中心、市蔬菜产业发展中心等“四大中心”。三是保障园区精干发展。精简整合园区管理机构,全市共精简园区管理机构6个。特别是围绕市委、市政府将科创新城建设成为人才洼地、技术高地、项目孵化地、改革试验地和生产要素聚集地的战略部署,创新机构编制管理,实行编制备案制与岗位聘用双轨制运行。

五、做好后续工作,确保改革落地落实

改革方案印发后,及时跟进人员转隶、资产划转、档案移交、领导配备等工作。将事业单位改革落实情况纳入市县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夯实改革责任。加强督查指导,实行请上来和走下去相结合的方式,对市级涉改部门和县市区改革落实情况进行两轮实地督查,并对进度较慢的部门和县市区发出督办函,督导全市改革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