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陕西省> 陕西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陕西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5-30 10:02
单位名称 陕西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环保意识。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环境保护技术培训,环境文化影视资料编写、制作,环境宣传教育网络体系建设的协调。
住所 西安市雁塔区西影路16号
法定代表人 柳志清
开办资金 664.4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陕西省环境保护厅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57.3万元 354.7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中心按照省厅年度目标任务分工中明确的各项工作任务及《2024年陕西省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要点》。现将主要工作完成情况总结报告如下:一、深刻宣传落实生态文明核心理念,把握政治导向中心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宣教工作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前进不动摇、不跑偏。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建设宣讲团”作用,采用“理论宣讲+观摩探访”等形式,分别在西安、汉中举办了3场面向生态环境系统、企业、学校举办生态文明建设宣讲示范活动,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党双忍,安康学院教授张淑兰做主题宣讲。推动地市开展宣讲活动700余场,制作海报、图集、短视频、专访、深度稿件等优质传播内容,吸引本地10余家主流媒体集中报道,线上曝光量超7800万,并组织开展秦岭生态小卫士主题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好评。二、聚焦生态环境中心工作,壮大主流舆论一是守好主流阵地,拓展正面宣传报道广度和深度。围绕黄河流域、秦岭区域生态保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护和污染防治攻坚战等中心工作精心采写大批有深度、沾泥土、冒热气的新闻稿件。截至12月30日,《中国环境报》刊发稿件349篇,其中头版头条40篇;《陕西新闻联播》播出新闻97条,《美丽三秦》栏目共播出制作26期。策划、拍摄生态环境警示片4部,拍摄制作专题片28部,制作生物多样性日、全国低碳日、六五环境日等主题活动宣传片。中心拍摄的短视频《以青春治沙做绿色嫁衣》成功入选生态环境部“光影中的美丽中国”生态环境宣传教育视频作品。二是抢占新媒体高地,紧紧把握舆论话语权。巩固陕西生态环境微博、微信、生态陕西APP、陕西生态环境微信视频号和凤凰网《山水课堂》等政务新媒体阵地,强化生态环境宣传引导,共发布各类图文视频信息1.5万条,总阅读量8000万+。开设“陕闪碧水”、“双碳时代”等话题,制作海报68张、政策图解20期、科普答题10次。设置“新时代的黄河故事”话题专栏、“环保开学第一课”等主题专栏,充分提升全民的参与度。中心制作《让中国更美丽》《绿动陕西》分获2024年省直机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微视频)一、二等奖。三是加强舆情研判,营造良好舆论环境。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紧盯重要节日、重点工作做好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测、报送,联动各市区及时处置各类敏感舆情。截至12月30日,共监测陕西生态环境类舆情相关信息691.56万条,负面14.37万条,非负面677.20万条,共制作完成《舆情日报》251期、《舆情周报》31期,“3+N”会议汇报材料7期,按季度整理分析并向厅党组会汇报舆情分析报告。举办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媒体创新力培训班,提升生态环境系统网络舆情的分析和危机应对等能力。三、强化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凝聚各方合力一是精心组织重大宣传活动。圆满完成2024年六五环境日省级主场宣传活动,同步开展陕西省生态文化创作大赛成果展演。开展4·15国家安全教育日系列宣传活动暨主场活动启动仪式、核安全科普讲座等相关系列活动。组织开展“你我一起志愿同行,建设美丽中国陕西青年在行动”生态文明品牌宣传系列活动暨12.5国际志愿者日主题活动。围绕生物多样性日、低碳日、大气污染防治等主题开展生态环境少儿示范活动3场,联合高校开展青年生态环境活动3场。二是创新打造生态文化品牌活动。开展“陕西省全面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我省推荐案例分别荣获生态环境部、中央社会工作部组织的2024年“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十佳生态环境志愿者”“十佳公众参与案例”“十佳环保设施开放单位”。组织参与2024年“绿色生活蓝色未来”少年儿童生态未来环保教育系列活动,荣获优秀组织单位。联合省教育厅、省文化和旅游厅、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作协共同主办“讲好美丽陕西故事”生态文化创作大赛。联合省教育厅、省水利厅、省林业局、团省委和省剧协举办陕西省第五届大学生生态文学创作大赛。举办第六届生态文学艺术创作大赛。举办秦岭生态小卫士系列活动之“秦岭杯”双碳书画大赛和“环保小记者”活动。与西北工业大学等10所高校的大学生代表开展环保开学第一课-探寻守护蓝天的“秘密”,引导青年学子从大气污染防治的“旁观者”变成实实在在的“参与者”。组织3期“2024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媒体行”活动,制作黄河“绿肥黄瘦”生态蜕变AI宣传片。 三是深入开展生态环境科普宣传。开展2024年“我是生态环境讲解员”活动,全省11个市(区)生态环境局和3个系统外单位120余名选手报名参赛,征集85部生态环境科普剧本,编印《生态环境科普剧本成果物》,中心荣获生态环境部科技司突出贡献奖,陕西省生态环境厅被评为优秀推荐机构。深入开展“秦环保•科普直通车”科普宣传活动,持续推进生态环境科普宣传“五进”,覆盖人数5000余人。开展生态环境科技成果普化典型案例和优秀生态环境科普作品征集,《双碳时代来了》获评陕西省2023年度优秀科普图书,并被生态环境部向国家科技部推荐参评全国优秀科普图书。组织编印生态环境科普图书《朱鹮重生记》,积极推进出版发行。提升生态环境公众参与,构建全民行动体系一是强化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守护蓝天青春行动”陕西高校环保社团大气污染防治宣传系列活动,在“陕西省全面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中荣获“优秀公众参与案例”,同时获得陕西省社会工作部等单位“志愿三秦”首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是唯一一个生态环保类获奖项目。组织实施《黄河保护法》陕西环保社会组织法律实践能力提升行动,举办专题法律能力提升培训工作坊,发布《〈黄河保护法〉普法宣传与公众参与报告》。举办陕西省环保社会组织能力建设交流活动、“美丽陕西悦读越美”世界地球日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宣传活动等。中心支持的在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2024“清洁美丽中国行”全国高校小额资助项目获优秀组织单位。二是持续推进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在宝鸡市、咸阳市和榆林市开展了3次全省现场观摩交流学习活动,全年组织各级现场开放活动400余次,累计参与公众近20000人。表彰奖励5家省级优秀环保设施开放单位,其中江南污水处理厂被生态环境部评为全国十佳设施开放单位。陕西省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短片被省科技厅评为全省优秀科普短视频。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成果展览,完成7个批次200余人次的讲解接待任务。2025年,中心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生态环境宣传阵地,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做强生态文化品牌,壮大志愿服务队伍,讲好美丽陕西故事。一是提升生态文明宣讲能力和水平,壮大生态文明宣讲团人员力量,会同省级相关部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讲示范活动,推动地市开展特色生态文明宣讲活动。二是守牢舆论宣传主阵地,抢占新媒体舆论高地,创新开展政务新媒体平台线上线下互动宣传,增强宣传影响力、传播力和穿透力,加强形势宣传、政策宣传、成就宣传等,全力做好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重点工作的新闻宣传和报道,讲好美丽陕西故事。精心组织生态环境警示片和督察专题片拍摄工作。三是强化舆情研判和舆论引导,加强舆情动态监测,及时回应关切、解疑释惑,正面引导舆论,加强网评队伍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四是打造“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活动品牌,做好六五环境日、生物多样性日、全国低碳日等重要节日、重要活动宣传推广和公众参与。五是创造生态文化精品,紧扣“双碳”、生物多样性等热点,积极开发群众喜闻乐见漫画、宣传片、科普动漫等宣传产品,生动讲好陕西生态环保故事。持续开展数说黄河媒体行活动。六是推进环保社会组织参与美丽陕西建设,壮大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伍力量,围绕六五环境日等重要节点,开展常态化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项目,打造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示范品牌,增强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的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七是持续推动生态环境科普活动,提升“秦环保科普直通车”生态环境科普“五进”品牌,做强成果展览、山水课堂等活动,组织开展生态环保主题展览及生态环境科普宣传活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