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陕西省> 西安外国语大学

西安外国语大学

发布时间: 2025-05-30 16:21
单位名称 西安外国语大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培养高等学历语言人才,促进文化发展。英语、俄语、德语、日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国际政治、旅游管理学科教育,大专、本科、研究生班、硕士研究生学历教育,相关科学研究、继续教育、专业培训及学术交流。
住所 西安市雁塔区长延堡街办长安南路437号
法定代表人 吴耀武
开办资金 223219.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陕西省教育厅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82033.83万元 283834.59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外国语大学 从业人数  150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高质量党建工作引领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彰显一是党的政治建设持续加强。开展校院两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80余场,开设文化思想专题课程。召开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会议,实现二级党组织书记现场述职全覆盖。召开全面从严治党会,制定落实“四责清单”。印发清廉西外建设重点任务,扎实开展“以案促改”工作。制定《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方案》,建立问题线索台账,查摆、整改问题23个。二是干部选育管用机制不断完善。修订《处级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工作暂行办法》,出台《干部日常综合研判实施办法》和《干部挂职借调管理办法》。处级干部轮岗交流比例达到44.4%,提拔任用年轻干部32人,干部队伍年龄、职称和学历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是校园文化成果丰富,意识形态阵地更加巩固。各级各类媒体报道学校的外宣统计共计445篇(较2023年增长155篇),创历史新高。获评“教育厅年度信息工作先进集体”“学习强国陕西学习平台优秀供稿单位”“高校门户网站第三方绩效评估第三名”。严格管理讲座、教材、新媒体平台等阵地,全年无意识形态负面事件发生。四是发挥两个作用,夯实基层基础。3个第三批全国全省创建单位全部通过终期验收,4个党组织入选第四批创建名单,1个支部入选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名单,1名支部书记入选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举办学校第四届民族文化节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活动,举办民族宗教政策讲座4场,开展4次抵御和防范宗教渗透专项行动自查。召开第七次学代会、第五次研代会。召开七届八次“双代会”。出台《高龄独居、空巢老人联系和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加拿大校友会、俄罗斯校友会及航空航天校友会筹备组。校领导5次带队深入帮扶一线调研,先后组织8个职能部门、8个二级单位、7个师生团队开展精准帮扶。二、以改革释放内生动力,高质量发展势能进一步激活一是不断提升治理效能。印发《改进作风提升效能工作措施》。依托“一网、一线、一站”师生综合服务机制,接办事项6800余条。印发《构建大安全工作体系实施方案》。完成校内所有学生宿舍建筑隐患问题的排查和整改,10栋学生宿舍楼均完成“取证”。对党委会、校长办公会等决策落实,共计立项督办事项541项,印发督办报告单16期。二是纵深推进综合改革。制定《机构改革方案》,党政管理部门等非教学科研单位从33个降到27个,管理岗位数量压缩10%以上,构建系统集成、便捷高效的服务保障体系。成立5大学部,构建方向聚焦、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成立高质量发展决策咨询委员会,同步推进一院一策、绩效分配、教师分类考核等8个方面的改革。三是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丰硕。全年获评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8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1门、陕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2个、省级以上教师教学竞赛荣誉25项,出版教材6部。在第五届陕西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获奖6项;8门课程获第三批陕西省课程思政精品课程认定;在全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各类奖项18项;在国家级、省级大学生体育竞赛中获奖49项。接受省教工委、省教育厅联合组织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专项督查工作专项督查,评估获评“优秀”等次。学生工作案例入选全省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优秀案例库。三、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健全一是迎评工作稳步推进。完成《自评报告》和本科教学状态数据采集、教学档案规范化整理等工作。加大评估宣传力度,组织8次专题培训会、工作推进会,建设专题网站,编印《评估简报》12期,制作《应知应会手册》,多渠道和途径动员师生,凝聚全校评估共识。二是思想政治工作提质增效。制定实施学校“大思政课”建设方案,组织学生参加“新时代青年延安行”革命文物融入“大思政课”实践活动。校领导带头上思政课,连续七年举办校级思政课教师“大练兵”,在省级思政课教师“大练兵”中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取得历史最佳成绩。获批高校思政课省级名师工作室和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入选“陕西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综合改革试点行动计划”院校。心理健康中心获批省级A类标准化(示范)中心,学校荣获“2014—2024”十年心理育人先进单位。三是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制定实施《“十四五”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中期规划暨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研究生导师培训管理办法》《博士生指导教师岗位管理办法》等制度,获批人工智能、数字媒体艺术2个新专业,增设葡萄牙语、日语等6个微专业。顺利通过英语(师范)专业二级认证,俄语、日语师范教育专业通过省级专业认定现场考察。3个学术学位点、6个专业学位点完成合格评估。获批“俄语+法学”联合学士学位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0项。学生发表论文31篇,在各类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1100人次、300余项。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获23项省级奖项,其中金奖2项,获奖数量再创新高。四、深化内涵建设,学科、科研、人才工作取得进一步突破一是学科专业布局更加聚焦。获批翻译博士专业学位点、区域国别学学术学位硕士点和数字经济专业学位硕士点,实现博士专业学位、交叉学科学位授权点零突破。打破二级学院壁垒,组建五大学部,在巩固“外国语言文学”传统优势的同时,打造翻译与国际传播、区域国别研究、国际中文教育、国际商务等四个特色学科群。二是科研实力持续增强。全年获批17项国家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6项,签订横向科研项目91项。“中亚·环里海研究中心”获批陕西省社会科学高端智库。学校入选陕西国际传播中心首批共建高校。获评CTTI年度智库研究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优秀案例2项。三是人才引育工作统筹推进。获批省部级人才计划(项目)8项。首获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C档资助,在站博士后共获批4项部级项目、1项陕西省博士后科研项目资助。出台《绩效工资分配实施办法(2025年修订)》《非教师岗位人事代理人员转入事业编制暂行办法》等制度,启用教师服务中心,抓好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和在职教师日常教育。深化科研诚信教育管理,组织开展“撤稿论文自查”“科研诚信教育宣传月”等活动。五、发挥特色优势,对外交流合作进一步拓展一是国际合作交流更加活跃。选派600余名师生赴美、英等39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所高校交流学习。接收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48名国际学生学习培训,顺利通过来华留学高等教育质量认证。聘请来自32个国家的63名外教来校工作,其中俄罗斯外教杜布阔娃荣获2024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积极参与筹办世界中文大会,举办首届中亚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接待境外来访团组26批次,签订合作协议23项。孔子学院建设成果丰硕。二是社会服务与成果转化能力显著增强。与企事业单位联合申报纵向课题2项,资助经费70万元;积极为中央及地方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全年共有22篇报告被省级以上政府部门采纳。筹备在哈萨克斯坦、泰国开办两所海外分校。三是国际传播亮点突出。印发《共建陕西国际传播中心方案》,成立“陕西红色文化国际传播基地”,聚焦“红色文化国际传播、“文学陕军”译介出海、丝路模联青年外交、西部影视海外传播”四大方向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与中国外文局和人民出版社等签署合作协议,启动延安时期百名国际友人红色文化传播书系编撰项目。主办的“对话延安·讲述中国:延安红色文化国际传播研讨会”,受到中宣部领导批示肯定。六、加强内部管理,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优化一是开源节流降本增效,规范资产管理、审计监督工作。制定拓展办学经费方案,合力筹措办学经费,积极申报“两重两新”项目。初步完成智慧资产管理平台建设,制定办公用房权属登记工作计划。深入开展专项审计,成立审计整改领导小组,制定内审自查自纠和审计整改“回头看”相结合的工作计划,推动审计整改事项40余项。二是教育数字化加快转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保障持续加强。完成教学楼A区教室智慧化改造项目。持续优化“一云三端”网上办事大厅平台,维护上线26个部门36个应用系统,服务师生105万人次。启智楼50间教授工作室已经投入使用。完成教学楼高压配电室电力增容、9栋学生宿舍楼空调配电箱线路改造的工作。长安校区四期教师公寓楼建设持续推进。完成数字档案馆一期项目建设。为师生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服务共计1371人次。附属学校优化和完善特色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妥善解决长安校区教职工子女就近入学问题,建成学校首间母婴关爱室。三是打造服务型校园成效显著。全力打造“一网、一线、一站”师生综合服务机制,升级“一键式”师生咨询投诉建议平台,开通24小时校园热线电话和“一站式”教师服务中心。8月底以来,师生在平台留言超5600条,100%回复办结,平均回复时限7.5小时,累计接听师生热线230余条;建立二级学院服务中心、教师服务中心,共接待500余人次。相关做法被中国周刊网、光明网、中青网、团中央官微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获批陕西省社会科学高端智库荣获“双百工程”工作“表现突出单位”荣获全省“10年心理育人先进单位”“育心先进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2024年,西安外国语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共接收校友及社会各界捐赠款190万元,共支出120万元,分别用于学生奖助学金、学校及学院建设发展、后勤服务保障以及乡村振兴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