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省国库支付中心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振奋精神、攻坚克难,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化省委、省政府“三个年”活动,积极践行厅党组“1+5+6”工作思路,紧扣财政全年目标任务,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国库支付和财政网信工作落实,为服务保障全省财政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一、强引领、促提升,锻造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政治建设铸魂,增强向心力。中心党总支始终把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根本政治任务,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厅党组工作要求,召开20次党总支会议,研究贯彻落实措施。组织建设强基,增强战斗力。召开中心党总支换届选举党员大会,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凝聚党员意志,选举产生新一届总支部委员会,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在所属7个党支部中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坚持重温入党誓词、过“政治生日”等政治仪式,组织党务干部赴渭南蒲城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积极践行党员干部联系制,鼓励党员干部到社区报到、挂职乡村振兴一线,2个党支部被省委直属机关工委评定为“五星级党支部”。作风建设提效,增强凝聚力。深入践行“四下基层”制度,做深做实调查研究,以防范资金支付风险、建立运维管理机制、推进财政数字化转型等内容为切入点,确定调研课题9个,及时将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际举措,切实推动调查研究调出实情、研出实策、求得实效。全力以赴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成立鑫跃合唱团及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合唱、趣味运动会、文明行动,常态化开展志愿活动,在陕西青年志愿服务“暖冬行动”中获“优秀团队”称号,在省委宣传部和省直机关工委组织的实地测评中获得一致好评,创建综合评分连续三年位于省直机关单位前列。二、优流程、重实效,推动财政资金规范、安全、高效运行持续做好省级国库集中支付审核工作。跟踪收集预算执行和国库集中支付执行情况,修订《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省级国库集中支付审核操作规程》,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制度,加强“三公经费”、“工会经费”等资金的支付审核,优化审核流程,不断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全年完成省本级财政支付汇总清算额度下达93,444笔,金额1,179.86亿元,无差错、无延迟、无审计整改问题。加强省级单位资金管理。坚持无预算不支出、无指令不支付原则,集中力量核查省级单位资金存在的收支质量问题,制定《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省级单位资金收付审核操作规程》,编制《省级单位资金收支预算执行情况月报》,实现省级单位资金收付业务全面指标化管理。强化资金运行动态监控。加强规则体系建设,通过设置禁止、审核、拦截、提醒、记录五种预警级别,构建起事前控制、事中监测、事后追踪的全流程监控模式,有效防范资金运行风险和违规行为。持续强化监控力度,扎实开展日常监控和专项监控,完善问题“发现、反馈、整改和结果运用”的资金闭环管理机制,编制《财政资金运行动态监控月报》,为加强预算管理、完善支出政策、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提供参考。高效落实省级部门决算编审及公开任务。编印决算编报工作指南,全面统筹基础数据核对、编报系统功能升级、审核标准梳理等关键任务,分阶段、分步骤、分级次开展省级决算编报、部门会审等工作,指导省级各部门规范决算公开格式,细化公开内容,顺利完成2023年度省级部门决算工作,助力我省部门决算连续12年获得财政部通报表扬。三、建机制、聚合力,开创财政网信工作新局面强化财政网信项目管理。严格落实财政网信“1+N”工作机制,制定项目征集申报、政府采购、履约验收等8项制度办法,全面打通厅财务内控和支付中心综合管理系统,推动数据互联互通、程序规范严谨,构建起网信项目全流程线上办理、线上审核的新模式。逐一核查网信项目底数,建立项目和预算分类管理台账,规范项目流程,通过暂停手续不完备项目、严控采购成本、服务展期或将第三方运维改为自行运维等方式,化解历年遗留项目63个,化解率97%。同时,积极向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争取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773万元,全年共节约信息化建设项目资金2,835万元,占年度部门预算的24%。建立特事特办机制,严格遵循既定流程,高效办理临时紧急上线项目的手续,确保临时追加项目合规建设、有序实施。持续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按照财政部统一部署,完成增发国债资金监控模块及转移支付监控模块的开发上线工作。持续优化完善系统功能性能,不断提升系统易用性和稳定性。坚持不懈做好网络安全工作。在全省首次开展财政系统网络安全提升系列行动,通过宣传培训、安全检查、知识竞赛、攻防演习等形式,推动各级财政部门落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夯实财政网络安全基础,健全网络安全工作机制。持续完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部署全省财政专网网络安全监测及通报预警平台建设工作,着力筑牢网络安全屏障。在2024年省委网信办网络安全检查工作中,我厅综合得分位列省级单位第一名,连续四年被省委网信办评为网络安全工作优秀单位。四、抓管理、提质效,全力保障财政业务系统稳定运行夯实运维管理制度基础。制定《陕西财政业务应用系统运维管理暂行办法》《财政业务应用系统运维服务操作手册》,印发《2025年陕西财政业务应用系统运维目录》,建立我厅信息技术服务大厅管理人员工作规范、安全管理规定和驻场运维人员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完善省管全省、省市县一体推进的运维管理架构,推动运维秩序持续规范、运维管理不断强化。提升运维服务质效。积极拓宽运维服务渠道,全面核查运维服务工作量,优化人员配置,实行全流程工单制管理,全年开展系统升级服务96次,热线答疑309,817次,办结工单223,475条,办结率99.97%。指导推进西咸、浐灞国际港务区区划调整和汉中市航开区一体化系统新增区划相关业务,制定技术实施方案和任务清单,不断提升运维服务保障效能。规范运维管理。制定《陕西省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业务权限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各级管理权限。加强各业务应用系统口令设置、登录规则等内容的安全排查,及时堵塞风险漏洞,夯实运维管理基础。五、夯基础、搭平台,加快“数字财政”建设步伐统筹规划数字财政建设方案。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数字经济、数字陕西建设的重要部署,按期完成《陕西省财政厅数字化建设总体设计(2024年-2027年)》,结合我省财政工作实际,按照需求导向、场景牵引、措施推动的原则,反复研究论证,明确我省财政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方向以及路径。着力夯实数字财政数据根基。成立财政数据分类分级工作组,在全省率先开展数据分类分级工作,并在省委国安委组织召开的全省数据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全体会议上作经验介绍。制定《陕西财政数据安全暂行管理办法》,压实数据安全管理职责,为财政数据安全筑牢制度屏障。有序推进财政数据共享利用。印发《陕西省财政厅数据交互工作暂行规程》,按规程传输数据约2亿6千万条,向审计部门提供审计数据约1T,为地市回流数据约22亿条,对外数据提供零差错。六、严监管、广覆盖,多措并举加强省本级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严格财政票据管理。充分发挥财政票据在加强非税收入征收管理、落实财会监督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严格财政票据发放、使用、核销、销毁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进重点行业、重点单位非税收入及财政票据检查监督全覆盖,对52家单位进行非税收入及财政票据检查,以刚性举措确保省本级行政事业性收费及时足额上缴财政。全年省本级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90.79亿元,占省本级财政收入的8%。深化财政电子票据改革。完善财政电子票据管理,从严审核把关,全面提升财政电子票据监管质效,推动票据种类持续丰富、使用单位覆盖范围稳步拓展。高质量完成新增资产配置和资产年报审核任务。坚持过紧日子不放松,全面审核省本级117家一级主管部门、779家预算单位的新增资产配置和国有资产年报,不断夯实国有资产管理基础,我厅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年报工作连续四年获财政部表扬。七、守纪律、讲规矩,坚定不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把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原原本本、逐章逐条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组织好纪律专题党课及党规党纪知识竞赛,深化《条例》理解运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做深做实以案促改工作。认真对标省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建议书》,按照《秦孝忠严重违纪违法案以案促改工作方案》要求,突出案例剖析,强化警示教育,开展交流轮岗,完善规章制度。结合厅网信工作实际,制定《陕西省财政厅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人员廉洁自律行为规范》,从思想教育、制度完善、纪律执行等方面综合施策,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决扛牢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基层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述廉评议考核,在真述实评中推动压力层层传导、责任环环相扣。运用好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开展集体谈话和个别谈心活动,在“咬耳扯袖”、“红脸出汗”中把问题发现在苗头、扼杀在萌芽、解决在当下。坚决把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到实处,严肃认真接受省委巡视,积极配合完成组织谈话、现场检查等工作,确保巡视组如实了解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