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城区> 咸阳市渭城区融媒体中心

咸阳市渭城区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5-30 10:35
单位名称 咸阳市渭城区融媒体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运用多种媒体,积极推介渭城。对外新闻宣传、策划、推广;全区重大活动宣传报道。
住所 咸阳市渭城区文林路9号
法定代表人 王煜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咸阳市渭城区委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4.8万元 5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http://www.so.com/s?q=%E6%B3%95%E5%BE%8B%E6%B3%95%E8%A7%84&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_blank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http://www.so.com/s?q=%E4%BA%8B%E9%A1%B9&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_blank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工作(一)深耕平台建设,拓展传播影响力新格局。一是充分发挥融媒体中心的宣传优势,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精心策划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四大工程”“来咸阳老街过传统大年”“来咸阳老街知市井繁华”等系列宣传,策划开设《渭城朝雨》《渭城食刻》《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75载正青春》“聚焦两会”等专题专栏,成功举办《陕西智库杯——“渭城印象光影流转”短视频大赛活动,共发布短视频2240余个,点赞量110万余人次。“渭城区融媒体中心”抖音号和微信号受众粉丝量已达8.1万人,总阅读量3600余万人次,获赞177万。二是在渭城区融媒体中心微信公众号、微博、爱渭城APP开设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大气污染防治、平安法治渭城、文明渭城、健康渭城、四学一比一争、新时代文明实践、我为群众办实事、云赏渭城、净网2024、渭城气象台、网络中国节等话题、专题,通过图文、视频、图解等多种形式,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全年共发布微信2373条,微博1772条,今日头条1710条,爱渭城App1390条,各平台总体阅读量200余万余人次,成为宣传我区的重要窗口。三是依托“学习强国”渭城融媒号,今年以来累计供稿1480条,发布稿件共912条,总订阅数达8.0万,总浏览量达1900万。其中,总平台采用稿件55条,10万+稿件25条,超额4倍完成年初目标任务。前三季度供稿量、发布量、总平台采用量以及百万+稿件数量均居全市第一,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荣获“学习强国”陕西学习平台优秀供稿单位。(二)构建全媒体矩阵,共筑互动传播新生态。一是用好主流媒体宣传。在中央、省、市各级报社、电视台刊发、播发新闻稿件500条,各类头版、头条52条。其中,中央广播电视台播发“咸阳老街秧歌民俗社火活动”“秦时明月·梦回咸阳”等稿件15条,陕西电视台播发渭城区“一见钟‘秦’·缘定渭城”秦风集体婚礼展演、“跟着美食游陕西”暨商旅名街产业群推进活动等报道40条,咸阳市广播电视台播发《跟着美食游陕西活动火热进行进一步激发我市商旅消费新活力》等报道86条。特别是“咸阳老街秧歌民俗社火活动”4次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宣传报道;央视频、CCTV12《法治深壹度》播发“渭城区人民检察院为群众办实事经典案例”;国庆节“渭城区退休职工千人合唱团用歌声祝福祖国”活动先后2次被央视CCTV1、CCTV13《朝闻天下》报道,3次被《陕西新闻联播》《都市快报》《晚间新闻站》等媒体报道;陕西本土题材电影《我心光明》在咸阳老街开机并取景拍摄,被央视CCTV6电影频道栏目播发,进一步扩大了渭城对外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广借新媒体推宣。积极联系对接人民日报、新华网、中国网、群众新闻网、SMC咸阳站、西西新闻、咸阳二三里、新浪网、三秦都市报、阳光报、看咸阳APP等中省市新媒体宣传推介渭城,扩大渭城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全年累计发稿1440余条。组织开展新华网“万千气象看陕西”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中国网采访报道走进渭城、深化“三个年”活动高质量发展一线行丨咸阳日报全媒体行动走进渭城、“奋进中国式现代化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咸阳市广播电视台2024年全媒体行动走进渭城等中省市媒体进渭城宣传报道活动4次,共发布稿件160余条,专版1个。开展“勇立潮头谱新篇·咸阳篇”“来咸阳老街过传统大年”年货节、“国庆看渭城·老街涌国风”等活动直播26场次,累计浏览量286.7万余人次。其中,渭城区融媒体中心官方抖音、视频号直播9场次,联合市台直播“咸阳城里的好味道”活动13场次。(三)发挥校媒共建合力,打造区域传播新高地。2024年,中心在持续巩固咸阳师范学院实习基地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合作领域,与西藏民族大学共建了实习实训基地。截至目前,先后接收14批次、240余名实习生,在中心进行全流程、多岗位实践锻炼,实习生参与拍摄制作的《遇见渭城——渭城48小时》《“来咸阳老街知市井繁华”常态化演出》《拉萨市林周县干部培训班来渭交流学习》等作品,实现了学子从“知”到“行”的大跨步,同时也为中心注入了新鲜血液,取得了“1+1>2”的效果。其中,实习作品《春日浪漫》被学习强国总平台抓取,播放量达100万+,《从雪域高原到咸阳老街》荣获咸阳市2024年度优秀新闻奖。取得社会效益区融媒体中心紧紧围绕“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提升宣传服务能力”两大核心任务,以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契机,以“抓党建、促宣传、提服务”为目标,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出发。围绕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开展“三个年”、推进四大工程、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治理措施等重点工作宣传报道等主题主线,通过加大对基层动态,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信息采集力度,编辑制作有内容、有看点的相关精品信息稿件,在中心自营平台,积极推送宣传基层和面向群众的服务类信息报道,并向省市主流媒体积极推送基层先进典型。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一)在相关制度的制定上仍需不断完善。融媒体中心因是新设机构,没有可遵循的照搬的例子,导致现有的个别制度或与实际工作脱钩,执行不到位,影响了整体形象;加之受体制和纪律规定所限,多干或干好不能奖、少干或干不好不能罚,导致干多和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个别干部没有了干事创业的激情。(二)镜头对准基层还不够。由于全区政务信息较多,中心人员有限,导致一些基层的先进事例、先进典型不能及时宣传报道,镜头对准基层、对准群众不够,不能及时反映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全貌。(三)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渠道不通。与其他各县融媒体中心拥有地方电视台基础不同,中心没有一名评定职称的在职编辑、记者等,为进一步发展带来障碍。原因分析:一是有些制度的制定脱离了工作实际,没有完全调动干部积极性;创新意识不够,对媒体发展“把脉”不准,对媒体人还需要加大培训力度。二是中心多为年轻人,年轻人中第一学历全部本科以上。客观的讲,年轻人取得一些成绩容易骄傲自满,或长期将自己置身于优越行业之中,对自己要求不严。四、整改措施(一)创新学习形式,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深化“三会一课质量,重点在主题党日+和讲党课上下功夫,针对形势、任务和党员的思想实际,开展丰富的主题党日活动。鼓励党员结合本岗位,或学科专长,或近期学习心得,编制讲义,积极上台讲党课,督促党员总结工作经验,树立思路,深化学习成果,在全体干部面前树立党员的专业化形象,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而树立党组织和党员的威信。(二)加强宣传教育,做好典型示范。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典型示范和文化引导,将铸魂、育人和塑形作为思想工作重心。结合实际,全方位、多角度、宽视野地发掘全区党建工作中的闪光点,抓住特点,捕捉亮点,着力抓好宣传报道工作,努力建设一支作风硬,能力强、素质高的宣传队伍,为渭城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让渭城的声音传的更远、更大、更响亮!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进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切实抓牢宣传思想意识形态不松懈。加强中心班子和融媒体队伍建设,进一规范新闻稿件内容审核、信息发布、把关机制流程和提高新闻宣传质量、宣传效果,不折不扣的完成好党委、政府的新闻宣传各项工作任务;二是聚焦主题主线,围绕“四大工程”“楼宇经济发展”“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区级重点工作、重大活动进行专题策划,打造精品文案,做好系列报道和深度报道,力争在中省级报刊、电视、网络媒体打造精品新闻报道,实现重大突破;三是加强与中、省、市主流媒体的合作交流,及时掌握宣传方向,携手策划高层次、高规格的对外宣传活动;协助开展好上级主流媒体全媒体行动走进渭城区等主题宣传活动,进一步扩大对外宣传声势;四是加强渭城区融媒体中心官方微博、微信、今日头条、爱渭城APP等自营平台建设,在官方微博发布信息不少于800条;在“微信”公众账号发布信息不少于200组;今日头条600条;爱渭城APP不少于600条。同时,内外兼修,争先进位,坚持内宣、外宣并重原则,不断提高新闻稿件质量,认真研究上级平台用稿方向,深入挖掘区内各项工作亮点,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全年在各级各类报刊、市级以上网站发稿件不少于500篇(条),积极推动宣传媒体服务基层、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确保在省、市区级位次有较大提升。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