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永寿县> 永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永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5-30 18:04
单位名称 永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推广农业技术,促进农业发展。农业植物检疫、农业综合技术推广、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管理、农药、肥料管理、种植业技术推广、农村能源建设管理、农业环境与土肥监测、植物病虫害防控、农业信息服务、农业技术推广法规宣传、农业技术培训、农业技术服务。
住所 县城西街北段13号
法定代表人 孙艳妮
开办资金 18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永寿县农牧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9.7万元 126.6万元
网上名称 永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从业人数  6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严格执行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聚焦单产提升,强化技术指导。坚持以小麦、油菜、玉米等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为抓手,紧盯不同作物不同阶段生长特点,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全程跟踪调查监测苗情、墒情、病虫情发生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生产管理措施,累计开展小麦“一喷三防”统防统治3.9万亩,采购杀虫、杀菌剂、叶面肥10.25吨,防治面积6.8万亩;开展玉米病虫害统防统治及“一喷多促”4.71万亩,采购杀虫、杀菌剂3.5吨,防治面积4.8万亩,全力示范推动各项集成技术应用落实,有效确保了粮食产量稳步提升。全县25.7万亩小麦平均亩产378.45公斤,较上年增幅2.08%,总产9.73万吨,较上年增幅3.73%;全县2.64万亩油菜平均亩产170.83公斤,总产0.451万吨;全县13.758万亩秋粮作物,平均亩产569.27公斤,总产7.83万吨。其中玉米10.48万亩,总产6.71万吨(春播5.59万亩平均亩产793.26公斤、总产4.43万吨,夏播4.89万亩平均亩466.26公斤、总产2.28万吨)。今年秋播完成小麦种植25.8万亩,其中宽幅沟播12.5万亩,油菜2.65万亩。(二)聚焦试验展示,促进成果转化。积极承担省市安排的小麦宽幅沟播播期播量、小麦施用微生物肥料效果对比、麦田不同密度杂草对小麦产量危害损失监测调查、小麦(玉米)化肥利用率、玉米病虫害防控效果与植保贡献率、玉米渭北旱原秸秆覆盖模式对比等6项试验。同时依托旱作农业试验站,加强与西农大、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市农科院等的合作,开展小麦主栽品种西农226、航麦287播量试验、寒旱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基于绿肥的旱地黑小麦氮肥减施增效技术试验、雨养环境下玉米产量性状鉴定(农业部项目)及耐寒玉米新品种选育(科企联合)等4项试验。小麦宽幅沟播播期播量试验设计10月1日、8日、10日、15日4个播期,25公斤/亩、30公斤/亩、35公斤/亩3个播量,试验结果产量最好的是10月1日播种、播量25公斤/亩的处理,说明适期适量播种才能培育最佳个体、合理群体,最终取得高产;小麦施用“金莱泰”微生物肥料亩增产28公斤、增产率5%;杂草2万株以下对小麦产量危害损失率9.9%、杂草2-5万株对小麦产量危害损失率17.92%、杂草5万株以上对小麦产量危害损失率26.69%;12个参试油菜品种,产量高于合油杂2号(ck)的依次为天油336、西油78、西农油519、秦旱2号、运油杂556,其中天油336平均亩产224.78kg,较对照增产25.72%。今年秋播,在试验站开展了小麦品种航麦287和西农226播量试验、硬茬和深翻不同播种方式对比试验、11个小麦品种示范展示、小麦化肥利用率等6项试验,在渠子镇潘家村开展了小麦“镇压、化控、镇压+化控”等不同控旺方式对比试验。通过各项试验示范,积极探索农业生产实用技术,为确定适宜我县的品种、机械、施肥、播期和播量,不断提升粮油单产水平提供了技术支撑,为农业技术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三)聚焦示范带动,强化项目落实一是粮油绿色高效提单产项目。二是地膜科学使用回收。三是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行动项目。四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五是农业节水项目。(四)聚焦生产安全,加强监督监管。严格植物检疫监管,守牢植保安全屏障。一是按照“诱、消、熏、烧、盖”的方针,累计消杀、熏蒸、烧杀、覆盖8.87万平方米,悬挂苹果蠧蛾性诱捕器100套,检疫果品2214车65880.5吨,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全面防控阻截苹果蠹蛾传播,未发现检疫性有害生物,有力地保护了我县果业安全。二是严格开展农作物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累计开展车厘子苗木、西瓜、油菜等产地检疫6批次、检疫面积660亩;签发调运检疫证书14批次,其中油菜种子调运2批次、车厘子苗木调运12批次,均未发现检疫性有害生物。三是加大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防控力度。大力开展小麦、玉米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全力夯实粮食丰产丰收基础。通过粮食作物玉米病虫草害防控效果与植保贡献率试验结果分析,病虫草害严格防治田植保贡献率10.7%,统防统治田植保贡献率10.15%,群众自防田植保贡献率5.2%,折合县域植保贡献率25.35%。全县病虫危害总体损失率控制在3%以下,严格防治区和统防统治区实施防治面积占我县玉米种植面积79.2%。据咸阳市植物检疫站小麦、玉米重大病虫防效评估,我县小麦和玉米病虫总体防效分别达到92.9%和93.8%。根据省市安排,及时开展苹果黑星病、番茄潜叶蛾等病虫害调查,累计开展番茄潜叶蛾和苹果黑星病调查11次,番茄潜叶蛾累计发生面积34亩,发生区域虫叶率0.05%;苹果黑星病发生面积50亩,防治200亩次。(五)聚焦效益提升,科学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制定全县区域施肥指导方案,广泛印发《永寿县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建议表》、发放技术明白卡等,大力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抗病品种和健康栽培防病技术、生物生态控害技术、灯光诱杀技术和免疫诱抗剂等技术,高防效、高活性、高含量、低毒、低残留、低污染农药的使用技术和生物农药使用技术,高效植保机械使用技术等,提高化肥农药使用效益、推动化肥农药使用减量化,有效保障了粮食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全年完成农资供应门店调查30家,玉米、小麦、苹果种植户100户施肥习惯调查、90户用药情况调查。据调查,农药使用量比去年减少0.01吨,减少0.013%,折百量为20.44吨,较去年减少了0.02吨,减少0.07%。(六)聚焦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强化监测调查。一是完成4个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点和1个市级耕地质量监测点小麦及土壤样品采集工作,样品已送西农水土保持研究所分析化验。二是依托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数据完成了全县55个基础土样采集、制备工作,健全资料汇总,规范样品制备等基础数据,了解我县耕地质量等级状况,根据样品化验结果,及时对往年数据进行比对并制定施肥指导方案,科学指导农户培肥土壤,实现耕地平均等级稳中有升。三是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已全部完成全县775个采样点(包含752个表层样点、23个剖面样点)采集工作。2024年永寿县耕地质量评价项目区总耕地土壤质量平均等级5.4312,较2023年度提升了0.0121。(七)聚焦农技推广,广泛开展宣传培训。结合农时农事,全年先后组织召开玉米“5335”机械化播种暨加厚高强度(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技术、小麦“一喷三防”、粮油绿色高效提单产项目部署暨秋播技术培训会、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小麦冬季田间管理等大型现场培训会6场次,印发《农技快讯》10期,印发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春播技术等宣传资料1.8万余份,农技“110”接警服务4次,通过组装宣传车、制作小视频、深入田间地头等累计培训指导6000余人次,确保农业实用技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我县粮食生产工作先后被主流媒体和政府网站报道20余次,其中省级以上媒体报道13次,夏收工作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小麦早春追肥、春耕春管、助农秋播等工作在陕西新闻联播报道,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在咸阳日报、小麦冬季田间管理现场培训在学习强国咸阳平台播放。县农技中心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023年全国土壤墒情监测工作考评中荣获县级考评优秀单位,被陕西省植物保护工作总站评为2023年度植保工作先进集体,被咸阳市土壤肥料工作站评为2023年土肥工作先进单位,被咸阳市农技推广中心站评为三大行动先进单位。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