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永寿县> 永寿县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中心

永寿县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5-30 20:32
单位名称 永寿县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承担县域内优化营商环境调研分析、情况汇总工作,提出营商环境意见和建议;协助做好优化营商环境考评工作;受理优化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协助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承担县域内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经济发展事务性工作。
住所 永寿县旧城南山庄1楼
法定代表人 李佐鹏
开办资金 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永寿县发展和改革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万元 1.8万元
网上名称 永寿县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中心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部署要求,扎实开展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十大行动”,围绕审批服务、规范监管等方面,积极探索实施一批“小切口”改革,坚持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全力打造政府最诚信、企业最舒心、办事最高效三张名片,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一、工作进展情况(一)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制定了全县《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十大行动”方案》,压实任务和单位责任,同时围绕《“十大行动”方案》出台了《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136”工作机制》,建立了1个常态化运行专班、3张任务清单、6项运行制度,实行项目化、清单化推进落实。(二)全力推进“十大行动”。一是准入准营提质行动。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深化市场监管领域“证照联办”改革,餐饮店、便利店、食品预包装等多个领域实现“准入即准营”,持续推进企业开办“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和“一业一证”、“一照多址”改革,企业开办1个工作日办结,并扩充一批“全程网办”事项,将222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上线“陕西政务服务网”,市场准入更加便利。二是项目审批提速行动。在扎实开展“五个服务”基础上,建立“服务+评价”工作机制,实行工程建设领域审批“三个办法”,推行“一项目一清单”管理模式,对重点项目提供“全流程、点对点、个性化”服务。提升环评审批服务效能,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办结时限缩短至15个工作日,环评按期办结率达到100%。成立重点项目联合审批专班,采取专班研判、部门会商、联席会议三个层次进行审批服务,快速化解审批难题,畅通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三是要素保障升级行动。积极推进“交地即交证”和“标准地+承诺制”改革,今年完成项目用地“交地即交证”2宗,出让标准地2宗,122.34亩。优化用水报装流程,采取“容缺受理”方式为30万吨聚羧酸项目、高铁西站的云锦天成置业有限公司等企业、项目办理了用水报装,3个工作日完成通水。持续提升获得电力水平,推进“三零”“三省”“三公开”服务,高压客户用电平均办电时长9个工作日,低压非居民用电平均办电时长3个工作日,小微企业容量160KW以下平均办电时长6个工作日,客户办电网上报装率100%。开展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活动,截止12月中旬,县域四家银行共为68家经营主体发放贷款7893.6万元。开展“人社工作进园区”活动,集中对企业进行人社政策宣传,解决企业用工诉求,今年共计走访园区19次,组织园区企业及县外企业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14场次,提供就业岗位6210个,现场达成就业意向的763人次。四是服务效能增值行动。创建标准化政务服务中心,在政务大厅设置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区、市场准入区、社会事务区、政务公开服务区、自助服务办理区等,制作行政许可事项“二维码矩阵图”,提供“7×24”不打烊政务服务,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全方位为企业群众提供“保姆式”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高效办成一件事”31个事项全面落地。实行告知承诺制度,对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取水许可、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44项实行容缺承诺制,办事效率大幅提升。五是产业发展赋能行动。坚持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叩门招商等方式并重,围绕智能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加工、新型合成材料等6大产业链,全年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3个,引进合同资金25.6亿元。深化拓展村企合作,各镇(街道)通过多种合作模式分别建成2—3个“万企兴万村”同心实践基地,带动发展种养殖、旅游等特色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全年共开展知识产权专题培训12场次,新增授权专利12件,新增发明专利1件。开展涉农企业、中药材产业等专题知识产权保护调研工作4场次,专项行政执法检查8场次,受理答复检察建议1件,受理非正常专利申请撤回9件。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人才兴咸”大会永寿县“人才周”系列活动。积极对接“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柔性引进专家人才16名,选派130名科技特派员,到龙头企业、骨干产业、农业生产的前沿阵地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六是政策直达快享行动。组织惠企政策集中培训3次,加强“陕企通”平台应用,累计已有1920余市场主体注册应用。加强政策供给,结合实际出台了《推进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建设永寿县政策包)》,加速推进科创平台培育建设,共培育市级瞪羚企业2家,省级瞪羚企业1家。及时拨付各类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全年累计拨付非能工业企业超产超销奖励和工业企业培育专项资金185万元、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42.5万元。落实阶段性减免政策,发放稳增长电子消费券100万元,夜间经济示范区电子消费券100万元。七是企业权益保障行动。开展水电气暖、地方财经、金融等领域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各经营单位和企业均严格执行政府定价标准,地方财经领域不存在提前征收税收和非税收入、违规下达目标任务,和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行为。持续推进《陕西省非税暨票据管理一体化平台》系统的应用,加强对各行政事业单位票据使用情况督查,及时纠正票据管理使用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切实做到以票管费,发挥票据源头监管收费的作用。安排专人定期对县域内所有在建工程施工围挡进行巡查,对围而不建、超量围挡造成交通拥堵、影响商户经营等突出问题,发现一处、整治一处,群众生活与商户经营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八是依法监管护航行动。加强联合监管工作能力,2024年县市场监管局与公安、消防、检察、住建、卫生等部门开展了6次联合监管执法行动,检查企业、个体70多家。深入推行柔性执法,共办理减轻处罚8件,不予处罚4件。积极开展“八个一”、“律师进企业公益法律服务”等活动,建立涉企信访事项、涉法涉诉案件、“法治体检”3个清单,印制服务企业发展联系卡,设立“永寿槐花蜜”知识产权检察保护联系点和中小企业法律咨询“绿色通道”,对全县重点项目实行“1法官+1项目”结对服务机制,及时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九是诉求建议快办行动。严格落实12345、“陕企通”、县长信箱等平台关于企业投诉和建议相关工单转办要求,按时限进行办结。今年以来12345平台涉企诉求1件,“陕企通”受理诉求1件,市营商办转办诉求1件,已全部办结;县长信箱等其他平台暂无涉企诉求。十是服务品牌引领行动。开展“五上企业”走访活动,31名县级领导共走访“五上”企业80户,深入了解企业诉求,帮助企业解决问题13条。聚焦民营企业“两个健康”主题,举办“五长进民企”“民营经济大讲堂”等专题培训班8期,建立民营企业“亲清驿站”7个,召开“专题月度恳谈会”12场次,协调解决企业用电、用气、用水、用工等难题10余件。全力推进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升园区的整体环境和承载能力,按照“一县一区、一区三园”的功能布局,下设“绿色食品加工园、智能装备制造园和新型合成材料加工园”,主导产业为新型合成材料、食品加工和智能装备制造,2024年成功创建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完善中小企业服务机制,成立园区企业服务工作专班,对入园企业和项目实行帮办代办制度,及时为企业、项目纾困解难。(三)积极推进“小切口”改革。2024年在“永寿县审批服务平台”微信小程序开发“项目管家”模块并上线应用,实时动态掌握项目审批节点、建设进度、投产运行等环节情况,促进项目联办快办。在政务服务方面拓展“跨区通办”朋友圈,在已完成13个跨区通办的基础上,今年新发出了10份“跨区通办协议”,使企业群众异地办事更加便捷。加快行政执法改革工作,以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为目标,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这“三项制度”,推动行政执法更加公开透明、规范有序、公平高效。目前“五全服务体系实现营商环境新突破”、“五个突出擦亮‘永快办、寿好评’政务服务品牌促进营商环境再优化”“以‘三项制度’推动行政执法规范化”被省发改委选为典型案例在宣教中心平台刊发。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