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武功县> 武功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武功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发布时间: 2025-05-29 17:01
单位名称 武功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农业先进技术,土地养分测定,农业技术培训
住所 武功县普集镇后稷西路
法定代表人 黄西社
开办资金 262.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武功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44.67万元 219.29万元
网上名称 武功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公益 从业人数  2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农林局党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努力抓好贯彻落实,完成了年初制订各项目标任务,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的业务情况:(一)认真组织开展“强春管促丰收四大行动”,切实抓好春季麦油田间管理,奠定夏粮丰收坚实基础。一是扎实开展全县小麦、油菜返青期苗情调查工作,行政推动和技术宣传双管齐下做好关键农时指导。根据全县小麦春季苗情、墒情、病虫草调查情况,编写《2024年武功县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印发技术要点宣传彩页,积极开展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指导工作。二是积极应对不利气象因素,多措并举做好防灾减灾技术指导。三是促春管夺丰收,线上线下齐发力。关键农时时节,农事指导到位。四是示范引领,科学管理,做好武功县粮食集成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小麦试验示范田块苗情调查和各项田管措施的落实。五是掌握全县夏粮产量,做好测产和统计上报工作。六是做好苗情调查和生产调研等其他工作。(二)以玉米“百千万”示范样板为抓手,推进秋粮(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奠定全年粮食丰收基础。一是开展“三夏”抢收抢种工作技术指导。做好全县玉米增密度提单产技术宣传指导工作,累计发放技术宣传彩页2万余份。二是做好示范区玉米“百亩田”、“千亩方”、“万亩片”增密度田块播种技术指导工作,落实“5335”密植高效技术,夯实玉米单产提升推广面积。三是强化玉米田间管理技术指导工作。及时提出“武功县2024年夏玉米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指导群众及时查苗补苗,科学灌水,做好苗期管理。四是编辑“2024年武功县夏玉米大面积提单产关键技术要点”文案,搜集相关照片,制作“后稷学堂”视频一期,做好全县玉米田间管理宣传指导工作。五是高质量完成玉米试验示范工作。本次试验示范主要参试品种选用耐密抗逆高产玉米品种良玉99,应用西安户县双永玉米精量施肥播种机,安排了不同密度配置试验和品种展示等试验示范,示范密植“5335”技术,共安排试验示范4项次,展示玉米品种6个,拖拉机头安装了GPS定位装置,玉米播种行整齐划一,播种后及时铺设微喷灌设施,做好科学灌水,适时做好田间化除和“一喷多促”作业,确保田间管理科学、及时。(三)扎实推进2024年武功县化肥减量增效“三新”集成推进项目一是开展肥料试验示范。我县共在粮食集成试验示范基地开展夏玉米和冬小麦各类肥料试验示范4个。二是农户施肥情况调查。按照项目要求,我县今年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普通种植户等为对象,创新数据采集手段和机制,利用“施肥监测通”小程序和现场询问调查的方式,采集我县粮食、果树、蔬菜等主要农作物施肥数据200个,并及时输入全国农户施肥信息监测系统,建立施肥台账,构建施肥数据库。三是摸清耕地养分。开展县域主要农作物土壤养分调查采样分析共62个。分析整理土壤测试数据,结合肥料试验示范、耕地质量监测、耕地质量等级、土壤三普等渠道的土壤养分数据,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研判耕地养分现状和变化趋势,结合农作物生长需肥特点,实时更新我县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技术大配方。四是制定发布肥料配方。以耕地养分、农户施肥调查、肥效试验和目标产量等为依据,结合我县不同作物需肥规律和土壤肥力状况,综合气候条件、主栽品种、栽培措施、施肥方式等精准制定肥料配方,全年制定并发布粮食、果树、蔬菜等主要农作物施肥大配方7个,实现县域所有行政村施肥方案上墙,使农民群众不出村就能享受到配方施肥技术服务,保障全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稳定在90%以上。五是“三新”示范区建设。按照加强机艺融合、技物结合、物械配合,减少投劳,强化“三新”落地要求,为了在集成推广施肥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充分发挥“三新”样板示范带动作用。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受去年秋播适播期阴雨较多、暖冬气候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冬春季苗情复杂,加之中后期小麦条锈病大流行,在病虫害偏重发生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核心示范区在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确保了项目工作成效。三、存在主要问题一是近几年逆向和极端天气较多,常常因季节性降水分布不均、温度骤变等气象因素导致减产,种粮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淡薄,造成全县粮食产量不能均衡提高。二是粮食种植相对效益低,种粮群众思想保守,积极性不高,对新技术、新机具接受慢,加大项目实施难度。特别是农机手技能水平不高,播种质量有待提高。三是项目资金下拨较晚,加之粮食生产季节性强,部分工作遴选审批程序复杂,影响实施进度。其中物资补助资金采取先招标后补助的方式,补助发放滞后,一般待资金申请到位后才能落实。四、整改措施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落实积极的应对措施稳定粮食生产。二是加大技术人员培养,提升现有技术人员业务能力。五、下一步工作打算1.坚持粮食生产适度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不断引进农业院校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项目创建的活力,集中连片推进绿色高产高效等重点技术的应用,强化田间管理,提产量、抓效益,夯实粮食安全生产根基。2.立足单位工作职能、恪尽职守,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做好全县农技推广工作。3.做好全县粮食生产田间调查和技术指导工作,努力提升单产水平。以部省级粮油作物项目为抓手,抓好粮食“百千万”示范区建设,加大推广小麦宽幅沟播技术和玉米增密度技术,及时提出科学的小麦、玉米田间管理技术意见,发动各镇办,抓紧抓好全县粮食生产技术指导和宣传工作,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