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安塞区河道管理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河道和河道保护范围内的种植、挖掘、建筑等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和管理,依法查处违规种植和违章挖掘、建筑等行为,维护河道堤防安全,确保河道行洪畅通。 | |
住所 | 延安市安塞区水务办公楼3楼 | |
法定代表人 | 周毅 | |
开办资金 | 6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安塞区水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0.44万元 | 0.06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安市安塞区河道管理站.公益 | 从业人数 1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安塞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现将2024年度河湖长制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河湖长制责任落实1、各级河湖长巡河履职情况建立了区委书记为“总河湖长”的区、镇(街)、村三级长效管理机制,确定11名区级河长,107名镇级河长,19个成员单位,231名村级河长,保洁员222名,设置河长公示牌119块。严格落实河长定期巡河制度,对全区河湖水域实行统一治理、统一管理、科学施策、系统整治。截至目前,区级河长累计巡河132次,镇街级河长累计巡河5136次。2、区河长办履职情况一是按照市河长办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河湖库水生态环境三清一净和违规小菜园专项整治行动;二是区政府召开了3次水污染防治工作调度会议;三是参加了全省河湖长制林长制工作会议;四是参加全市幸福河湖现场观摩培训会并积极交流发言,冯伟同志获得最美河湖卫士称号;五是完成了省河长办关于开展乡村河湖管护情况调研工作,并形成调研报告;六是为进一步加强山区河道管理工作,我区对山区河道管理“四个责任人”名单进行了动态调整,并在安塞区政府网进行公告;七是根据人事变动,及时对河湖长公示牌进行更换;八是组织开展河湖遥感图斑排查及清理整治工作;九是组织开展“爱河护河你我同行”志愿服务活动;十是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河道垃圾清理专项整治行动;十一是组织开展涉河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管排查整治及“回头看”专项行动。二、河湖长制基础工作1、河湖及水利工程划界安塞区河道划界于2018年10月完成招标工作,19条,水库2座,河道划界定标技术方案编制已全部完成并于2019年12月24日通过区政府网发布公告;界桩、界牌、标示牌、均已全部完成埋设。2021年5月份完成了区上自验。2、健康河湖评价及档案建立安塞区需要开展健康评价的河流一共15条,2023年已完成3条,2024年计划完成4条河湖健康评价工作。目前方案编制接近完成。3、宣传教育培训一是3月22日,区水务局联合白坪街道办城东社区,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专题宣传活动。二是区河长办联合区水务局于4月12日开展为期一天的城区河道“百人治污”集中整治活动。三是5月22日,2024年全区水旱灾害防御业务培训会召开,进一步提高了防汛人员业务知识和技能,为水旱灾害防御工作高效运转打下坚实基础。四是8月20日安塞区河长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共青团延安市安塞区委在延河安塞城区段开展“爱河护河你我同行”志愿服务活动。三、河湖长制重点工作1、河湖岸线空间管控对涉河工程要求执行施工报备制度、签订河道清障协议书、并实行动态监管。2、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截至目前收到省级暗访问题24处,其中2023年省级第二次河湖“清四乱”暗访问题3处;市河长办关于安塞杏子河、坪桥川河道乱堆乱建问题2处;2024年省级第一次河湖“清四乱”暗访督查交办问题2处;县级交叉检查发现问题2处;延安市发现河湖“四乱”问题2处;涉河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管排查整治问题1处;全市河道垃圾清理专项整治行动问题2处;全市黄河保护法执法检查发现问题4处,都已完成整改并上报销号。2024年暗访发现河湖“四乱”问题6处已完成整改上报销号4处,申请延期2处。3、河湖依法监管截至目前,巡河发现“四乱”问题59个,收到检察建议书4份,开展执法13次,其中下发清障协议4份、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4份,限期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5份。4、10河2库“一河一策”方案实施发布并启动实施11条区级河流的“一河一策”实施方案,全面建立并动态管理“一河一档”,积极推动方案的具体施实。5、重点河湖治理项目一是安塞区化子坪山洪沟治理工程,已于5月23日开工,已完成全部建设内容。二是安塞区县南沟山洪沟治理工程,已于5月23日开工,计划施工期150天,已完成全部建设内容。6、水污染防治一是组织开展河湖库水生态环境三清一境和违规小菜园专项整治行动,共出动70人次,动用机械26台,整治“四乱”问题3个,清理弃土弃渣5.8立方米,清理生活垃圾1.9吨,清理固废物1.3吨,恢复河道面积60平方米。二是组织开展城区河道“百人治污”集中整治活动,出动140余人次,捡拾清运垃圾30余袋,清洁河道水域面积4.5平方公里。三是组织开展全区深水区隐患排查工作,发现深水区4处,已建立台账,设置警示牌并动态监管。四是对330个河湖遥感图斑问题进行排查及清理整治工作,现已全部完成现场复核和系统填报工作。五是组织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河道垃圾清理专项整治行动。六是组织开展涉河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管排查整治及“回头看”专项行动,对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进行了全面排查梳理,2020年以来至今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共计21个,其中在建项目4个,其余17个已全部完工,并按照要求恢复河道原貌。七是1-11月份我区各出入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7、信息化建设区河长办设立总指挥系统,各镇(街)河长办配备了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立河长制信息平台,通过防汛视频监控设备、手机巡河APP、短信提醒、无人机定航巡河等多种现代化的巡河,实现了河湖库坝管护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8、村级河湖管护按照省市安排部署,制定了《延安市安塞区村级河湖管护体系实施方案(试行)》,2023年全区设立了1个村级河湖管护体系试点,贾家洼村;2024年底,全区实现99个村级河湖管护体系全覆盖;2025年底,全区以村为单元建成基层河湖管护体系,建立村级河湖管护长效机制,全面改善农村河湖面貌。9、幸福河湖创建按照水利部、省市关于开展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储备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积极开展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储备申报工作,将西川河作为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储备河湖。同时以水源地保护、创建示范河湖为契机,捆绑区水务局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生态环境相关部门延河生态湿地修复项目,助推幸福河湖河湖申报工作。四、河湖长制创新工作一是为进一步提升全区河湖治理法治化、现代化工作水平,积极落实“河湖长+检察长”和“河湖长+河流警长”机制,讨论制定了《关于在河湖长制工作中建立“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讨论稿)》和《延安市公安局安塞分局全面落实河流警长制湖泊警长制实施方案》,建立健全“河湖长+检察长+河湖警长”协作配合组织体系,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职能,从严打击涉水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切实将协作配合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二是为预防和应对跨界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防范重大生态环境风险,分别与宝塔区和志丹县建立上下游联防联控机制,从而进一步加强了我区与宝塔区、志丹县河长制工作交流,推进了跨界河流水污染治理和河道管护工作,助推跨界河湖问题全面解决,逐步形成跨区域生态保护治理工作强大合力。三是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扎实开展河道乱象整治,创新巡河方式,区河长办按照区域与流域相结合原则,建立了一支由11名河道专管员组成的专业化高素质的河道巡查队伍,并为全区巡河、护河员配发了“红袖章”。“红袖章”巡河队伍对辖区河道进行巡查,同时走村入户向沿河居住的群众发放河长制宣传彩页、环保袋,宣传保护河流生态意识,确保河长制工作“落地见效”。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