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蓝田县>
蓝田县林权管理服务中心
蓝田县林权管理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5-29 15:42
单位名称
蓝田县林权管理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加强林权管理,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林业产权登记及动态管理;资产评估、林权抵押贷款咨询;授权范围内林权证、采伐证办理;生态效益补偿金发放;生态公益林监督、监测。
住所
蓝田县体育路50号
法定代表人
郭岗虎
开办资金
28.5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蓝田县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39万元
1.06万元
网上名称
蓝田县林权管理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按照省、市的要求和县林业局的工作安排,林权管理服务中心各项工作进展顺利,较好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一、开展业务活动(一)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兑付工作起草《关于认真做好2024年度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的通知》。重新制作兑付表册汇总类、明细类、公示类、合同类等20余套,待中、省、市资金到位后按程序开展兑付工作。(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1、按照政府采购程序选定技术单位,开展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宣传。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土地所有权成果、国有林场、土地征收批准文件、行政区划数据和高分辨率正射遥感影像图等资料的收集。2、制定了《蓝田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按照市局督导组指导意见重新制定了《蓝田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和《蓝田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并完成相关部门意见征求工作,按照市局指导意见进行了修改,现正按程序报请县政府审议。3、完成制作工作底图开展补充地籍调查。实地开展林权登记范围核实工作,补充完善林权登记相关的起源、林种等信息,形成初步集体林权调查成果。试点工作涉及官上村、双龙村1791条林权登记信息,736名权利人申请信息。根据档案资料核实台账信息,形成矢量数据并叠加房地一体、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土地所有权成果、国有林场、土地征收批准文件等资料。5、开展初步集体林权调查成果公示。正在开展初步集体林权调查成果公示工作。收集相关权利人反馈意见,正在对反馈问题进行调查核实。6、根据调查成果建设试点村集体林权地籍调查数据库,完成文字成果、图件成果的编制以及相关表格的整理。(三)档案移交工作按照市局工作安排,对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所有纸质版档案移交至县不动产登记中心,我县林改时共涉及纸质版档案5万余份,其中包括申请表、承包合同、联户委托书、一、二、三榜公示以及各镇村会议记录、分配方案、各类统计表等,截止目前已完成档案移交工作。(四)积极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针对全县林改遗留问题较多,安排专人接待群众上访,谁接待,谁负责到底。全年接待群众来访100余人次,基本做到让来访者满意而归。二、社会效益2024年按照国家林业局审核要求,全县纳入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为146.92万亩,其中:国家公益林面积134.79万亩,地方级级公益林12.13万亩,截止12月底已全部兑付到位,兑现总金额为2350.72万元,改善了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群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为蓝田县“人文山水蓝田,丝路生态慢城”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积极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针对全县林改遗留问题较多,安排专人接待群众上访,谁接待,谁负责到底。全年接待群众来访200余人次,基本做到让来访者满意而归。三、存在的问题。2024年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巩固改革成果,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很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因2009开始的集体林权改革时间紧、任务重,整个确权发证工作较为粗糙,存在一些遗留问题,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兑付工作造成的不利影响,还有部分群众的公益林管护意识不强,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整改措施针对上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将组织专人成立整改工作小组,对整治工作负总责,下设三个小组,全面排查林改遗留问题的具体原因,研究制定解决办法。要求工作小组逐村逐户走访调查,对发现的纠纷问题,能立即解决的立即解决;不能立即解决的整理归纳,研究制定纠纷解决办法。在纠纷解决的基础上及时兑现,维护林农的切身利益。同时,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广播、发放宣传资料、制作公益林宣传牌等形式,宣传有关生态公益林管理的法律法规,提高群众的公益林管护意识。五、下一步计划在接下来的2025年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学习改进,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兑付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做好本年度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同时,进一步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规范程序,改进作风,强化监督,切实保障公益林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使林权管理服务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