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蓝田县> 蓝田县教育扶贫与学生资助服务中心

蓝田县教育扶贫与学生资助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5-29 15:40
单位名称 蓝田县教育扶贫与学生资助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县勤工俭学工作提供管理保证。管理全县勤工俭学工作,审批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所有项目;开展国家生源地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各阶段学生的资助和日常管理;脱贫攻坚工作中有关教育扶贫服务工作。
住所 蓝田县蓝关镇文化路55号
法定代表人 徐卫儒
开办资金 10.5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蓝田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4万元 2.5万元
网上名称 蓝田县教育扶贫与学生资助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一)不断提升学生资助规范管理水平一是制定了《2024年蓝田县学生资助工作实施方案》、《蓝田县“学生资助工作规范管理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确定政策宣传、摸排建库、贫困生认定、审核公示、资金发放、系统填报、生源地助学贷款、资助育人、检查考核等本年度资助工作重点任务;组织开展学生资助工作专项检查,召开学生资助工作推进会,总结上年度年学生资助工作,表彰先进集体18个,先进个人30人。二是扎实开展资助“六个一”活动:一次资助政策宣讲、一次入户走访、一次公开公示、一次发放“资助明白卡”、一次励志感恩教育、一次下一学段资助政策宣传;开展资助“六个精准”活动:精准摸底、精准建库、精准发放、精准统计、精准上报、精准录入;将资助工作与感恩教育相结合与自立自强教育相结合,开展“三项资助育人”活动:组织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开展“精准资助基层行”活动、开展“我与资助共成长”演讲比赛、开展“资助人讲资助”征文比赛。三是扩大政策宣传,提高广大师生和群众的政策知晓率和满意度。通过一封信、一堂课、一份政策指南对贫困学生进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解读;通过深入社区、集镇散发宣传单、张贴海报、发放明白卡对群众宣传资助政策;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公众号向社会宣传办理条件、办理流程。全县资助政策知晓率和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四是资助金及时足额发放。2024年春季学期全县共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7218人、996.145万元,各项资助金按照国家资助标准于4月29日全部发放到位;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2533人3343.4366万元;落实“励耕计划”资助家庭经济困难教师56人58万元;2024年秋季学期全县共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7015人、1007.16万元,目前各项资助程序已完成,等待财局下拨资金。进一步加强教科系统防返贫监测帮扶和预警制定教科系统《2024年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实施方案》(蓝教科发[2024]125号)、《关于开展2024春季学期教育防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2024秋季学期教育防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对春、秋季学期全县农户、脱贫户、监测户、易地搬迁户学生和非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在读子女较多教育支出较重学生进行全面排查,建立台账,落实监测帮扶和行业预警。2024年春季学期,全县农户学生87815人、脱贫户学生13078人,监测户学生219人、家庭有两个以上非义务段就读学生2758户5568人,脱贫户及监测户义务段在校学生7057人,无失学辍学现象。2024年秋季学期,全县农户学生85524人;脱贫户及监测户学生12469人,家庭有两个以上非义务段就读学生2578户4996人,脱贫户及监测户义务段在校学生6694人,无失学辍学现象。持续开展易地扶贫搬迁教育后续扶持工作依据教科局《易地搬迁社区义务教育保障工作实施方案》,统筹规划了23所(含1个教学点)易地搬迁社区义务段片区学校和11所幼儿园,不断完善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统筹规划学校教育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保障搬迁群众子女就近入学。2024年春季学期,全县易地搬迁户学生525人(其中义务段299人)全部入学,无失学辍学现象;2024年秋季学期,全县易地搬迁户学生510人(其中义务段283人)全部入学,无失学辍学现象;聚焦反馈问题,落实整改销号聚焦乡村振兴领域开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制定下发《2024年度乡村振兴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针对省教育厅通报2024年一季度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工作相关问题,举一反三排查,主动认领“个别单位工作部署还不到位”等七个方面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和责任清单,建立整改台账,落实整改推进,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并将继续坚持。针对2023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省考核评估发现问题,全面认领“义务教育保障落实还有薄弱环节”等涉及教育的两方面问题,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目前整改工作已全面整改到位并长期坚持。取得的社会效益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优化流程、爱心服务、方便群众多渠道、多形式广泛宣传贷款政策。高考前,通过开展“四个一”宣传活动,向高职中毕业生发放一封信、一份指南,放置一块展板,上好一堂课,让高中毕业生了解下一学段资助政策,解除后顾之忧;高考时,在县城四个考点设置资助政策咨询服务点,面对面向群众解说资助政策;高考后,充分利用教科局微信公众平台、QQ群积极宣传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申请条件和办理流程,帮助学生及其家长进一步知晓资助政策。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优化了服务流程,采取“线上+线下”受理模式,实现了一站式办结。划分大厅功能区,门外放置座椅设有排队区,大厅设置咨询引导区、自助服务区、办事等候区、审核受理区、信息变更及还款区,各个服务环节有专人引导无缝对接。全面强化工作人员引导办、续贷学生远程办、镇街错峰办理、预约办理、大厅接待一次办,大大提高了受理效率。中心工作人员统一了标志服,亮明身份,群众办事一进门就知道了“找谁”,方便群众办事的同时也有效规范了工作人员行为。开展党员先锋岗服务活动,积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加班加点,满负荷运转。设置“绿色通道”,为残疾学生创造优质便捷服务。在学生资助服务大厅内设立了“爱心驿站”,配备雨伞、急救箱、饮用水、自助电脑和打印设备等便民设施。学生资助管理得到了各方肯定,宁夏回族自治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来我县调研学生资助工作,财政部监督评价局来我县实地调研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办理情况,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来我县调研中职学生资助工作。存在问题和不足因县外就读学生数比较多,学生就读区域分散,学生享受资助情况统计不能精准,入户走访时学生家长说不清,导致统计难度较大。目前作为户籍所在地区,只能加大资助政策宣传力度,使学生、家长知晓应享受的教育惠民政策,鼓励学生在所在学校积极申请。改进措施加大资助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拓宽宣传渠道,抓住关键的时间节点,积极运用新媒体、新手段,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学生资助宣传。做好学生资助舆情监控引导和应急处置工作,有效稳妥应对突发事件。五、下一步工作思路健全部门协同工作机制。 进一步完善与民政、乡村振兴等部门间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开展部门间数据信息共享,对家庭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事件等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发现、主动资助。完善教育系统内部以及学校部门间学生资助工作分工协作机制,形成全员参与、分工明确的工作格局。健全学生资助信息与学籍信息共享机制,定期开展部门、学段之间学籍、资助数据比对,从源头防止重复资助、无学籍资助。大力推进资助育人。坚持以生为本,在做好经济帮扶的同时,更加重视学生的素质培养和能力提升。完善“助困”和“育人”融合体系,结合不同类型学生资助政策的特点,开展爱国、励志、感恩、诚信和社会责任感教育,不断培养学生的自立自强、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组织开展学生资助诚信教育主题活动,会同金融机构开展金融和诚信知识进校园活动。组织开展受助学生励志成长成才典型案例遴选活动,大力宣传自立自强先进典型、资助育人典型案例。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4年10月被蓝田县教科局党委评为“基层党建先进集体”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