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蓝田县地震监测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地震管理保障和防震减灾提供监测预报服务。防震减灾政策规划和计划拟定与实施;地震监测预报管理;防震减灾执法监督;受科技局委托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制定地震应急预案;防震减灾宣传。 | |
住所 | 蓝田县蓝关镇县门街6号 | |
法定代表人 | 兀琼博 | |
开办资金 | 7.7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蓝田县应急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79万元 | 7.7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开展情况:(1)着力健全防震减灾工作保障体系一是加强工作部署。按照省市部署,年初组织召开全县年度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对年度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同时,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全县目标责任考核、县级财政预算,确保防震减灾工作有效推进。二是建立联席制度。印发《关于建立蓝田县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出台“工作规则”,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形成共同参与、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防震减灾工作格局。(2)稳步提升地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一是牢固树立“震情第一”观念。每月定期参加市地震局震情会商,进一步加强震情监管,严格落实震情报告制度,做好宏微观异常处置工作,发现宏微观异常,第一时间报告相关情况。2024年1-10月份全县1起宏观异常情况,具体为7月份配合市县资源规划局、市地震局等单位处置前卫镇康庄村五组地下异响异常现象,经技术单位和专家多轮次系统勘察,地下异响系附近水泵故障导致,已维修水泵消除异响。“五一”“中秋、国庆”等节假日、高考、中考期间等重要时段印发地震安保方案,做好应急值班值守,加强地震风险防范。二是加强群测群防。及时更新防震减灾“三网一员”队伍信息,明确镇村宏观异常观测责任人。举办年度防震减灾“三网一员”培训,提升业务素质。确保信息畅通,做好地震预警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处置。三是强化台站巡护。每季度对监测台站进行全覆盖设备巡检和环境巡查,配合省市处理异常故障,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转和监测环境良好。四是加密建设地震宏观观测点。去年以来,我县新增多个动物宏观观测点,3个动物宏观观测点并被市局认定为骨干观测点。同时,配合市地震局新建地下井水位地震观测点,并在灞源镇、葛牌镇、水陆庵等重要区域安装地震速报设施,提升预警能力。五是推广应用地震预警设施。去年在市局的统一安排下,在县委、县政府大院等重要场所和旅游景区安装8处地震预警设施,2024年配合市地震局完成全县227余所中小学校地震预警设施安装,极大的提升了我县预警设施的覆盖范围和应用水平。(3)持续推进地震灾害风险防治。一是强化抗震设防监管。按照市地震局通知要求,我县下发方案,对2023年5月至今开工建设的3所学校和19个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执行情况进行全覆盖执法检查,对未履行抗震设防承诺备案的项目下发了限期整改指令书,并限期整改,确保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达标。今年截至目前为8个项目办理抗震设防备案(承诺),确保各类项目抗震设防要求达标。二是推进房屋加固工程。根据《蓝田县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实施方案》,2024年计划实施农村民居抗震加固500栋,正在实施医院异地重建1所、桥梁加固改造3座,通信铁塔加固改造5座,确保居民和公共设施的抗震安全。三是全面开展地震灾害风险普查。按照《西安市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作方案》要求,加快完成剩余普查任务,为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四是“标准地+承诺制”推广。总结三元科技园等项目的经验,由县资源规划局负责正在实施家具园四期区域性地震安全评价工作;协调省市地震局,工业园区五宗边角地不用开展区域性地震安全评价论证通过,有效节约了财政资金。不断强化地震应急准备工作一是开展地震应急预案学习,向全县各单位印发园并在县政府网站公示,推动各行业预案修编工作,和县级预案有效衔接。二是持续加大应急演练力度。县应急管理局、县教科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地震应急演练和科普教育的意见》,2024年截止目前全县学校地震疏散演练完成率达到90%。组织李家河水库、蓝田县滋水学校开展地震应急综合演练,今年督促各单位自行开展地震应急演练,上报相关资料56场。努力提高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水平一是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平台运转良好。蓝田应急微信公众号正常提供服务,2024年1-10月份推送防震减灾内容36余篇,大力宣传防震减灾知识。二是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稳步推进。在全国防灾减灾日、“7·28”唐山大地震等重要时段,制作防震减灾展板20块、宣传栏19块,悬挂横幅300余条,发放防震减灾科普资料5000余份,举办防震减灾科普讲座1场,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六进”活动10次。三是防震减灾科普基地挂牌成立。2024年3月在白鹿原影视城举办关中大地震科普馆“西安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完成白鹿原影视城关中大地震科普馆改造提升项目。二、取得的成绩:1、5.12防灾减灾日、7.28唐山大地震纪念日,我中心搜集整理材料,制作防震减灾宣传展板、彩页,还专门为小学生制作了地震应急自救歌知识扇子。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万余份,受益群众5000多人次,有力地营造了群众对防震减灾事业的良好舆论氛围。2、台站的观测环境得到有力保障。3、加强了防震减灾助理员工作制度,我县灾情上报软件的测试上报率2024年位居全市前列。4、坚持每月23日会商制度且全年无缺席。三、存在的问题:1、群众防震减灾意识和紧急避险逃生技能还有待提高;2、部分老旧农房、学校、医院抗震设防不足问题丞待解决,地震应急物资储备和地震应急队伍仍需加强。3、缺乏明确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导致相关措施难以有效实施。4、台站监测短板不足,观测一期、业务系统智能化程度不高,预警服务尚需加强。5、防震减灾宣传力度不足,宣讲人员队伍不够完善,缺乏相关政策及资金支持。6、防震减灾知识讲座、演练等活动有待提升。四、整改措施:1、力争县财政和上级单位的大力支持;2、积极主动和基层相关单位联系;3、做好宏观观测点的正常运行。4、努力做好各台站(点)的常态化巡查。5、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传达地震知识和防护措施的重要性,提升大众的地震风险意识。6、组织防震减灾知识讲座、演练等活动,增强公众的防灾减灾能力。7、推动加固老旧建筑,确保新建建筑符合抗震要求;加强对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从设计、施工到验收全过程监管。8、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升救援人员的培训水平。五、下一步计划:1、提升监测预警能力。按照台站标准化建设要求,逐步对县政府基本站、县剧院水温站等台站进行环境提升。在党政机关、医院、商场、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推广地震预警设施,进行示范引领,提高预警设施覆盖率,确保预警信息及时、准确。2、加大抗震监管力度。持续开展抗震设防执法检查,推进抗震加固工程,确保关键设施和公众场所的抗震安全。3、拓展科普宣传方式。借助关中大地震防震减灾科普基地平台,采用新媒体、新形式大力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参与度。4、建强应急救援队伍。积极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与武装、武警等力量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地震应急救援能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