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武功县> 武功县长宁镇河道明德小学

武功县长宁镇河道明德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5-29 15:28
单位名称 武功县长宁镇河道明德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
住所 武功县河道乡河大村
法定代表人 朱建刚
开办资金 181.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武功县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94.3万元 195.6万元
网上名称 武功县长宁镇河道明德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2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校在县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开展的业务情况:(一)、教学工作1、常规管理精细化(1)严格落实备课制度,教师们深入钻研教材教法,结合学情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学校定期检查教案,确保备课质量。多数教师的教案不仅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还融入了创新的教学思路,如在语文教学中采用情境创设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数学教学里运用小组竞赛激发学生解题积极性。(2)课堂教学秩序井然,教师们提前侯课,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丰富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中心开展互动式教学。听课评课活动常态化,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通过互评互学,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效果。(3)作业布置分层合理,兼顾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批改及时且评语有针对性,有效督促学生改进学习。学校还定期举办作业展览,为学生提供相互学习的平台,促使作业质量整体提升。2、教学质量稳步升(1)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时进行质量分析,找出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从成绩数据来看,各学科平均分、优秀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在语文阅读和数学应用题板块,学生的得分率提高显著。(2)培优补差工作扎实开展,教师利用课余时间为学优生拓展知识,为学困生查漏补缺,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通过一对一辅导、小组帮扶等形式,许多学困生重拾学习信心,成绩得到明显提升。(3)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多学科课堂中组建学习小组,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解决问题,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如科学课上,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自主总结实验结论,课堂氛围活跃,学习效果显著。(二)、德育工作1、主题教育多元化(1)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通过升旗仪式、红色故事演讲、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庄严肃穆,学生代表在国旗下的演讲激情澎湃,传递着正能量。(2)加强品德教育,从日常行为规范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校园里随处可见文明标语,学生们相互监督、自觉遵守,文明之风盛行。(3)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个别辅导,为学生排忧解难,助力学生健康成长。(4)班级管理特色化班主任们积极创新班级管理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各班根据班级特点营造温馨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走进教室,文化墙展示着学生的优秀作品、奋斗目标,凝聚着班级的向心力。3、家校共育常态化(1)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情况,分享教育经验,共同商讨教育策略。(2)加强家访工作,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学生家庭,了解学生家庭环境,与家长深入沟通,实现家校信息畅通。有效拉近了学校与家庭的距离。(三)、师资队伍建设1、培训提升专业化(1)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国培、省培、市培等项目参与率高,培训内容涵盖学科知识更新、教学技能提升、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等多个领域。培训后,教师们及时总结反思,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教学水平显著提高。(2)开展校内培训和研讨活动,如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专题讲座等,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在一次校内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后,青年教师们根据评课意见改进教学,成长迅速。2、教研促进成长化(1)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课题研究,多个课题围绕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展开,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教学,推动教学质量提升。(2)鼓励教师撰写教学论文和教学反思,在各级教育期刊发表论文数量逐年增加,教师们通过文字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四)、校园文化建设1、环境文化育人化精心打造校园环境,校园内绿树成荫,花坛错落有致,文化长廊展示着名人名言、科普知识等内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熏陶。2、活动文化丰富化(1)举办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运动会上,学生们奋力拼搏,展现体育精神;文化艺术节中,歌舞、朗诵、小品等节目精彩纷呈,展现学生才艺。(2)社团活动蓬勃发展,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参加,社团指导教师精心辅导,让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发挥。二、取得的社会成效1、成功接受咸阳市“教育信息化”验收。2、成功通过了咸阳市“教育均衡县”验收。3、在毕业水平测试中获长宁学区第二名。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部分教师在教育教学信息化应用方面还不够熟练,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有待加强。2、家校共育在教育理念协同方面还存在一些差异,部分家长过于注重成绩,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四、改进措施:1、加大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力度,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和实操培训,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竞赛活动,激励教师提升信息技术能力。2、进一步加强家校沟通,通过家长学校举办专题讲座,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定期开展亲子活动,增进亲子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五、下一步工作打算:学校将进一步加大师资培养力度,为教师提供更全面的发展机会和培训机会,力争构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进一步加强家校合作工作,构建更加紧密的家校关系,营造共育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