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陕西省> 陕西省安全生产科技教育中心

陕西省安全生产科技教育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5-29 15:07
单位名称 陕西省安全生产科技教育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承担安全生产科技推广、危险化学品登记及其信息系统建设维护、教育培训和安全考试等职能。
住所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和平路东十一道巷6号北楼5层东侧
法定代表人 唐鹏飞
开办资金 504.0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陕西省应急管理厅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65.24万元 118.51万元
网上名称 陕西省安全生产科技教育中心 从业人数  3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有效推进主责主业新发展(一)做大安全宣传普及,筑牢应急管理的群众基础。一是深化安全应急知识普及,提升公众应急意识。常态化推进“安全宣传科普进考场”,加强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已惠及超过10万名群众。通过抖音、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工具,构建安全教育与文化交互平台,持续输出应急科普信息。推进文化阵地融合安全元素,将安全教育融入市民广场、社区服务中心及党群服务中心,构建全方位安全文化景观。二是紧跟时事,实施时效性宣传。以“五进”活动为依托,针对日常生活及生产中的安全难题,广泛开展应急演练和知识普及,推广自救互救技巧。同时在节假日及企业复工等关键时刻,深入基层一线,协同企业开展安全教育宣传,提升安全宣传教育的有效性。今年共举办“五进”活动20多场次。三是创新宣传策略,拓宽合作领域。与陕西慈善协会下发《关于助力开展应急安全宣传“五进”公益活动的倡议书,助力“五进”活动开展。同时携手团省委、青年志愿者及大学生志愿者协会,将应急管理议题嵌入志愿服务与青少年公益项目中。四是依托赛事载体,深化安全知识传播。通过组织陕西省应急管理科普大赛等赛事,推广应急文化,增强社会、企业和个人对安全的关注与安全文化氛围的营造,发掘与培养科普讲解人才,让安全知识更加深入人心。(二)做严考试管理,促进考试工作标准化进程。截至12月底,全省完成发证9483人(主要负责人306人、安全管理人员5679人、特种作业人员3498人)。一是加强考试管理工作深度。研究制定《陕西省特种作业人员实际操作考评员管理办法》《安全生产考试违纪处理办法》《安全生产考试考务人员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旨在提升考试管理的规范化水平。二是加强考试督查工作力度。扩大远程监控与现场巡查范围,确立省级考试中心巡考负责制,今年共现场巡考150余场和远程巡考2500余场,取消违规考生成绩45人次。三是加强考评人员、监考人员、考务人员“三支队伍”建设广度。中心与国家相关部门合作,成功将陕西建设技师学院设立为国家级实操考评员培训基地,并联合举办4期特种作业实操考评员培训,新增330名考评员,壮大了本地考评队伍力量。四是加强考试培训机构监管强度。严格按照国家《安全生产培训机构基本条件》(AQ8011-2023)要求,对全省所有安全生产培训机构进行全面评估,规范培训行为,提升培训质量。五是加强智慧监考系统作用发挥精度。已在全省64家考试点,5097台考试计算机上完成了系统安装,运行良好,有效防范作弊问题发生,并且该系统受到了来陕调研安全培训考试工作的应急部宋元明副部长的好评。(三)做细危化登记,聚焦危化行业强支撑。一是注重制度落实,坚实基础工作。严格按照《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专人专责,做好登记基础信息预审工作,做到按时办结。截止10月底,全省危险化学品企业登记总数459家,其中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含进口企业4家)365家、使用企业(使用许可)3家、化工企业(不发使用许可)60家、医药企业16家(含进口企业1家)、其他企业15家(含进口企业2家)。二是注重问题导向,加强检查指导。认真落实危险化学品登记和鉴定分类专项执法检查要求,完成了全省70家涉及企业的现场核查,发现存在问题企业44家,目前已全部完成问题整改。三是注重数据分析,加强风险研判。在做好危化“三个系统”的日常监控和运行维护工作的同时,强化数据分析和风险研判,高标准完成了《2023年度危险化学品领域综合调研分析报告》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数据核查技术报告》编制工作。(四)做实监测预警,推动重点行业领域风险监测预警见成效。一是扎实开展日常工作,持续强化系统使用效能。按照“应接尽接”的原则,推进尾矿库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接入工作,截止目前,全省尾矿库接入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126座(均为在建在用库)。同时加强线上巡查,发布重大节假日、重点重要时段工作要求12次,重大气象预警信息35条,处置系统预警信息186条,调度企业日常安全生产情况142家次。二是认真开展专项工作,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作用。对宝鸡、渭南、汉中、安康、商洛5市62座尾矿库,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和在线监测预警阈值核查,发现问题隐患332项,目前已全部完成了整改。三是配合开展有关工作,有效防范化解安全风险。配合非煤处对宝鸡、汉中2市尾矿库汛期安全防范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对宝鸡、商洛2市汛期受灾较为严重的13座尾矿库进行了实地检查;组织尾矿库企业申报2025年国家安全生产预防和应急救援能力建设补助资金项目。(五)做深人才培养,提升安全工作人员能力素质。严格评审标准,圆满完成了2023度工程系统安全领域高级职称评审工作和2024年职称评审初审、答辩工作,确保了公平公正。加强安全工作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建设,与应急管干部网络学院沟通,购买了38学时的安全理论课程,充实到基地课程体系,为学员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并组织完成了一期(103人)2024年度安全专业技术人员面授教学。与应急部干部网络学院合作,推动建立应急管理网络学院陕西学院,为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二、2025年工作重点(一)持续推进党建工作开展。一是狠抓政治理论学习。二是严格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三是加强廉政防控,铸牢“红线”“底线”。(二)创新宣传手段,提升科普宣传实效。一是深化安全应急知识普及,提升公众应急意识。二是以“五进”活动为依托,紧跟时事,实施时效性宣传。三是基于前期沟通,拟与应急管理部宣教中心、干部培训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引入先进理念与资源,积极参与全国安全宣传教育体系。四是依托赛事载体,深化安全知识传播。(三)加强安全考试体系建设,全面提升考试管理水平。一是加强考试过程管理,尽量杜绝考试违规违纪现象发生。二是加强考试管理相关制度修订完善,为考试管理提供政策依据。三是加强考务人员能力培养,逐步实现持证上岗。四是借鉴全国考试工作先进省份城市经验,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安全生产考试工作新局面。五是积极参与应急部干部培训学院安全生产考试安全预警实验室工作。六是加强全省安全生产考试信息统计工作和安全生产考试考务费的收缴工作。(四)积极推进科技兴安,深入筹划并实施科技推广工作。一是积极与应急部安科院、有应急专业的院校合作,推动开展安全生产领域科学理论、政策法规研究和先进安全管理体系、技术推广工作。二是进一步发挥好国家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陕西省中心实验室及重大危险源监控实验室管理作用。三是启动应急装备、设施安全性能检测和安全生产相关检测检验。四是积极参与地方标准起草,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五)继续做好重点行业领域风险监测预警和危化品登记工作。一是在做好监测预警系统日常监控、预警处置、信息管理工作同时,开展重大危险源监控实验室管理和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技术研究。二是开展2025年度尾矿库评估、非煤矿山重大隐患判定标准技术指南编写。三是积极对接部化学品登记中心、部安全生产监测预警中心和化工园区,做好安全生产专业化技术支撑服务工作。四是强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及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运行效果评估工作。五是加强试生产阶段对企业理化性质不明产品或混合物的现场执法检查,督促企业进行危险性鉴定分类,确定产品危险性类别。(六)加强安全专业人才培养培训工作。一是与省内高校、科研机构、应急救援队伍、相关企业等建立联系,建立陕西省数字化应急管理人才储备库,健全人才分类评价体系。二是结合厅业务工作需求,面向全省发起专利合作项目征集,开展项目研究与评估。三是开展安全培训研究、教育教材推广和企业安全培训工作。四是与应急管理干部学院合作,推动应急管理网络学院陕西学院建设。五是组织好2025年度安全领域职称评审和相关专业领域安全技术交流与研究。六是推进安全工作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平台建设,完善课程体系,组织开展专业技术人员面授教育。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