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鄠邑区> 西安市鄠邑区社区工作指导中心

西安市鄠邑区社区工作指导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5-29 14:36
单位名称 西安市鄠邑区社区工作指导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加强和改进社区居委会建设。负责社区居委会规划、建设、指导等方面工作。
住所 西安市鄠邑区甘亭街道府兴巷6号
法定代表人 张研
开办资金 7.3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西安市鄠邑区委社会工作部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33万元 1.7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4年4月变更事业单位法人,2024年7月举办单位变更为中共西安市鄠邑区委社会工作部。按时报送年度报告,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具体业务活动情况:1.议事协商工作有力推进。顺利完成对全区推广胡家庄村议事协商“四段八步法”创新示范点6个试点社区验收工作。运用议事协商程序处理社区事项达40余次以上,效果显著,充分解决了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2.居务公开工作不断规范。在对社区居委会规范化建设检查过程中,发现存在居务公开栏未按照要求规范公示、居务公开栏外乱张贴、居务公开栏有破损现象,居务公开栏公示时间未更新、居务公开栏内容不全等五个方面共性问题。通过全面检查现场反馈问题10余条,回头看问题3条,均已全部整改到位,居务公开工作进一步规范。3.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通过定期召开居民代表会议或居民议事会,让广大社区居民及居民代表参与社区治理和发展等重要事项。全区22个社区,全年各社区召开居民代表会议(居民议事会)124余次,平均每个社区全年召开社区居民议事会5次以上,社区居民及居民代表的参与度得到了提高,进一步提高了广大村民及村民代表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积极性。4.指导信用代码证办理工作。指导街道对2个社区居委会(东城北路社区、友谊路社区)社会信用代码证的办理工作,5个社区居委会(娄敬路社区、画展街街社区、惠南社区、惠北社区、国防学院社区)社会信用代码证的变更工作。5.完成社区信息填报工作。组织各街道及社区参加省级录入工作培训,审核街道及社区填报基础信息工作资料,按时完成了社区基础信息、数据填报录入工作,完成率达到100%,其中社区数据填报率、审核率全市各区县排名前列。6.组织社区参加培训工作。社区工作队伍教育培训覆盖率达到100%,下半年累计培训453余人次。组织全区社区工作参加省级示范培训班线上培训2次;组织社区主任参加省、市级线下培训3次(2名社区工作者参加省级示范培训班,组织辖区5名社区书记、6名社区干部参加市级示范培训班)。通过教育培训,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工作者服务意识、转变了社区工作者服务观念、提升了社区工作者服务水平。7.落实社区日常管理工作。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社区各项制度落实的通知》(鄠社发〔2024〕12号),《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和《关于做好2024年社区工作者考核评价的通知》,落实了社区工作者考勤、考核及“三岗十八级”薪酬待遇,全年对社区工作者进行调资1次,有效提升和增强了社区工作者岗位吸引力,调动和激发了社区工作者干事创业积极性。8.全面提升社区服务水平。按照《西安市社区工作经费管理使用办法》(市社发〔2024〕16号)和《关于进一步规范社区专项服务经费的通知》,规范开展社区专项服务活动,联合区委组织部、区财政局联合对各街道的社区基本工作经费、社区专项服务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督查,资金使用无违规事件发生,全面提高为社区居民服务的能力。9.提升社区队伍能力活动。按照《关于在全区开展社区工作者问题自查整改和能力提升活动的通知》《关于开展社区工作者“五查五看”问题自查大整改和“五比五看”能力素质大提升活动实施方案》要求,通过“拉网式、地毯式、问诊式”自查及整改活动,共发现业务水平不高,专业知识不强等两方面问题,现场反馈要求及时整改,利用学习培训等教育方式均已全部整改到位,形成全区社区工作者比、学、敢、帮、超的生动局面,进一步提高了社区工作者思想认知和服务质效。10.公文处置及宣传典型事迹。社区指导中心共签收文件共76件,均已及时登记、运转、归档,其中处置文件40余件,上报各类材料30余件。积极宣传社区治理创新经验及先进做法,累计编发美篇10篇,向上级单位报送10篇,市委社会工作部社采纳发布共4篇,省级媒体平台发布1篇。11.完成健康社区创建工作。联合卫生健康局指导草堂社区、惠沣社区创建“健康社区”工作。截止目前,两个社区组建了公共卫生委员会机构,组织了卫生健康知识宣传、动员居民积极参与、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等卫生健康宣传活动。12.完成社区垃圾分类工作。联合区城市管理局对全区22个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做好动员部署,指导各社区制定垃圾分类管理工作流程,按计划、按步骤有序实施垃圾分类工作。13.完成村务监督调研工作。深入余下街道西屯村和石井街道石井分别与村干部、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村民代表进行访谈,通过走访座谈、查阅档案资料等方式、了解村务监督实际运作情况和面临的困难,分析研究当前村务监督现状和存在问题,形成我区《关于对村务监督情况的调研工作报告》。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增效减负”工作成效显著。全区22个社区共清理“对外挂牌”11块、“室外服务标识”22块、“室内功能室指示牌”23块、“上墙制度牌”85块、“涉及社区事项”29项、“出具意见和盖章事项”82项,理清了社区权责事项,减轻了社区工作负担,强化社区自治能力。2.全面完成办公用房移交工作。按照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管理若干措施的通知》和《西安市居住区公建配套设施建设管理实施细则》要求,深入推进社区阵地标准化建设工作,与区民政局、区建设局、甘亭街道协调德信西宸府公建配套社区办公活动用房移交工作。截至目前,通过公建配套移交,已完成向甘亭街道移交社区活动办公用房300㎡。三、存在的问题1.社区“五社联动”创新不够。专业性社区社会组织较少,依托社区社会组织开展社区服务工作受到限制。社区、社工、社会组织、志愿者互动性有待进一步加强。2.因中心人员不足,工作任务繁多,主要精力忙于应对日常工作,人员创新及主动性未被充分调动。3.宣传社区典型案例和文化活动力度不够,一是由于工作任务繁多,缺乏调研和挖掘各社区较好的工作做法。二是对社区文化服务活动宣传和推广缺乏及时性,往往在活动后才编辑活动信息向市级部门和媒体宣传和推广。四、整改措施1.积极推进社区“五社联动”工作。通过利用社区专项服务资金,开展了多项专业性的社区服务活动,进一步加强了社区、社工、社会组织、志愿者、社会慈善机构的互动性,“五社联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通过制定学习计划,持续学习业务知识,积极主动思考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时对接市级相关处室,进一步提高了社区干部工作效率,解决工作人员不足问题。3.加强和各社区信息沟通,对各社区组织的文化服务活动及时编辑信息向各类媒体宣传和推广。进一步合理规划工作时间,定期到各社区调研和收集各社区好的工作做法,形成区级典型案例向市级部门宣传推广。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优化和提升社区治理能力。深入落实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及社区减负常态化机制。加大居民公约的宣传执行力度;加大优秀社区工作者典型宣传力度。2.持续强化社区职业体系建设。落实社区工作者日常管理制度及“三岗十八级”薪酬待遇,提高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确保队伍稳定;组织社区工作者参加培训,提高服务能力和工作水平。3.加强社区工作经费管理。统筹计划社区经费,按时拨付社区基本工作经费,规范使用社区专项服务经费,落实每半年一次的社区经费检查工作。4.推进社区规范化建设工作。一是积极督促甘亭街办加快友谊路、东城北路社区社区工作人员配备和社区阵地建设。二是积极联系区住建局跟踪年底前可能移交的社区办公活动用房(朗基天香项目、凤巢项目)。5.推进社区议事协商工作。巩固胡家庄村国家级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点创建成果,依托6个试点社区工作经验,在全区22个社区全力推广议事协商工作。6.推进社区就业服务活动。深入社区调研灵活就业人员基本情况、手工艺品类型,积极对接相关企业和社会组织,打造鄠邑区“社创空间”技能孵化港,为社区待就业人群就近就业提供便利,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