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蓝田县人民医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了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口腔科、皮肤科、急诊科、中医、检验、病理、医学影像、预防保健。 | |
住所 | 蓝田县蓝水路与滋水路交汇处东南角 | |
法定代表人 | 杨西武 | |
开办资金 | 2366.4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差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蓝田县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4434.49万元 | 18208.3万元 | |
网上名称 | 蓝田县人民医院.公益 | 从业人数 43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涉及法人变更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具体业务活动我院以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十八项核心制度”为工作抓手,以“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标准”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为目标,坚持“内科外科化、专病化,外科微创化、精细化”工作原则,重新修订《蓝田县人民医院手术分级目录》,制定了《门(急)诊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办法》,推进医疗质量向国家绩效考核指标转型的速度。实现年度住院病历总检查数占总住院病历数70%,病历甲级率90%,基本无丙级病历。集采药品使用金额占比提升29.18%,基本药物使用占比提升7.01%,门诊次均药品费用下降19.3%,住院次均药品费用下降28.61%,药占比下降7.04%,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下降8.09DDDs,减轻了患者就医经济负担。二级公立综合医院DRG指标由全省70名上升到了45名,手术能力相关指标由全省91名上升到了65名。积极推进神经内科、妇产科、眼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等发病率较高、在县域外住院率较高的专科建设。发挥三院支医人员的作用,积极开展卒中中心建设,经市脑卒中委员会验收审批通过,加入了西安市脑卒中地图。2024年9月被西安市卒中专科联盟授予西安市卒中专科联盟单位。妇产科在支医人员的帮扶下,开展了宫腔镜电切术、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腹腔镜下阔韧带囊肿剥除术这三项新技术;眼科继续坚持和四院的合作,发挥马波团队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各项指标稳步递增,门诊量比去年同期增长22%,住院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35.8%,门诊手术量比去年同期增长57.9%。心内科二病区开诊以来,28张床入住率一直100%,缓解了科室住院难问题,介入手术总量达到50多例,并成功开展了4例急性心肌梗死紧急介入手术,并在交大二附院专家帮扶下,成功开展医院首例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及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增加了三、四级手术业务。为以后开展心内科相关新业务做好更加充分的准备。呼吸科柔性引进西京医院呼吸内科张艳副主任医师,开展了支气管镜镜下活检技术,积极和西安市胸科医院密切协作,查房带教,开设肺结节门诊,提高了我院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水平。外一科持续加强泌尿外科技术发展,泌尿外科技术更加成熟全面。外二科腔镜微创手术案例及手术难度较2023年大幅提升,完成3级及以上手术484台/次。多例食管癌患者及十多例复杂胆道结石手术的顺利开展及康复出院。骨科引进了以椎间盘、脊神经射频消融,PRP(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小针刀,密集型银制针等疼痛治疗相关技术,建设骨科理疗室,使颈肩腰腿疼患者的治疗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全年实施椎间盘及脊神经射频消融的手术130余例,PRP治疗200人次,小针刀治疗900余人次,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也得到了广大患者好评。开展胸、腰椎骨折经皮穿刺经后路植钉内固定技术,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技术,打破了以前大切口的钢板固定技术,让患者共同感受微创技术的优越性。自主完成膝关节置换手术4例,均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开展关节镜技术及椎间孔镜技术,完成了骨科镜下微创治疗从无到有的蜕变。开设了疼痛康复门诊、精神心理门诊、肿瘤门诊、肺结节门诊、甲状腺乳腺门诊,设立手足显微外科组、开设创伤病区,填补了我院医疗空白,不断满足了患者的需求。进一步加强与陕西省人民医院、西安市红会医院、西安三院、四院等对口帮扶单位密切联系,采取多种办法,将我院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引入我院。先后与军大口腔医院、交大一附院、西安市胸科医院共2家医院签订医联体协议,与唐都医院胸外科、血液科、陕西省人民医院普外科和西安市第四医院眼外伤专科签订专科联盟单位协议,引进专业技术人员43人在我院坐诊、手术和查房带教。外二科在陕西省人民医院多位专家指导下完成四级肿瘤手术33台/次,包括肺、食管、胃、结直肠、肝胆、甲状腺、乳腺恶性肿瘤等,开展全县首例“腹腔镜肝S3段切除术”,首例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术后均恢复好,填补了我县外科在“肝癌”领域、微创腔镜甲状腺癌手术领域空白。在红会专家的指导下,骨科开展腰椎管狭窄经后路椎板减压并椎间融合手术、腰椎间盘突出症经后路髓核摘除术2例,手术均成功进行,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填补了我院骨科多年来在这一领域的空白,让骨科走出只治疗创伤类疾病的限制,逐步向退变性骨病方向涉猎。以名医名院效应提高了我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和社会影响力。持续加强与15家乡镇卫生院签订医共体、双向转诊、远程会诊等合作,以专科建设为突破口,优质资源下沉为抓手,有力提升基层医院的服务能力,逐步落实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急慢分治工作。内分泌科与洩湖中心卫生院、普化中心卫生院、华胥卫生院建立合作关系,利用远程会诊系统,微信群问诊等方式,做到随时随地第一时间为群众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积极争取2024年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班项目,完成了150名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理论培训和临床带教任务。为医共体成员单位选派业务骨干27名开展业务指导、查房、坐诊、义诊、健康检查和业务讲座,构建医共体内互联互通、运转高效的医疗服务网络,全年与乡镇卫生院进行远程医疗会诊共260例,其中上转48人次,下转20人次。全年下沉帮扶医共体单位共计32次,开展培训12次,培训医务人员300余人;开展义诊活动18次,服务患者1572人;帮扶8家卫生院进行65岁老人体检,服务患者约2000余人。充分发挥医院网站、微信、现场、电话等平台开展预约诊疗和分时段诊疗服务,逐步提高患者预约比例。坚持开展无假日门诊,推行一次挂号管三天诊疗服务、检验结果互认等惠民工程;开展PICC导管维护、输液港维护等护理专科门诊服务。开通城镇职工(城乡居民)门诊特殊病结算接口。印发《关于严格落实会诊及转诊制度的通知》,进一步完善急诊创伤、胸痛、卒中、颅脑损伤、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提升危重患者救治率,确保急诊急救绿色通道畅通。投资486万余元,采购了腹腔镜、电子支气管镜、无创呼吸机、视频喉镜、电动开颅系统、CT报告工作站等设备设施;完成门诊及医技分诊叫号系统、心电电生理系统等部署实施,对HIS系统、微信服务系统等进行了升级改造,不断完善诊察技术、减少患者排队时间,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感。制定专业技术人员招录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各种方式招聘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2名,其中在编人员52名,充实我院人才队伍,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选派33名专业技术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心脑血管介入、妇产科、消化等方面技术,选派6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为期三年的规范化培训。二、取得成效2024年,通过全院上下齐心协力,全院接诊门急诊患者30.2万人次,较上年平稳增长;出院人数2.7万人次,较上年增长23.4%;完成手术5535例,较上年增长44.7%,其中三级手术1959例,较上年增长51.4%,四级手术353例,较上年增长111.4%,微创手术736例,较上年增长63.5%;医疗服务收入占比为30.35%,较上年提升3%。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付出得到了上级领导、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认可,蓝田县人民医院正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三、存在问题医疗服务能力不足,医疗服务质量有待提高,服务意识不足,沟通不畅,导致患者满意度不高;专科建设能力不足,高层次人才缺乏,缺乏学科带头人,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不完善;服务态度有待提升,沟通技巧不足,沟通不充分,服务意识不足。四、改进措施积极争取政策,与多家医院正式确立了对口帮扶关系,帮扶、支援我院,开展新业务、新技术,不断弥补我院医疗服务能力短板和不足,业务范围不断扩展,业务能力不断提升。加强业务培训学习等措施,不断提升我院的专科化水平和综合实力,培养培训相关专业人员,开展适宜技术,提升服务能力。改善服务态度,要求窗口科室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落实行为规范、举止大方、文明用语、衣冠整洁、微笑服务。积极推行一站式服务模式,不断加强导医咨询、便民措施、失物招领,陪同就诊等一系列便民措施。五、2025年工作计划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医保付费改革关键的一年,医院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共渡难关、赢得口碑的关键时期,持续推进专科建设和特色科室的发展,坚持“内科外科化、专病化,外科微创化、精细化”;强化成本意识和内控制度,完善绩效考核方案;加强医联体建设,提升服务品质,推进分级诊疗工作走深走实,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适宜、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执业许可证,登记号:503101610122510151,有效期:2024年12月27日至2039年12月26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