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新城区> 西安市新城区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

西安市新城区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

发布时间: 2025-05-29 14:15
单位名称 西安市新城区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西安市新城区安全生产提供执法监察保障;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综合监察;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和危险源监控;受理安全生产举报,查处违反生产安全行为,参与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处理。
住所 西安市新城区康复路5号楼
法定代表人 王群力
开办资金 1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新城区应急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万元 10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深入开展行政执法检查工作。2024全年,开展执法检查217次,督导检查企业316家,立案并结案29起(安全生产违法28起,事故1起),累计行政处罚139.1724万元(安全生产监管处罚66.8万元,事故罚款72.3724万元)。2.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和重大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先后参与有限空间、涉危化品、工贸领域系列专项执法检查行动和2024年重大隐患排查整治行动,重拳出击,严厉打击查办了一批重点领域违法违规案件。3.妥善处置各类举报投诉。结合举报投诉反映的实际情况,对举报投诉进行分级分类办理,采取迅速核查、及时答复等措施,有力保障了广大群众在安全生产方面的问题忧虑。2024年以来,共受理安全生产隐患类投诉举报14起,投诉承办率和整改回复率均达到100%。4.开展典型案例报送工作。2024年共报送6起典型案例,其中合格案件6起,实现“双百分百”达标。5.强化业务培训,提升执法能力。积极与市支队、区司法局对接,组织案卷评查活动,提升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案卷规范化水平。每季度聘请行业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共开展4期,集训50余人次。精心组织执法人员理论考试,通过理论答题、模拟隐患处置、文书互查互评,切实提升全员执法能力。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立案并结案29起(安全生产违法28起,事故1起),累计行政处罚139.1724万元(安全生产监管处罚66.8万元,事故罚款72.3724万元)。三、存在问题一是专业人员力量不足。应急管理综合性、专业性强,涉及范围广、内容多,既有安全生产监管、又有自然灾害防御,更有应急救援指挥,目前执法人队伍的业务专业人才较少。二是理论知识学习还不够深入。当前,全局执法人员理论学习还有所欠缺,法律法规学习的系统性和专业性不够,对法律知识理解还不够深入,特别是一些新领域新类型案件学习不够,新政策新知识理解不够。四、年度执法工作亮点一是勤检查,做好“侦查员”。将企业区分“ABCD”四类,实行差异化监管执法。对A级企业(比如,加油站)重点关注、严管严查,实施高频次专项检查,依法依规责令限期整改或停产停业整顿。对B级企业进行重点监管,加大检查和执法力度。对C级企业进行常态化监管,按计划实施常规检查。对D级企业以指导服务为主,鼓励强化自主管理,适当减少检查频次。二是勤督促,当好“督办员”。督促企业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做好安全能力建设,补齐短板,从根本上改善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督促企业依法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督促分管负责人靠前指挥,严抓措施落实,发现问题,立即解决,倒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三是勤宣传,干好“宣传员”。深化各类各级人员的安全教育与培训,通过开培训会、设咨询点、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散发资料、张贴标语、收看安全教育片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安全法宣传活动,强化全民安全生产意识,牢固安全生产理念。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精准执法守好尺度。保持执法高压态势,从精准上下功夫,推行“532”监管模式(即5分服务,3分管理,2分执法),对新办企业坚持预防为主,实行主动上门,开展一企一策“订单式”服务指导,帮助企业开展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治理。将风险突出、管控能力不足、事故高发领域企业列入年度重点全覆盖检查。二是开展多方式执法。严格执行年度执法计划,在重要节点、重点时段运用专项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开展执法,结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自由裁量适用细则,客观界定违法行为,坚决避免“一罚了之、以罚代管”等现象。三是实行精准监管,无事不扰。推动“事前释法、罚中说理、事后释疑”的全程说理式执法模式,实行处罚与教育相结合,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让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贯彻执行“谁执法谁普法”,针对企业存在的现场隐患和管理缺位讲依据、出对策,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升经济效益。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