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新城区>
西安市新城区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
西安市新城区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5-29 14:15
单位名称
西安市新城区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做好秦创原科技创新驱动平台和实体工作平台建设;贯彻执行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规划;落实与秦创原工作相关政策;为秦创原建设相关工作提供服务保障;协调秦创原重点领域建设事项;负责秦创原平台宣传推广、信息发布;承办秦创原建设相关活动。
住所
西安市新城区尚德路115号
法定代表人
孙强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新城区科学技术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1万元
5.12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按规定申请年度报告,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总结如下: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按照深耕存量、广拓增量、梯次培育、进阶发展的原则推进科创森林成形成势。清单化实施科技型企业“育小、登高、升规、晋位、上市”五大工程和高新技术企业“成长计划”。(二)塑造领航发展优势,区分赛道分级分类筛选核心技术能力较突出、集成创新能力较强的潜力企业,通过校企对接、人才引育、项目支持、平台搭建等多种方式加速创新资源要素聚集,助力企业创新发展。清华德人公司入选西安市重点产业链首批“链主”企业,企业负责人荣获创新驱动秦创原贡献奖。(三)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规范研发经费管理,与12家科技服务机构达成协议,为辖区企业提供专业服务,针对新入库及零申报企业做好政策宣讲普及,不断提升研发投入统计数据质量。(四)打通成果转化链条。按照一月一校、一周一企的模式,开展“校企双进”科技成果对接,推进校企合作,有效释放高校院所创新动能。开展“携校入企”“携企入校”专项对接活动10余场,征集企业技术需求与高校最新成果,构建创新资源支持体系,精准匹配创新成果供需,为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打好基础。(五)建立“企业出题、政府领题、高校解题”的产学研协同创新长效机制,通过实施秦创原“梧桐树科转行动”,举办创新人才论坛,组织产学研校企对接沙龙等活动,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人才队伍共育、优势资源共享、联动机制共创的协同发展格局,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撑。(六)组织辖区40名业务骨干参加技术经理人能力提升系列培训活动,派遣技术经理人特派员分队,深入一线科研团队收集挖掘成果信息、深入科技企业梳理技术需求和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引导创新资源整合,不断提升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效能。二、取得的主要成效(一)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481家,完成指标任务的166%;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34家;新增瞪羚企业5家(含潜在1家)。同时,在全市率先完成2023年度科技奖补,共兑现652.5万元,惠及企业近百家,均创历史新高。(二)幸福林带·秦创智谷实现稳定运营,今年被认定为西安市科技企业孵化载体,实现了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零的突破。(三)累计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200亿元,区域技术交易市场活力迸发、体量规模持续攀升。(四)举办产学研金协同创新系列活动6场,各类特色创新活动18场,完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3个。三、存在问题现有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加之辖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不多、缺乏专业创新平台等因素的制约,使产学研融合度不深,成果转化渠道不畅,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率低。区内重点规上科技服务业企业经营出现波动,产值下滑,相关指标任务推进缓慢。四、改进措施依托建大科技园秦创原陕西省高校创业孵化基地与秦创智谷“新城区梧桐树科技成果转化区”,围绕周边高校优势学科和我区重点产业需求,按照“研发成果在高校、孵化转化在新城”的合作理念,全面链接省内高校创新资源,吸引周边高校优秀团队入驻,深化融合产学研用,实现企业、人才、学校和科研院所的高速互通,加快提升区域策源能力。五、下一步工作打算聚焦市区主导产业,推动秦创智谷、艾米新空间等孵化载体升级晋档、提质增效;支持黄河集团发挥自身产业优势,聚焦光伏产业、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吸引相关产业链企业入驻,打造巨头鲸-黄河工业科技孵化基地。同时结合老城区有机更新和幸福路地区综合改造,推进老街区(闲置楼宇)、老厂区(工业遗存)、老校区(老旧科创载体)等三大类载体的释放、改造、整合工作,嵌入式地构建创新空间,建设创新街区、创新社区、创新楼宇。引入科技型企业及创新团队,吸引、容纳更多的创新创业者,打造无边界的科技创新区,推动各类创新资源快速聚集,赋予老城区新的发展动能。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