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鄠邑区法律援助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规范法律援助活动,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法律服务。为弱势群体和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制定法律援助工作的实施范围;组织法律援助人员的培训;法律援助工作信息、统计和档案管理;负责受理、审查法律援助申请,组织协调社会力量承办法律援助案件;《法律援助条例》的宣传。 | |
住所 | 西安市鄠邑区教堂路银户大厦一楼9号 | |
法定代表人 | 刘婉星 | |
开办资金 | 40.5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鄠邑区司法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4.31万元 | 34.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按时报送年度报告,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积极配合鄠邑区根治欠薪办工作,按时上报根治欠薪工作总结,积极参与根治欠薪一厅式集中办公,协助推进鄠邑区劳动用工书面审查登记工作。在办理农民工欠薪纠纷案件过程中,我中心坚持依法审慎、灵活处理,与劳动监察、劳动仲裁、法院、人民调解等各职能部门相互协调、有序衔接,形成多元化处理机制。畅通农民工维权法律援助绿色通道,注重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实际效果。鼓励办案人员采用和解、调解等多元化途径化解纠纷,降低农民工维权成本,确保农民工权益最大化。2024年1至10月,我中心共指派农民工欠薪案件近217件,为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130余万元,报送农民工典型案例13件,收到农民工群体致谢锦旗5面。2.召开案卷质量评查会及案卷审核人员培训会,要求案卷审核人员提升案卷审核标准,严把案卷质量关,加强案件流程管理,突出环节控制,实现法律援助案件信息系统和纸质档案管理同步完善,同时,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与办案律师保持通畅、高效的信息沟通,促使法律援助案卷质量不断提升,切实提高法律援助服务质量。3.积极响应“两行动、两措施”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要求,2024截止目前共开展6次护企、助企活动,积极为企业提供上门式法律咨询,成功帮助企业解决立案、强制执行流程咨询解答,为企业知识产权纠纷、债务纠纷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免费为企业提供法治体检服务,引导企业填写《企业常见法律风险调查问卷》,向企业出具《企业常见法律风险说明和建议》,并向企业赠送《劳动争议常用法律法规》等法律读本,不断依法护航鄠邑区企业高质量发展。4.进一步加强整合资源、协调配合,实现工作上的无缝对接,共同协商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积极稳妥的推进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工作的运行。持续提升刑辩全覆盖工作质量,优化承办人员资质,建立律师办案评价监督机制,落实服务质量标准,健全质量监督机制。2024年1至10月,我中心共指派刑事律师辩护全覆盖案件172件,其中侦查阶段2件,审查起诉阶段33件,审判阶段137件,有效的保障了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司法公正,保障了司法人权。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鄠邑区法律援助中心在鄠邑区司法局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开展惠民富民利民措施。以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为出发点,以扶助社会弱势群体为突破口,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为我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24年1至10月,鄠邑区法律援助中心共接待咨询群众1615人,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056件,其中民事案件546件,刑事案件510件(含认罪认罚法律帮助案件337件),全年指派案件1150件。三、存在问题1.法律援助办案费支出进度缓慢,严重影响案件指派及案件质量。2.服务重点不够突出,法律援助覆盖面不广。3.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标准不够明确,案件质量有待提升。四、整改措施1.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形成工作合力,提升资金支出进度,确保案件质量达标。2.将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军人军属等群体列为重点服务对象,认真调研目标人群法律需求,努力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切实做到应援尽援、能援多援。加大办案力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3.通过细化案件办理质量标准,明确各环节职责、任务、程序、完成期限及质量要求,从源头上保障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水平,确保法律援助案件办理的规范性、完整性。常态化注重案件质量,定期组织开展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查,围绕律师承办案件的合规性、专业性等方面细致评查,集中梳理汇总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对策,增强案件质量意识。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继续规范工作程序,完善管理体制,强化监督管理,进一步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质量,积极响应“消除不合格案卷”的工作要求,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通过对案卷评查、受援人电话上门回访、征询办案机关意见、组织庭审旁听和案卷质量评查等措施全方位强化案件质量。2.发挥法律援助职能在社会舆情中的重要作用。一是拓宽渠道收集社情民意。通过进行法律援助舆情分析,广泛了解社情民意,及时全面、客观准确收集汇总反映群众意愿和诉求的舆情。二是创新载体发挥维稳作用。着力打造法律援助温暖工程,继续关注妇女、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农民工、军人军属六类重点人群的热点法律需求,着眼新业态就业群体、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工作等新领域存在的法律援助服务空缺,探索法律援助发挥作用方式,彰显法律援助价值。3.创新法律援助宣传方式。开展以典型带整体,以先进助提升活动,积极选树法律援助先进个人和典型案例。创新宣传载体,充分运用网络、新媒体、制作美篇、发放法律援助问卷调查表等形式向群众宣传法律援助知识。继续开展法律援助进社区、进乡村宣传,举办法治讲座、现场解答群众法律咨询,向群众提供实时、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务,切实做到服务为民。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