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周至县> 周至县第七中学

周至县第七中学

发布时间: 2025-05-29 13:59
单位名称 周至县第七中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周至县中心东街36号
法定代表人 庞思晨
开办资金 2448.1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周至县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889.56万元 2645.58万元
网上名称 周至县第七中学.公益 从业人数  20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的具体业务。(一)德育工作有了新思路。1.学习人工智能新模式,探索“大数据”管理新思路:建立周至七中学生完整的大数据管理平台,包括学生品德素养、日常表现、心理状态、学习成绩、活动参与额度、社会责任感、矛盾纠纷预警等,完善了违纪学生容错纠错及谈心谈话档案,进行了容错纠错教育,为每一位问题学生单独制定《行为规范目标计划书》,进一步规范学生行为习惯。2.完善《学生违纪违规突发事件处理机制》,形成《安全管理数据统计汇报》新模式,采取“销号”的管理模式,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3.细致做好传染病及季节病防控,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晨午检核实清楚,做到“口口清”。请销假制度数据翔实、实时更新,确保做到不漏一人。(二)硬件设施得到新发展。1.全面更新教室电教设备,更换成智慧黑板,并在9月开学初完成全校教师设备使用培训。2.升级了理化生实验室,成为全县第一个理化生实验室标准化试场。3.为教师餐厅更换圆桌及软包卡座,配备电视机,教师就餐条件得到改善。新修建停车场200㎡,解决老师停车难的问题。(三)教学质量取得新突破。1.构建质量运行管理体系:制定了完整的周至七中质量提升规划,使我校的教务考务、质量运行检测、课堂优化提升,有目标、有措施、有考评、有反馈。学校实施“领导、级组、教师”三级督导管理一盘棋,重点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指导、学习习惯养成等方面,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2.创新了部分学科的提质扩优:对语文、政治、历史三科重点强化训练:先由教研组抽调老师分组编写校本教材,成立校对小组进行核验,最终经责任领导审核,编印成册,按学习时间顺序逐页发放给学生,做到“天天背、周周清、月月总”的模式,一学期来,学生思想高度重视,主动记忆知识点,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二、取得的主要效益。1.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获国家、省市县奖励128人,全校省市级“手骨头”达65人;一名教师被确定为第九批陕西省基础教育学科带头人。2.2024年9月,我校被教育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授予“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九年级团体获“教学质量突出贡献团队”荣誉。学校获“2023-2024学年度教育教学质量突出贡献单位”、“优秀单位”奖。目前学校存在的问题。1.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调适已经形成常态化,但对个别隐性心理问题发现还不够及时。2.当前形势下,如何给学生减负。3.教师队伍研究生学历比例不达标问题。四、改进措施。1.结合实际,积极探索面对复杂形势下学生心理健康疏导调适的新课题。2.以体育+艺术为载体,着力突破、思考发展。艺术让人精致优雅,体育使人坚韧不拔。2025年,将继续以体育艺术为抓手,活跃校园氛围,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视学生体育、艺术、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3.加大对教师队伍的管理教育,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依托“周至县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活动中心”这个平台,加强教师心理学专业化培训,提升教师对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预见性和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相关工作制度,把学生心理健康作为教研的重要内容,常态化进行案例研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帮助学生阳光健康地度过青春期。2.继续完善学校发展规划和管理制度,体现传承性、连续性、梯度性。全面把控发展目标的达成度,体现循序渐进、稳扎稳打,保障每学期和每年度的“有效进阶”。3.把和谐校园建设作为质量提升的铺垫,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增强德育工作实效,大力优化班风、学风;利用班级文化墙、图书角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让阅读分享的风吹到学校每个角落;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致力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校园内的一切活动皆呈现出明朗、阳光、拼搏、精致、高雅的和谐景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