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周至县>
周至县新联初级中学
周至县新联初级中学
发布时间:
2025-05-29 13:54
单位名称
周至县新联初级中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周至县翠峰镇新联村
法定代表人
梁刚强
开办资金
310.6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周至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72.5万元
372.5万元
网上名称
周至县新联初级中学·公益
从业人数 2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以质量为中心,以教研教改为抓手,规范教学行为,实现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学校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多措并举向课堂要质量,精准施策实现教师专业素养内涵发展,2024年质量提升年的既定目标得以实现。1、充电学习,培训赋能,促进教师教育理念不断精进。学校注重教师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教师参加县局组织的各项集中培训学习。2024年累计组织教师参加师德师风建设、新课改、校本研修、心理健康等11项培训,参培总数达到66人次。2、搭建平台,精致特色,实现教师专业技能内涵发展。2024年学校为教师内涵提升搭建的平台有微型课大赛、魅力课堂全过程评优、教师专业知识测试、教师工作总结汇报等。一年来学校分别在2024年4月和11月共举行两届微型课大赛活动,严格按照市级教学能手评选流程,外请评委,现场抽题、备课,全员参与,大大提升了全体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我校全过程评优活动更是在周至县西片10校联评这种高规格、高要求,重细节、重过程的评选中脱颖而出取得了团体第三的好成绩。细化常规,跟进过程,确保教学常规精准有力。学校细化教学常规,学校将常规检查和临时抽查相结合,不断加大作业、教案等教学常规检查力度,科学规划部署教师电子教案资源库建设。学校聚焦中考,开展复课研讨,确保中考质量。上半年初三年级共进行周内限时训练15次,全县模考3次,均取得前六名的好成绩。秋季学期初三级组织练考6次,检测一轮复课效果,查漏补缺。初三还结合课堂、限时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学生错题库,大大提升了备考效率。(二)以德育为亮点,以思想教育为抓手,丰富校园生活,促进育人特色不断彰显。1.加强德育建设,实现班会引领功效。学校注重学生思想教育,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学生特点,制定德育计划,定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每周定期召开主题班会,一年来针对校园安全、预防校园暴力侵害、预防溺水、交通安全等召开主题班会18次,针对手机管理、吸烟有害健康、同学和睦相处等行为习惯主题召开班会12次。突出思想引领,优化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学校精心安排每次升国旗活动,通过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落实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定期召开各班班长会、团支部书记会、生活干事会、学习委员会等,统一思想、明确要求,不断强化班级管理。每学期末对优秀班、团干部进行表彰,树立先进、示范引领。规范养成教育,攻克手机管理难题。学校坚持规范做好学生仪容仪表教育检查工作,学生全部能做到着装规范、仪表大方。学校注重劳动教育,立足融合,推动劳动教育大胆实践。在实践中养成劳动素养,在文明校园的创建中夯实劳动教育的育人目标。坚持活动育人,不断铸造德育特色。学校坚持活动育人,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努力培养举止文明、品德优良、心理健康、与时俱进的时代新人。学校通过课后服务汇报演出等艺术活动凝聚力量。学校2024年举办课后服务文化艺术节、秋季运动会和规范字书画比赛等丰富学生生活,学雷锋志愿者活动传递文明,红色故事进校园等活动丰盈学生生活。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4年2月被周至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评为2023年度目标考评争先进位单位。2024年5月举行了“赓续红色经典,传承党建精神”经典诵读活动;2024年7月,我校2024届中考取得喜人成绩,2024年我校参加中考人数47人,过线人数37人,升学率78.7%较上一年度同比增长10.1%,其中:600分以上3人;500分以上17人;425分---499分16人;艺术特长生1人。本年度我校中考取得农村学校全县第一的优异成绩。2024年9月获中共周至县委和周至县人民政府颁发的2023-2024学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优秀单位称号。三、存在问题。回顾过去的一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1、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效果不佳。主要是创新精神不强、创新能力不够、创新氛围不浓。2、在德育工作上,师德师风建设仍需紧抓落实。但过程不够细致具体,收集资料意识不强,存在拖拉现象。3、在教学工作上,常规管理有些细节有待改进,教研专题研究力度还不够,部分教师教研意识不强,学校“名师效应”有待体现。四、改进措施。1、不断向名校学习,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培养教师工作的创新精神。2、加大对班主任老师的培训力度和班级的管理力度,努力使每位教师和学生都能愉快的工作和成长。3、通过政治思想学习、各类培训及个别谈话等不同形式,提高部分教师的敬业精神。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抓好学校常规管理。着眼实际,在细、严、实上下功夫,从细处着手小处抓起,使学校各项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优质化。2、教育教学改革的决心不能动摇、方向不能改变、创新机制和条件将进一步优化。3、我校将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向名校学习,向名师学习,让教师成为学校的中流砥柱。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