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周至县>
周至县12345市民热线服务中心
周至县12345市民热线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5-29 11:44
单位名称
周至县12345市民热线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群众提供社会事务咨询答复和政务投诉建议受理服务。接收和转办群众诉求事项;12345市民热线县级平台建设、管理;监督和考核市民诉求事项的办理;热线接听接收、答复、转办、督办、回访;统计、通报各单位“效能指数”情况。
住所
周至县老城东街37号
法定代表人
赵新鹏
开办资金
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周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万元
3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以来,12345市民热线服务中心以“接诉即办”为抓手,坚持“严审核强办理+协调化解堵点+督办破解难点”的原则,不断提升热线工单办理质效,切实解决了一批百姓关心的实际问题,在上级领导的帮助和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2024年度共计上报知识点588条。共承办热线工单28728件,接收24329(2023年度完成22506),退单4399件,期限内待办23件,完成24306件(2023年度完成22504),工单数量较2023年度增幅8%。其中电话类21273件、微信1780件、微信小程序455件、省长专线126件、官网95件、人民网地方留言板89件、“110”68件、中国政府网64件、市区转接56件、地方上报54件、“APP”50件、互联网+督查44件、网站42件、陕西政务服务网28件、人民网市委书记留言板27件、市长信箱23件、智能导航19件、人民网市长留言15件、我向省长说句话510件、好差评5件、国家政务服务网3件、i西安2件、古都先锋1件。2024年度完成率99.91%(因统计时间不同,此项不与2023年度比较);平均办理时长3.73天(2023年度3.62天),延长0.11天;满意率87.3%(2023年满意度86.8%),增长0.52%。二、取得的社会效益。持续做好“两提醒两催办”,优化完善“一刻钟”办理机制,压缩了流转时长,避免了超期产生,降低了工单平均办理时长。2024年度全市发布热线办理双周工作通报共计24期,我县在进入交办办结率前六名22次,进入回访满意率前六名8次,工单平均办理时长压缩到4.83天以内,考核排名位居全市区县前列,做到了工单精准分派,办理规范。每月定期对热线数据进行分析,累计下发数据分析专报11期,不满意、逾期工单通报11期,年度数据汇总1期。召开协调会50余次、现场会15次,下发提醒函1次,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总结亮点,形成优秀案例,公安局办理的投诉车辆违停问题、城管局办理的投诉行道树影响商铺经营问题、终南镇办理的投诉污水流入耕地问题、广济镇办理的投诉频繁停水问题、城管局办理的投诉行道树病虫害对市民造成困扰问题、市场监管局的关于表扬马召镇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等10个典型案例被市级采纳并在全市推广。三、存在问题。一是措施不优。对疑难工单协调多,直入现场较少,实情掌握不透,解决办法不多。二是督导不够。对涉及多部门处理的工单,部分单位沟通不够,配合不紧密,导致处理不及时,督导力度仍需加大。四、改进措施。一是建立与县政府督查室、县纪委监委的联动机制,县热线服务中心针对办理中出现的难点工单,加大跟踪问效,对重视程度不够的,移交县政府督查室督办,对推诿扯皮、懒作为、慢作为行为移交县纪委监委追责问责。二是规范回复内容,杜绝出现错别字、语句不通、逻辑混乱等问题,优先处理回复预超期工单,杜绝办理时限超期。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充分发挥12345热线“民意汇聚池”作用,进一步规范工单办理流程,围绕接得更快、分的更准、办得更实要求,精准分派,压缩办理时间,加大督办力度,提高办理质效,不断提升我县市民热线服务质量。一是严格执行办理机制。加强要素审核,增加业务指导频次,创新方式方法,破难点通堵点,持续规范工单办理,提升群众满意度。二是完善督查问效机制。加强日常监督机制,落实通报制度,督促综合考核排名靠后的单位查找问题症结、认真整改,情节严重移交县政府督查室督办,涉及违纪违法的,移交至县纪委监委依纪依法追究责任。三是推动“未诉先办”工作。督帮各单位定期对本领域热点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制定长效措施,将“接诉即办”与“未诉先办”结合起来,推动由“接诉即办”到主动治理的转变。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