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鄠邑区> 西安市鄠邑区余下中心卫生院

西安市鄠邑区余下中心卫生院

发布时间: 2025-05-29 11:37
单位名称 西安市鄠邑区余下中心卫生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及预防保健服务。常见病多发病诊治;院前急救;预防保健;初级卫生保健规划实施。
住所 西安市鄠邑区余下街道团结东路35号
法定代表人 崔群阳
开办资金 316.8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鄠邑区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4.64万元 33.1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7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按时报送年度报告,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基本医疗方面1、立足自身特点,发展特色科室。一是打造我院中医科、口腔科、妇科、疼痛科专业科室,通过与二级医院合作,一方面邀请知名专家来院坐诊,让基层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家服务,另一方面派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将学到的经验、技术和理念带回来;二是依托医共体,与区中医院建立协作关系,从医疗体系管理、医疗质量管控、业务水平、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等方面进行长期全面指导,提升我院整体服务水平。2、引进先进仪器,提高诊断效率。根据临床需要,分别购置了全自动化学发光测定仪、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免疫定量分析仪、电子阴道镜、远程动态心电检测仪等医疗设备,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和治疗有效率,满足患者检测需求。(二)预防保健与公共卫生服务方面:按照《西安市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公共卫生科考核标准》要求,医院全面落实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不断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软硬件建设,配置16名公共卫生工作人员,建设公卫服务三级网络。(三)医药体制改革方面: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一体化网络建设,做好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与管理,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体制。(四)健康扶贫工作稳步推进:一是强化政策保障落实。让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确保贫困群众病有所医。二是全面落实《陕西省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帮扶方案》,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体系。确保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合规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全面实行贫困人口门诊免一般诊疗费,住院免交押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三是开展健康扶贫大型义诊助力活动,通过送医、送药、送健康下村入户和健康扶贫大型义诊,将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延伸至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为贫困人口提供便捷、安全、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让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免费诊疗。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随着我院医疗管理水平不断地提升,截止2024年12月21日,门诊就诊32904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24%,住院患者427人次。医疗收入265.5万元,其中门诊收入231.4万元,住院收入34.1万元,药品收入163.34万元。2、为群众办实事,爱心义诊下乡行。全年共组织大型义诊活动7余次,参与义诊医务人员210人次,涉及6个社区22个村堡,约2960余人享受了免费测血糖、测血压、基础体格检查、B超检查,健康知识指导等服务,发放宣传资料5674余份,免费体检卡500张,发放礼品5700余份,得到了辖区群众的一致好评。4、严格执行药品网上集中招标采购。药品新增品规23个,全年共完成处方调剂33271张。其中西药、中成药32172张,中药饮片1099张,同比增长25%。5、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2024年共规范建档40073人份,全年因死亡、外迁等取消居民健康档案381人,新建居民健康档案2520人,电子化录入及更新40073人。6、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健康知识讲座137次,宣传栏11期,公众咨询活动76次,发放宣传资料19595份,健康教育互动受众人数124719人。7、预防接种工作:全年新生儿建证建卡157人,应接种儿童1656人,实际接种儿童1632人,应接种3719剂次,实种3644剂次,接种率98%。8、0-6岁儿童管理工作:0-6岁儿童建册170册,2024年新出生170人,新生儿访视164人,访视率97%。同时对贫血、佝偻病、肺炎、腹泻等疾病进行干预和预防,规范儿童保健服务。9、孕产妇保健工作:孕产妇建卡158人,产妇系统管理143人,产后访视164人,访视率96.5%。10、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目前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8040人,登记建档7779人,建档率达96.7%,全年为辖区6928名老年人免费进行了健康体检。11、慢性病管理工作:2024年共筛查出高血压211人,糖尿病患者107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283人,规范管理239人;肺结核患者8人,规范管理8人;截止目前我院共登记建档高血压患者3052人,规范管理2878人;糖尿病患者1032人,规范管理952。对于登记管理的慢病患者,我院医师团队每季度进行面对面健康随访,询问病情、量血压、测血糖,在用药、饮食、运动等方面提供健康指导。12、家庭医师签约工作:2024年共签约34620人,其中脱贫人口签约1203人,重点人群签约16864人。我院成立24个家庭医师签约服务团队,对签约对象提供了规范的、个性化的健康服务。13、传染病防治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工作:全年发现、登记并报告传染病6例,其中:流行性感冒5例,流行性出血热疑似病例1例。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0起。对医务人员及辖区乡医进行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8次。14、加强学校、公共场合食品、饮用水安全、传染病管理、非法行医等,全年督导检查共计439次。15、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重点做好65岁以上老年人、0一6岁儿童档案中增加中医辨识及中医保健指导内容。开展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共计6次,对辖区乡医开展业务培训4次。进社区、村堡开展中医药健康宣传6次,院内张贴悬挂宣传栏6期,根据不同体质从饮食调养、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16、医保工作:今年,辖区居民门诊统筹签约共计20858人,统筹基金拨付136万元。报销30724人次,报销金额106.7万元;职工门诊统筹报销3190人次,报销金额10.8万;慢性病报销886人次,报销金额10.9万元;两病及中医特色门诊报销195人次,报销金额6298万。三、存在问题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我们的工作仍然面临着不少困难,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一是虽然实行了对口帮扶和分级诊疗,但是群众对医疗服务需求和基层医院医疗技术设备之间还存在供需矛盾,基层常规检查设备配置不足,可开展的检查项目较少,专业技术人员极度紧缺。二是我院职工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还不够强,工作中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还有待提高。三是部分职工工作责任感不够,参加院内各项讨论活动积极性较低。四、整改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一是以群众的需求为目标,全面提升医院服务能力,努力建设好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竭力为群众提供满意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二是加强培训学习,增强医务人员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拓宽人才引进渠道,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三是要坚定工作信心,增强工作责任感,积极参与和顺应医改工作,在改革中认真加以解决。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我院将继续开展“三好一满意”、“示范工程”活动,进一步改善群众就医环境,不断推行各种惠民、便民措施,注重长效机制,改善医德医风,优化服务流程,提供人性化服务,送给患者一杯热水、一声问候、一张笑脸、一张联系卡、一份征求意见表,为患者准备饮水机、饮水杯、针钱包、血压计、休息椅等,同时定期召开医患座谈会、走访和电话回访病人,倾听患者对医院发展的建议,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二)以医共体为依托,深入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做好和区中医院业务协作建设,提升医院专科救治水平和服务水平,真正落实《西安市紧密型区域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真正实现区、镇、村医疗健康一体化,为村卫生室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提供坚强技术支撑,为拓展医院业务,扩大服务范围夯实基础,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共同实现群众“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区”的目标,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三)继续强化公共卫生保障能力,确保群众健康安全。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工作,深入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落实,充分发挥公共卫生职能,全面落实综合性防治措施,继续做好重点传染病的防治工作。进一步健全卫生监督体系,继续整治医疗市场、加大力度打击非法行医,规范卫生执法监督工作。进一步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积极开展巩固和发展卫生城市建设,推进垃圾分类及农村改厕工作,创建健康医院、健康村庄。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证书有效期截至2026年05月16日。登记号:43772077261012511C2101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