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市中心医院

西安市中心医院

发布时间: 2025-05-29 10:55
单位名称 西安市中心医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耳鼻喉科、急诊医学科、麻醉科、预防保健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核定的其他业务、医学科研、医务人员培训及临床教学。
住所 西安市新城区西五路161号
法定代表人 胡明军
开办资金 30809.87万元
经济来源 差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0798.41万元 59654.93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市中心医院.公益 从业人数  214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我单位能够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变更了我单位法人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院在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领导下,我院认真贯彻《事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有关要求,严格按照核定的事业法人宗旨及业务范围开展工作,现将2024年度履行事业法人职责情况报告如下:一、开展业务活动基本情况1、学科筑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方向。2024年,我院开展新技术9项、新业务17项、陕西省卫生健康适宜技术3项。医院目前共有9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4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8个市级质控中心。2、多措并举,强化医疗质量安全。完善院科两级质量管理体系,修订医疗质量相关规章制度,每季度对全院临床、门诊、医技科室的质量安全进行全覆盖式督导检查,及时反馈问题,督促整改,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3、善作善为,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每季度组织护理质量全面检查,定期召开护理不良事件分析讨论会,及时发现问题,规避风险,确保护理工作安全。制定《降低血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专项质量改善活动方案,促进护理质量内涵再提升。推进护理人文关怀实践,获批中国生命关怀协会护理专委会《病区护理人文关怀管理规范》贯标验收达标单位。4、担当实干,探索对口帮扶新机制。加强与社区、基层医疗机构的合作,建立紧密型医联体,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与高陵区卫健局、西安中德骨科医院交流合作,在双向转诊、学术活动、资源共享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与新城区卫健局交流合作,为我院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现医院共有74家医联体、1家卫星医院、组建6个专科联盟,与11家社区签订定点医疗机构合作协议。5、科教协同,促进医教研融合新格局。2024年,我院获批纵向科研项目经费269.8万元,同比增加33.96%,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经费34.037万元,同比增加16.57%;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批陕西省科学技术奖2项;发表论文158篇,其中SCI论文44篇;授权专利7项;药物临床试验项目立项16个,其中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1个,国内多中心临床试验15个,签署临床试验合同金额约448.26万元,同比增长50.2%。6、强化内涵建设,提升运营管理效能。紧紧围绕“人才强院”的战略目标出谋划策,推动开创“人人竞相成才、人人皆可成才”的新局面。通过聘用学科带头人、鼓励学科骨干外出学习等方式,助力中青年骨干在技术及科研领域快速成长,同时与西北大学开展高层次人才联合培养,目前已有1名博士后在站,1名博士后正在办理入站。2024年公开招聘99人,新增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22名,组织外出进修、培训144人次,招录住培医师61名、专硕研究生23名,国家住培结业考核首次通过率99.06%。7、北跨发展,探索“一院多区”管理新模式。我院经开院区于10月28日全面开诊,开设27个门诊科室,13个住院病区,开放床位214张。8、聚焦惠民服务,提升患者就医体验。通过“一次挂号管三天”、预住院服务、一站式服务、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开设护理专科门诊、设立“院领导接待日”等举措,切实解决群众看病就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开设甲状腺结节等67项专病门诊,增设弹性门诊、延时门诊,设置北大街院区“献血屋”等多项便民惠民措施,为患者提供多方位便捷的医疗服务。二、取得的社会效益2024年,总诊疗诊次71万人次,同比增加0.29%;出院人数49658人次,同比增加0.47%。住院患者手术10303例,同比增加2.35%;住院四级手术1634例,同比增加2.90%;住院微创手术1646例,同比减少7.00%;平均住院日7.5日,同比缩短0.2日。治愈好转率98.31%,急诊抢救成功率97.7%。医院总收入10.07亿元,同比减少1.15亿元,降低11%,其中医疗收入8.72亿元,同比减少0.86亿元,降低9.01%;运营成本9.65万元,同比减少1.27亿元,降低11.59%。三、存在问题1、学科建设和发展不平衡,部分学科新业务、新技术开展能力不足;2、人才队伍建设仍需加强,部分专业缺乏学科带头人以及高精尖人才,导致顶尖技术无法得到传承和应用;科研型人才梯队建设不足、近年来新入职博士人员较少、35岁以下博士人员较少,科研创新能力有待提升;3、信息化基础应用滞后,存在数据壁垒困局,系统间数据共享利用不充分,影响数据提取的效率和准确性;4、精细化管理薄弱,医院在医疗服务、医疗质量、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管理工作有待加强,医院运营效能有待提高。5、中层管理、技术能力较差,常年一个模式,导致医院发展停滞不前。中层干部缺乏团队协作能力,科室人员缺乏培训和职业发展规划,优秀人才流失;对医院决策传达和执行不到位,使医院政策在临床科室落实中变形走样,影响医院整体运营效率;技术能力差导致科室新技术开展受限、面对复杂疑难病症,无法有效组织技术力量进行攻关,使医院在医疗技术上无法跟上行业发展。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以三级医院绩效考核和等级医院复审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和建立各项规章制度、明确管理职责、完善服务流程,落实奖惩措施等,将等级医院评审作为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契机,做到“评审工作常态化,日常工作评审化”,进而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内涵”的评审目标。优化学科设置规划和医疗资源,发挥重点专科优势,推进技术创新,加快“五大中心”建设,提升综合管理能力和业务能力。2、依托中心实验室、研究所、国家住培基地等资源,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与交流,强化高层次人才培养,促进医工交叉融合,推动医疗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提升临床教学质量和水平;积极与交大二附院共商合作,探索新模式,达到多赢。继续围绕“人才强院”战略方针,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机制,通过多渠道引进高层次人才,完善人才梯队建设,为学科持续发展蓄积力量。3、围绕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和绩效考核有关要求,打通信息孤岛,建立健全医院运营管理组织体系。深入临床从资源、绩效、成本及DRG管理等方面开展科室运营分析,有效指导业务科室优化病种结构、改善收入结构。行政职能科室围绕优化资源配置、规范物资管理流程,提高服务效能,共同推进业财融合发展。进一步优化人员结构,合理调整医疗、护理、医技、行政后勤人员的比例,减少人员冗余,提升岗位效率。4、引进智能停车设备,解决停车困难问题。我院北大街院区地处地处繁华街口,医院就诊人数多,现有停车位严重不足,高峰时段一位难求,导致就诊人员流失同时易引发交通拥堵。计划在北大街北院区建设两座立体停车库,能容容纳400余车位,切实解决就医群众停车困难问题。5、加快经开院区建设根据经开院区的功能定位和周边居民的需求,在人员、设备、技术等方面进行科学布局,成熟一个科室开设一个科室,学科建设以老年病、医养结合、慢病健康管理建设等方面统筹规划“探增量”;做好“一院四区”的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提高医疗服务的便捷性;做好“十五五”谋篇布局,围绕“一院四区”同质化管理、差异化发展,大胆创新,形成特色,共促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限自2023年10月30日至2038年10月30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1、2025年2月市卫健委对我院进行了2024年度的综合目标考核。2、我院获批西安市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培训基地.3、眼科荣获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眼健康科普示范基地为省公立医院唯一的科普示范基地。4、2024年我院共受理患者投诉400件,其中38件无效投诉,其余投诉均积极处理、落实。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