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管理委员会(陕西航空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的发展提供服务保障。编制并组织实施基地建设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基地核心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基地资本运营、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对所成立的资本运营机构实施管理·协调有关部门在基地的派出机构或分支机构的工作·相关管理和服务 | |
住所 | 西安市阎良区蓝天路88号 | |
法定代表人 | 于海夫 | |
开办资金 | 69366.18万元 | |
经济来源 | 自收自支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11429.11万元 | 334579.7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8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西安航空基地管委会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按照事业单位管理法律法规认真开展工作,主要情况如下:一、业务开展情况一是全力以赴稳增长,经济发展更加稳健。在有效落实各级政策的同时,深钻细研、脚步丈量、精准驱动,深入企业送政策、送服务,助力企业快速发展,产业经济稳中有进。全年生产总值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速6.8%。深化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2024年省级重点项目1个,总投资14.17亿元,年度投资6.0亿元,累计完成投资6.42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07.00%。市级重点项目9个,总投资65.98亿元,年度投资14.9亿元,其中8个在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7.15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15.10%。省市级重点项目手续办结率、开工率、在建项目入统率均为100%。获得2024年全市重点项目观摩活动“大满贯”,连续九个季度蝉联产业结构多元区第一名。二是千方百计强产业,产业链条更加强韧。全员精准招商。组建50支产业研究小组,梳理1200家产能爆发类企业,19个部门组团包抓四大片区,全年落地产业项目56个、总投资124.6亿元。其中航空制造类31个、先进制造类25个。特别是四季度攻坚,研判入区64个、总投资132.4亿元。常态系统扩能。紧盯本土企业增资扩产,细化落实“陪伴走访、抱团外出”等产能释放26项举措,组织300家次企业“走出去”,帮助120家企业融资13.2亿元,助力扩增产能25.1亿元。全力聚链成势。面对C919批产放量,高标准承办中国商飞·西安市大飞机产业合作启动会,高规格组建“大飞机规模化西安区域推进办公室”,帮助7家企业进入通用货源清册,助力11家企业新获订单10亿元,服务7家在册供应商新增投资44.1亿元。全区航空航天产业产值突破400亿元。三是开拓思路促创新,发展活力更加充盈。深化改革赋能,航空基地19个经济部门,全部加挂招商机构或产业促进的牌子。两个国企平台的下属单位撤并18个,完善投资决策、绩效考核、风险防控等制度23项。健全拉长服务链条,重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办理时限优化至78个工作日。建立政务服务“兜底”保障,完成“绿化开挖许可、道路挖掘占用许可”“小型市政管线接入”一件事审批流程创新,审批效率提升30%以上。加速科技驱动,优化“长安先导航空宇航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开放实验设备190台套,2024年研发攻关102项技术项目。提升“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累计注册企业620家、培育高新企业53家。升级“航空大数据中心”,“上云”企业超2500家、设备共享率60%。强化人才驱动,征集航空银晖专家破千人,262名被柔性引用,助力企业技术升级。与18家高校成立“人才联盟”,组织“校企双进”30场,促成就业意向1819人。开展“订单培训”16期,线上线下参训3.6万人次,有效解决企业熟练工迫切需求。四是持之以恒增效益,激活增长动力潜能。国企、民企一起抓,在腾笼换鸟“盘活地”上下功夫,向存量要空间、向低效要效益。以“供而未用、用而未尽、建而未投、投而未达标”“四未用地”为重点,拉网排查、一图尽览,标注工业低效用地27宗947亩。逐地块摸清资产底数、厘清债务关系,确保产权清晰。强化入区评审,新旧资源统筹考量,优先推送“低效用地”,力促“增资、增效、不增地”。2024年,国企转让产业用地11宗400亩,回收资金3.4亿元,引入项目12个、总投资31.9亿元;民企通过产权转让、股权合作等模式,盘活产业用地182亩,引入项目5个、新增投资15亿元。二、取得的社会效益一是产业发展乘势跃升。高标准承办C919大飞机规模化西安区域动员会,成立大飞机规模化西安区域推进办公室,与中国商飞实现紧密型产业合作。“九天”重型无人机震撼亮相珠海航展,HH-100商用无人机成功首飞,蓝田机场全年安全飞行突破10000架次。航空航天碳纤维复材集群入选全省特色产业集群,我区获评秦创原航空产业创新聚集区。泽达航空、西安钢研等7个过亿元工业项目建成投产,中航西飞、鑫垚陶瓷基荣获全市重点产业链首批链主企业。二是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细致周密做好招生工作,提前谋划确保学位资源保障到位,优化师资配置,全区义务教育学校4方面32项指标均达到国家优质均衡发展创建标准,并通过实地验收。。成功创建1所“市级家园共育创新引领园”、1所“市二级幼儿园”,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和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覆盖率均达到100%,位列全市第一。紧盯国家教育政策资金导向,多渠道、多方式全力争取,全年争取中省市专项补助资金1257万,有效缓解管委会财政压力。三是安全态势持续向好。统筹联动推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坚持抓重点、查隐患、严执法、防风险,全力配合省市安委办开展督导检查,不断完善安全生产风险排查整治和责任倒查机制,深入开展大排查大整治,问题整改闭合率100%。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扎实开展“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在2024年全市满意度调查中,阎良区(航空基地)群众满意度在全市13区县中排名第2,其中,社会治安满意度全市第一。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发展过程中,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综合实力还不强,行业龙头企业还不多,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多困难,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还不够坚实;区域资源优势放大不足,创新驱动作用还没有充分显现;公共服务与群众期待还有差距化。下一步,我们将拿出有力措施,持之以恒推动工作提升。一是突出向“新”求“质”、集群培育,持续提升高端产业能级。优化构建“抓总+主力+联动”招商体系,形成一体化、精细化招商新格局。抢抓国家“千企西行计划”机遇,瞄准飞行器、发动机、输变电等11条增长赛道,力争落地过10亿元项目2个以上。强化“投行思维”,携手国企央企、撬动社会资本,全力壮大产业基金盘子,精准投向、牵引催化一批含绿量多、含新量足、含金量高的产业项目。立足“双循环”,持续深化“1+10”产能释放体系,精准帮助企业拓市场、争订单、扩产能。抢抓C919批产机遇,聚焦产能缺口,深化落实入册配套、产能提升等机制,新入册企业10家、新获订单10亿元以上。抢抓低空经济机遇,鼓励无人机企业加大核心技术攻关,支持“九天”等无人机完成首飞、加快商运、拓展应用,打造百亿级无人机产业集群。二是突出“四链融合”、创新创效,持续提升新质发展动能。要用好“研发、孵化、赋能”三个创新平台。依托长安先导航空宇航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加大实验设备开放力度,为企业提供便捷的技术攻关、产品研发支持,推动更多创新成果。依托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完善高校、院所、企业“学研产”联动机制,打造“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生命周期创新链条,推动技术供给与产业需求有效衔接。依托航空大数据中心,深化“设备共享、普惠金融、智慧工业”等多维服务,持续提升企业“上云”覆盖面,让各类设备“饱满运行”、各类场景“数智互联”。要做实“专家、学子、技工”三大人才支撑。创新推动“银晖专家”多形式服务,赋能企业技术创新。常态组织“校企双进”,让人才活水不断涌入。大力实施“订单培训”,聚焦制造企业熟练工迫切需求和农村中青年高质量就业,整合高校、职中和机构资源,政企联动,精准开设各类实用性技能培训班,让更多村民变身“家门口”上班的产业工人。三是突出问题导向、改革赋能,持续提升发展内生动力。要固本拓新“区政合一”。科学划分产业片区,一片区一部门抓实精细化服务;围着企业转、盯着项目干,加快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服务发展新格局。要深化提升国企改革。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国企的关系,严格政企分开、政资分开,“一企一策”推进差异化、专业化发展。突出“降本增效”下势盘活低效资产,力促营收、利润和负债“两增一降”。要优化升级营商环境。深化项目手续机制,坚持“谁招商谁服务”“谁审批谁负责”,落实“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推办理动项目快落地快建设。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健全重点事项清单管理和常态化推进机制,强化业务协同、流程优化,最大限度提升办事效率,让群众省心、企业舒心。四是突出改善民生、可感可及,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要全力促进“就好业”。健全三级就业服务体系,打造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深化“一站式”服务,力促“精准匹配、即时快招”。要努力实现“上好学”。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和普通高中发展提升,深化与名校紧密型合作,培育一批新优质学校,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要筑牢安全生产底线。完善安全生产风险排查整治和责任倒查机制,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保障能力。要织牢社会稳定防线。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扎实开展“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深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严惩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奋力夺取“平安金鼎”。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4年市级重点项目观摩四个季度均排名全市产业多元组第一名;获评2023年度全省民营经济发展考核优秀区;获评2024年上半年促进外贸稳定和创新发展工作成效明显地区;获评“2024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最佳城区”;获批建设“秦创原航空产业创新集聚区”;获评第三批陕西省中小企业人才服务基地;成功创建首批市级“无废园区”;获评西安市第四届集体协商竞赛优秀组织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