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鄠邑区> 西安市鄠邑区人大常委会预算联网监督事务中心

西安市鄠邑区人大常委会预算联网监督事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5-29 09:47
单位名称 西安市鄠邑区人大常委会预算联网监督事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规范人大预算联网监督,提升预算监督水平。负责日常查询、监测、分析,为代表查询提供服务等工作。
住所 西安市鄠邑区甘亭街道东大街7号区人大办公楼三楼
法定代表人 吴旭章
开办资金 6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鄠邑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8.47万元 14.6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按时报送年度报告,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夯实数据基础,保持数据畅通。按照市人大常委会要求,制定了《西安市鄠邑区人大预算和国有资产联网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办法》,并召开首次联席会议,建立问题会商、数据报送、服务保障等机制,丰富系统数据库,与省市系统实现了纵向贯通,提升了系统运行效能。中心每月底提前与区财政局预算、国库等科室进行业务对接,对需要录入系统的数据进行梳理,制定报送模板,要求财政部门及时从“财政云”系统将需要数据进行导出,并对数据进行核实校对。经财经委审核后,联系软件公司当月初对上月数据进行系统录入,全年更新系统数据10余次,确保了系统数据信息畅通。(二)拓宽应用场景,为代表提供服务。区人大常委会预算联网监督事务中心坚持工作日全程对代表开放,适时举办“代表集中开放日”活动,并探索将系统延伸至街道人大代表联络室,打通系统服务代表“最后一公里”。定期组织代表进行财经预算审查和系统操作业务培训,代表操作使用系统时,安排专人进行服务指导,确保代表能够熟悉操作,全年累计接待代表查询110人次,有效发挥了系统在人大日常监督中的积极作用。(三)注重结果应用,切实发挥监督实效。按照区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安排,区人大常委会预算联网监督事务中心结合系统数据、图表等功能模块进行研究分析,累计撰写预算执行分析报告14期,并分别报送市人大、区委、区政府和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参阅,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依据。同时,定期对系统预警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并书面反馈政府相关部门,系统全年发出预警信息86条,经核实反馈后,政府相关部门均已作出书面答复,中心对涉及财政支出、重点项目建设等重大问题及时报财经委进行讨论研究,由财经委报常委会,适时组织代表进行视察调研跟踪督办。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规范了政府部门财政管理。一年来,区人大常委会预算联网监督事务中心通过预警问题反馈、编辑预算执行分析报告、组织代表督导调研重点问题等方式,有力的推动了政府部门在“三保”、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的重点支出,预算调整、部门预算、政府债务、预算绩效管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规范有序进行。(二)拓宽了代表履职渠道。通过预算联网监督系统的建设,激发了代表履职热情,代表通过系统生成图文并茂的图表,对复杂的财政数据可以一目了然的进行查询分析,有效的促进了代表履职渠道的多元化,一年来代表们通过应用系统反馈问题50余条,预算联网监督中心均转发政府相关部门,并及时对代表进行答复。(三)丰富了人大监督方式。通过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有效的促进了人大日常监督方式的多元化,有力的推进了人大“数字化”建设,践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为财经委、常委会、主任会审议各类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四)提高了人大工作的对外影响力。区人大常委会预算联网监督事务中心注重将日常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做法进行提炼总结,一年来,撰写工作经验、动态等各类信息2篇,在市级以上媒体平台刊发稿件1篇,提升了我区人大工作对外影响力。三、存在问题。回顾过去一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预算联网监督系统的功能模块还不够完善。一方面是与省市有关精神和上级部门系统建设的标准上存在差距。比如,国有资产监督、重点项目建设、政府债务、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等模块不够优化完善;另一方面,表现在与财政局“财政云”系统不能并网,与政府组成部门之间不能横向贯通,系统数据资源不能实现实时共享,数据更新滞后,难以做到实时动态监督;二是重点监督还不够深入。对部门预算监督停留在浅层和表面,只能看到数据,看不到实际情况,线上监督与线下监督没有做到有机结合,对过程性变化看不到,建议财经委组织代表对发现问题跟踪督办、视察调研还不够,闭环机制还没有形成;三是代表参与度还不够高。由于代表中农村代表占比较高,文化水平偏低,操作系统存在一定困难,对财政方面专业知识了解较少,导致代表运用系统履职积极性不够高。四、整改措施。区人大常委会预算联网监督事务中心将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努力提升系统服务预算审查、国有资产监督等方面的能力,更好的满足新时代人大监督工作的需要。一是积极与省市人大进行对接,完善系统功能,提升系统建设标准,确保系统模块得到优化完善,符合最新的政策要求,优化国有资产监督、专项监督等模块,增加政府债务监督、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等模块,对数据传输方式进行优化,确保系统数据实时动态更新。二是加强重点项目监督模块建设,做到线上线下相结合,对重大项目进行全程追踪监督,将项目建设全过程纳入系统监督平台,通过线上发现问题,线下视察调研等方式,切实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三是扎实开展代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活动,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丰富培训形式,提高代表财政业务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系统的能力,激发代表履职活力,提升代表履职积极性;四是完善联网监督分析成果运用和问题反馈处理工作机制,健全预算联网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合理探索运用刚性监督手段,切实推动整改落实到位,进一步增强预算联网监督的实效性。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下一步,鄠邑区人大常委会预算联网监督事务中心将紧紧围绕区人大常委会确定的年度工作任务,密切关注监督全区各预算单位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对系统预警问题进行反馈处理,为人大日常监督提供有力支撑。具体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定期对预算联网监督系统进行维护,对模块进行优化完善,对数据进行更新,对设备进行升级;二是按照常委会工作安排,认真编辑撰写预算执行情况季度分析报告,并报区委、区政府;三是定期组织开展预算联网监督业务知识培训暨“代表开放日”活动,丰富代表活动形式;四是及时对系统发出的问题进行上报、反馈,完善预警问题闭环处理机制,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重点问题,报告财经委,组织代表进行视察调研跟踪督办;五是继续探索建立街道人大预算联网监督查询室,并完善相关制度和运行机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