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鄠邑区> 西安市鄠邑区村镇建设服务中心

西安市鄠邑区村镇建设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5-29 09:45
单位名称 西安市鄠邑区村镇建设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村镇试点工作和村庄人居环境改善工作提供服务;负责村镇建设年度统计;指导全区重点村镇建设;参与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工作。
住所 西安市鄠邑区人民路中段西安市鄠邑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办公楼4楼
法定代表人 马鹏遥
开办资金 28.3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鄠邑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1.42万元 53.3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工作1、成功创建了10个市级美丽宜居村庄,超额完成了市住建局年初下达的8个创建任务,争取到市级专补1000万元。通过一年的提升打造,创建村人居环境得到大幅度改善,村容村貌明显提升,各类设施逐步完善,群众幸福感、获得感逐步增强。2、“三类”小城镇建设工作①乡村振兴示范镇(祖庵街道)建设周期为(2021-2025年),每年省、市各下达补助资金500万元。2024年投资3740万元,7个建设项目已全部竣工(市级已初验)。②跟踪指导培育镇(余下街道)建设周期为(2021-2025年),市级每年下达补助资金500万元。2024年投资1340万元,3个建设项目已全部竣工(市级已初验)。③环境整治提升镇(甘河街道)建设周期为1年,市级下达补助资金400万元。目前年度计划项目已全部完成,投入资金785.8万元,实施驻地雨水管网疏通、街道两侧弱电落地、沿街环境整治提升等9个建设项目(市级已初验)。3、美丽村庄片区建设工作美丽宜居村庄片区共3个,分别为石井片区、蒋村片区、玉蝉片区。续建的石井片区2024年主要针对串村旅游线路中段村庄进行提升打造,建设周期一年。玉蝉、蒋村片区为新建片区,建设周期为两年。玉蝉片区2024年主要围绕串村旅游线路“天桥胡—胡家庄”段沿线提升,建设内容有黑化道路、沿街立面提升、三七十字提升。蒋村片区主要围绕串村旅游线路和村容村貌两方面进行提升,建设内容有环线黑化,片区内5个村庄立面改造、街道修整、村内绿化、村内标识等。(二)住房安全有保障政策落实情况1.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加固工作完成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任务10户,农房抗震加固任务200户,已全部完成竣工验收,且补助资金634.25万元已于省考、国考前(12月15日)全部拨付到位。通过改造改善了农户居住条件,增强了农户住房安全性。2.扎实推进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核查按照市住建局工作要求,我局于3月份组织各街办、景区管理局开始对区民政局和区乡村振兴局反馈的6765户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全面开展住房安全排查工作,并在陕西省农村危房改造信息系统逐一录入6765户住房信息。该项工作于10月份完成,共出具农房安全鉴定6108份,其余657户以集中供养、投亲靠友等其他方式解决住房安全问题。同时,组织各街办、景区管理局开展住房安全情况动态监测常态化工作,每月报送监测情况,对监测报送的疑似不安全住房逐一核实、及时整改,将符合政策的纳入当年危房改造计划,确保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3.村镇建设管理平台系统录入2024年4月份组织各街办、景区局全面启动村庄建设信息系统录入工作,完成全区191个行政村村域地理位置、村庄概况、人口经济、房屋建筑、基础设施与公共环境、建设管理、相关人员等信息采集工作。(三)自建房工作开展情况2024年组织相关部门及各街办、景区管理局开展自建房整治“回头看”工作,持续加强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在扎实开展“回头看”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基础数据录入和隐患排查整治两方面开展。一是对陕西省城乡房屋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数据录入情况进行“回头看”,对数据填报错误的立即修正;对原排查过程中存在漏排、误判及安全隐患管控不到位的,严格按照管控标准和整改要求,细化措施,立行立改。二是对采取加固措施的经营性自建房开展“回头看”,重点排查动态监测是否落实,动态监测结果是否正常,防止出现整治措施不到位、整治效果不佳的情况出现。三是持续强化动态巡查机制,发挥网格员“前哨”作用,重点查看是否新增改、扩、加建及其它问题,杜绝出现新的隐患点。按照区政府工作安排,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玉蝉街办、石井街办、蒋村街办、景区管理局共333户经营性自建房(农家乐、民宿)开展房屋安全排查,并出具住房安全鉴定。(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024年,我中心组织实施市级财政衔接项目6个,投入资金共计301.93万元,实施村内道路硬化4873㎡、修补2205㎡、沥青化10711㎡、新栽路灯39盏、维修路灯8盏、新修排雨水管网810m、新建拦水井5座。目前4个项目已完成竣工验收,已拨付市级衔接资金239.78万元,资金支付率为79.42%,其余2个项目计划于2月底完工。同时,组织各街办、景区管理局开展2025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征集工作,将前期手续齐全、程序履行完备、资料真实可靠的41个项目,形成项目库资料报送区农业农村局。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全区2024年底通过验收市级美丽宜居村庄10个;目前三个片区共完成投资1588.81万元。(市级已初验)2、通过危房改造10户和农房抗震加固改造200户,确保居民住房安全,对美好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工作成效距“诗画鄠邑、品质新区”还有一定距离。2、政策宣传仍有短板。3、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信息共享不到位。四、整改措施1、一是注重规划引领,通过大量实地走访调研,结合不同村庄的实际情况量体裁衣制定设计方案,发动驻镇设计师、村内乡贤、充分征集群众意愿共同参与;二是注重挖掘村庄文化内涵,结合鄠邑区村村有故事,处处有典故的文化特色,特别注重人文历史元素的挖掘与融合;三是在建设时,选择有资质的施工队和本地工匠,在确保建设质量的前提下,就地取材,更好的增加了施工工艺和建设成效的美感,从而做到真正的共同缔造,使我区美丽村庄创建工作逐步走向成熟。2、我中心制定并印发了《鄠邑区2024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重建对象、目标任务、统筹政策、工作要求等方面作了具体部署和安排。3、我中心按照防止返贫监测机制,确保信息共享通畅,做到排查与宣传相结合,不漏一户,不差一人。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工作计划创建5个市级美丽宜居村庄,争取3个美丽村庄片区建设;按照市住建局“一二三四”品质方案要求,继续对“三类”小城镇进行提标完善。(二)住房安全有保障工作按照相关文件精神,及时对接上级部门,计划2025年实施农村危房改造7户、农房抗震改造100户,逐步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住房保障长效机制。确保任务按期保质保量完成。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绩效:无;2.授奖惩:无;3.诉讼投诉: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