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商南县> 商南县不动产登记中心

商南县不动产登记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5-29 09:06
单位名称 商南县不动产登记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不动产登记工作提供服务。负责行政区划内土地、房地、林地和农村承包经营权等不动产登记;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房屋产权转移登记;不动产登记数据库建设等工作。
住所 商南县东岗茶艺街118号
法定代表人 严博
开办资金 293万元
经济来源 自收自支
举办单位 商南县自然资源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87万元 135.0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中心在自然资源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2024年工作完成情况(一)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基本完成。2024年2月份农房一体登记确权登记项目通过市县联合验收,完成权籍调查并入库18465宗,已审核18465宗并在政府网站公示,累计登薄制证17177本,已全部移交各资源所,截止11月底向群众发放证书12549本,该项工作资金拨付、任务完成等均超过90%。同时,依托农房一体确权登记项目,夯实基层不动产登记业务,给全体登记人员印发《不动产登记规程》等“工具书”100余册,持续组织开展不动产登记业务培训,建立内部业务抽查、外业实地核查、业务质量通报等制度,为全县不动产登记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二)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逐步化解。按照省市要求,结合我县实际,修改完善了《商南县持续加快解决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不动产“登记难”工作方案》,对原有方案进行了优化补充。采取与小区经办人电话沟通、在小区张贴公告、叩门服务等方式督促住户办理不动产登记,纳入省市年度台账的4个小区完成转移登记。今年召开专班会议3次,集中研判处置10个小区(个人自建房),出具交办单、化解方案10份,周通报42份。完成首次登记18个,2024年累计转移登记335户,收缴土地出让金68.41万元,协税1179.25万元。自历史遗留问题开展以来,累计完成首次登记122个小区(含3处商品房、5处个人自建房、),转移登记1368户,收缴土地出让金378.48万元,协税2652.31万元。对于县级交办的重大信访案件,及时以局长交办单向局相关单位交办11件,向审批、住建、税务等部门移交11件,全年回复信访案件53件。(三)住房领域集中整治工作持续推进。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县住建、税务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商南县2024年深入开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住房领域不动产办证难方面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范围、基本原则、职能职责、化解措施和工作要求。根据市县工作安排,定期上报问题线索。同时,聚焦办证过程中存在的把关不严等问题,刀刃向内扎实开展内部排查,向涉及不动产登记的县住建、税务、审批等部门发放问题排查表册,对不动产登记历史档案进行整理、排查,上报问题线索。(四)营商环境得到显著优化。全面压缩办理时限,将首次登记材料齐全的小区和已化解不动产“登记难”首次登记小区审批权限下放到不动产登记窗口,实现“即来即办、立等可取”,充分运用“紧急授权、临时委托”等方式进一步压缩办证时限、提高工作效能,转移登记2个工作日办结,抵押登记1个工作日办结,查封登记、注销登记现场办结。大力推行“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实现了跨省通办、不动产交易、纳税“一窗受理、并联办理”,全面推行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深化“小切口”改革“二手房转移及税水电气联动过户一件事一次办”线下业务已办结46件,该项工作在省发改委宣传推广。持续推进“交房即交证”,累计完成商南县东苑嘉园项目、聚福家园小区等“交房即交证”7个小区,常态化开展“交地即交证”项目9宗。截止11月底受理不动产登记业务15193件,发放不动产证书10454本,不动产证明1270份,注销业务672件、查封、解封业务83件,住房领域专项核查13356人次,帮助个人及企业抵押贷款15.28亿元,协助纳税1691.05万元,获得2023年度“红旗窗口,2024年获得月“红旗窗口”7次。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强化窗口建设。我中心认真梳理了不动产登记事项,统一受理范围、设立依据、审核条件、申请材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审核流程等内容。在全面提升不动产登记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同时,同步部署开展不动产登记窗口作风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排查整改服务意识不强、便民利民不够、服务效率低、业务建设不到位、不公正廉洁等突出问题,彻底整改不动产登记“推绕托”、“办证难”等问题,窗口作风得到根本性转变,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制度机制,使不动产登记在改进工作作风、提高业务能力上明显提升。(二)提升营商环境,打造工作亮点。中心开辟“绿色通道,预约服务,有序办理、特事特办、急需急办”的原则,扎实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全面开展跨省通办、并联办理,实现不动产登记与税务、行政审批、竣工验收等信息互联互享,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了更为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受到广大群众和企业的好评。三、存在问题(一)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登记发证缓慢。因部分群众外出务工家中无人等原因,多次通过村组动员、电话联系、通知公告等方式督促群众尽快领证,我县还有4000余本证书正在发放中。(二)历史遗留问题处置难度大。虽然我县政策性住房历史遗留问题已基本化解,但商品房、个人自建房在处置问题时出现开发商或建设责任人逃避责任,不配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导致土地、工程规划核实、竣工验收、税费等不动产登记前置手续无法完善,历史遗留问题处置难度大。(三)优化营商环境还有差距。受制于经济基础,加之为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在深入推进“交房即交证、交地即交证”、“一件事一次办”等还处于初级阶段,与上级要求、群众期盼还有差距。四、整改措施(一)深入学习,提高素质。制定每周五学习例会制度,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二)落实“两个责任”,履行党风廉政执行情况。一是严格落实责任,细化责任清单,量化考核标准,厘清主体责任。二是强化廉政教育,组织中心全体党员干部学习《党章》、《条例》、《准则》等规章制度,到县廉政教育中心观摩学习,观看警示教育片2次,讲廉政党课1次,举办廉政知识考试1次,不断增强廉洁从政意识。三是遵守廉洁从政准则,坚持民主理财,经费支出全部实行“三签制”,下乡出差等费用严格按照程序核报,建立了财务支出、信访接待、廉政纪律、考勤考核等制度体系,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规范运行。四是牢固风险防控,紧扣春节、中秋等重要时间节点,狠刹“四风”,并作出公开承诺。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持续推进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一是持续完善项目后续工作,持续督促证书发放,安排专人负责资料整理归档,加快遗留档案整理完善,拨付尾欠工程款,申请审计局项目审计和决算。二是加强基层不动产登记业务管理,开展基层登记人员业务能力培训,建立登记资料抽查、外业现场核实、质量成果通报等制度,打造登记“铁军”队伍。三是加大不动产登记政策宣传力度,通过举办讲座、座谈会等形式,深入浅出地向农民介绍不动产登记的重要性和流程,增强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继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大力推行“交房即交证、交地即交证”工作模式,打造全市“双交”示范点。积极推进抵押业务进银行,“带押过户”、“居住权”登记业务试运行,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再授权下放一批小区的转移、抵押业务,最大限度压缩办理时限。扎实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全面开展跨省通办、并联办理,实现不动产登记与税务、行政审批、竣工验收等信息互联互享,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为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三)持续推进历史遗留问题化解。按照历史遗留问题工作安排,结合住房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夯实各部门职能职责、强化组织领导,督促各成员单位持续推进问题化解,持续坚持周统计、月通报制度,定期开展工作督查通报,切实将工作落到实处。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