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长安区> 西安市长安区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

西安市长安区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5-28 11:25
单位名称 西安市长安区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规范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提升政府施行各项救助行为的准确性和公信力。全区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及工作体系的建设和日常管理,与人社、公安、房管、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开展信息交换和比对工作。受政府相关部门委托依法开展核对工作
住所 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街道惠民街民政社区大楼
法定代表人 郑俊雅
开办资金 12.8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长安区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7.26万元 72.0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长安区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在长安区民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业务登记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具体的业务活动:(一)基层党建工作常抓不懈在做好日常核对业务工作的同时,认真落实“一岗双责”主体责任,切实做好支部建设、党员管理、党纪学习教育、党风廉政、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工作。(二)集中整治工作有序进行按照局救助科对社会救助领域集中整治工作的安排部署和区民政局下发的《关于开展社会救助领域集中督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带领党员干部先后前往引镇、杨庄、鸣犊、砲里、魏寨、大兆、王莽、太乙宫等街道,采取查阅资料、走村入户、实地查看、现场询问等方式,开展社会救助领域集中督查工作。(三)信息核对工作有序开展始终坚持“无委托不核对、无授权不核对、只核对不认定”的工作原则,全面推行“3+5”的工作模式,完成各类新增救助人员信息核对1266户3783人,累计复审在册低保户和残疾人两项补贴人员信息114580户138208人次,累计复审享受惠民殡葬补贴人员信息575人次,未发生一起因信息核对不及时、不准确、信息泄漏等问题引发的信访投诉事件,按时向市核对中心汇总上报我区信息核对的相关数据,并填报全国核对平台系统。(四)安全生产工作抓严抓实一是制定《2024年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方案》,开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消防知识讲座1次;二是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专题讲座活动1次;三是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陕西省汛期自然灾害警示教育片》,接受警示教育,提高防范意识;四是按照西安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网络安全工作的要求,更换安可系统电脑5台,铺设政府外网移动专线1条,完成电子印章的审批使用工作,确保2024年7月1日全市新核对系统在我区安全上线运行。(五)督导检查社会救助审核工作按照局救助科的统一安排,带领第二检查组先后前往鸣犊、滦镇、郭杜、大兆、砲里、魏寨、黄良、子午等8个街道检查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审核确认等工作,查阅档案资料、审批程序和公示情况,现场反馈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时限,确保社会救助政策落细落实。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4年,为确保社会救助及核对工作有序开展,持续健全核对工作机制,以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平台为基础,区核对中心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下:一是从2024年7月1日全市新核对系统运行后,信息核对工作由原来每月三批次变为实时核查,核对工作效率大幅提高,社会救助事项受理审批时间进一步缩短,进一步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民政工作的满意度。二是新核对系统上线运行后,我区自建的核对系统下线关停,以后每年可以为区财政节约资金4.808万元。三是核对业务不断扩展,2024年新增享受残疾人两项补人员信息核查和惠民殡葬补贴人员信息复审两项新业务,并及时向相关科室单位反馈复审结果,切实发挥了核对工作在社会救助政策实施和民生资金安全使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存在问题一是核对业务与社会救助政工作有效衔接还需加强;二是亮点工作的谋划开展不够突出,业务拓展效果不明显。(二)整改措施及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核对工作与社会救助工作的有效衔接,学习社会救助相关业务知识,配合局救助科开展社会救助工作业务培训、政策宣传、督导检查、集中整治等工作,为社会救助对象及时、精准认定提供有力的信息依据,确保各项社会救助政策精准实施。二是进一步创新工作,拓展核对业务范围,积极主动的争取市核对中心的业务指导和支持,利用全市新核对系统,在做好现有救助业务核对工作的基础上,探索开展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低收入家庭动态监测、跨省信息协查、金融信息核对等方面的信息核对工作。四、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无。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