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长安区> 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长安分局矿产资源管理站

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长安分局矿产资源管理站

发布时间: 2025-05-28 10:33
单位名称 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长安分局矿产资源管理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加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保障。矿产法规宣传,区域内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管理、监督及地质灾害防治。
住所 西安市长安区西长安街79号
法定代表人 崔博
开办资金 102.9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长安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6.07万元 13.8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设计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分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具体的业务活动:汛前防灾工作落实情况一是汛前向街办、有关部门印发了《西安市长安区2024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二是13个街办完成了82处隐患点“两卡一预案”(防灾、避险明白卡以及“防抢撤”预案)的编制和发放工作,第一次落实135处中级以上风险区“防抢撤”预案编制及转移避险明白卡制作发放工作。三是按照《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关于推进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工作》要求,已构建“一库两清单一责任体系”,落实了“隐患点+风险区”双控责任人和监测人(巡查人)四级责任体系;四是开展“隐患点+风险区”全域汛前排查,结果无异常。(二)发送地质灾害防范类通知文件长安区地质灾害多发,汛期我站以区地灾办名义向各成员单位发送《关于做好降雨期间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共计12次,要求各成员单位做好巡排查,及时组织撤离群众避险,强化应急值守和速报。同时,安排资源规划所严格值守,加强巡排查,配合街办做好人员撤离避险。(三)及时发布预警预报入汛以来,联合区应急局、水务局加强会商研判,发布地质灾害黄色气象风险预警5次,橙色气象风险预警2次;按照“123地质灾害反馈机制”及时叫醒叫应群测群防人员7次;向有关街办、资源规划所及隐患点群测群防人员累计发送气象预报信息36次,累计6900余条。(四)配合街办做好人员撤离避险按照区防汛办安排,积极配合有关街办进行地质灾害受威胁群众转移。累计撤离地质灾害受威胁群众5次,一是7月5日撤离A级人员256户762人。二7月16日撤离B级人员204户603人。三是7月19日撤离B级人员370户1272人。四是8月28日-29日,撤离地灾55户193人。五是9月29日-30日,撤离地灾A类17户63人。(五)组织开展巡排查情况一是汛前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对我区在册的隐患点和风险区开展排查,结果无异常。二是按照《西安市长安区应急管理局、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做好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的紧急通知>》要求,有关街办、部门按照台账上报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情况。共发现4个在册隐患点、6个风险区,11个新隐患,均已落实责任管控。三是按照《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西安市文物局关于加强文物和革命旧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2024年8月2日至8月6日,我站和区文旅局委托技术单位开展所辖区域38处文物保护单位和4处革命文物点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排查。经排查无异常。四是按照市减灾委、市局要求,2024年10月8日至13日我站组织有关街办、相关部门组织开展排查对发现隐患11处,已全部落实管控责任。(六)“隐患点+风险区”演练全覆盖按照市局,区委、区政府2024年关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安排,下达我区有地质灾害隐患点的13个街办演练任务共计82场,汛前我站联合街办共完成演练86场,参演2000人次,同时还对参加演练的群众进行了现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培训。入汛后,按照计划,逐步完成135个风险区演练任务。还利用5.12全国防灾减灾日、6.25全国土地日向群众宣传防灾减灾知识。(七)处置灾险情5起一是7月3日大兆街办倪孟新村二组倪彩霞屋后崩塌,街办落实监测措施并对崩塌体进行了清理,现已制定方案,下一步将进行工程治理;二是7月17日小峪水库上坝路西侧山体有落石,随即组织专家赶赴现场开展调查并提出防治措施,街办已落实;三是7月17日王曲街道中江兆八组焦勇,肖德毛房后土窑发生崩塌,我站工作人员前往现场进行调查,受威胁住户已撤离,已安排街办对崩塌体进行清理;四是7月19日酒厂小区发生滑坡灾情,我站当晚组织技术单位到现场进行了应急调查,提出应急建议措施,现正在进行应急工程治理;五是7月23日王曲街办王曲村十组坡体有崩塌险情,街办落实监测措施,在坡脚和坡顶设置围挡和警示标志,避免人员进入危险区。(八)全力推进地质灾害隐患治理项目进展一是推进23年综防体系2处治理项目。1.常宁宫崩塌治理项目进展顺利,主体已完工;2.中甘村崩塌治理项目已完成初验。二是开始24年沿山地区3个风险评价项目。3个风险评价项目现正在进行外业调查。三是完成2处增发国债地质灾害治理项目。1.凤翔沟滑坡治理项目已完成初验;2.兴教寺崩塌治理项目正在进行“收尾”。(九)矿产资源监管2024年,我站严格遵守《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在秦岭范围内,未新批采矿权、探矿权;全区没有新建砖厂,没有新建砂厂。坚持日常检查巡查,坚决禁止了擅自采砂取土等造成扬尘污染的行为,2024年以来未发生矿产资源违法乱采行为。按照长安区“证照分离”改革落实情况,每月对违法乱采监管情况及时上报区市场监管局。此外,积极督促魏寨街道长安东部建材基地8家关停矿山企业积极落实矿区生态修复。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收益和经济效益经过地质灾害防治与工程治理,8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均未发生威胁人民生命安全与财产损失。三、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存在问题一是风险区四级管控责任“落地”成效有待提升。相关工作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的管控培训,对风险区管控流程、技术要求等掌握不熟练,影响管控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二是矿产站在地质灾害防治与矿产资源管理工作面临着专业人才匮乏的困境。当下过度依赖外部技术团队,致使防治工作缺乏自主性,独立性;长此以往,不仅工作效率受限,还可能因沟通协调不畅延误关键时机,亟待培养和引进自有专业人才,构建稳定的人才支撑体系。三是矿产资源联合监管力度有待提升。在矿产资源监管工作推进时,部门间协调联动存在明显短板。矿产资源监管牵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属地街办等多个部门,部门之间常出现信息共享滞后的状况,导致监管工作难以及时跟进,错过最佳处理时机,阻碍了监管效能的提升。(二)下一步工作任务和打算:一是提升地质灾害防灾综合能力和水平。以四项机制管控为抓手,持续全面提成长安区地质灾害防治能力,保持高度警觉,拧紧防灾全过程责任链条,进一步健全预警叫应、“撤封控”、隐患排查等防汛救灾工作机制。二是完成2025年度项目。完成申报的2处综防治理项目;组织对2024年之前的治理项目进行验收;动态更新“隐患点数据库”,对隐患点应销尽销。三是压实双控管控责任。计划对长安区风险区进行逐一梳理,进一步压实街办及有关部门对风险区的管控责任。针对风险区调查存在的不足进行完善和整改,消除管控障碍。四是持续加强矿产资源监管。对矿产资源违法乱采行为加强监管。积极督促魏寨街道长安东部建材基地8家关停矿山企业积极完成矿区生态修复任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