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合阳县> 中国共产党合阳县委员会党校

中国共产党合阳县委员会党校

发布时间: 2025-05-28 10:25
单位名称 中国共产党合阳县委员会党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为党员、领导干部提供高等教育与培训服务。业务范围:科学研究,专业培训,学术交流,继续教育。
住所 合阳县泰山东路北侧、太姒路西侧
法定代表人 贺亚丽
开办资金 4965.77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中国共产党合阳县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897.82万元 9314.56万元
网上名称 中国共产党合阳县委员会党校.公益 从业人数  2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县委党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初心,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以办学质量评估为统领,以抓好基本培训为重要抓手,统筹推进理论教育、党性教育、能力培训,持续实施干部教育培训“百千双万”工程,为加快推进“一区一地一县”建设贡献了党校力量。一、2024年业务开展情况坚守党校姓党根本原则,在坚定“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上有新气象。坚定遵循党的政治路线。一是强化理论武装。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全年共开展集体学习90余次,其中交流研讨12次。二是抓好党纪学习教育。严格按照县委统一安排部署,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安排部署党纪学习教育各项工作。制定党纪学习教育检视整改台账,检视问题12个,制定整改措施12条,明确了责任人及整改时限,确保整改落实到位。三是抓实意识形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召开2次党委会进行专题研究。坚持开展意识形态安全重大风险隐患排查,做到“月排查、季研判、年报告”,牢牢掌控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严格新媒体阵地管理,落实“三审三校”制度,确保党校意识形态工作阵地的安全。(二)充分发挥为党育才独特价值,在推进传道授业解惑、造就过硬干部队伍上有新作为。一是理论教育更加系统深入。坚持把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作为教育培训第一主课,不断充实教学计划、推进课程建设。注重在讲深讲透上下功夫,围绕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深层次问题,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真正让学员听得进、记得住、用得上。二是党性教育更加触及灵魂。用好红色东马、县委旧址、烈士陵园、杨荫东故居等红色资源,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以现场教学为抓手,加强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深入剖析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引导学员警钟长鸣、自觉自律。三是能力培训更加精准高效。把政治能力摆在首位,引导党员干部从党的创新理论宣示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中领悟经济社会运行的政治逻辑。注重聚焦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帮助党员干部填知识空白、补素质短板、强能力弱项,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四是基层宣讲培训更加贴近实际。积极践行网络党校、流动党校、基层党校和县委党校“四校合一”培训模式,拓展培训平台,科学设置专业课程,不断提高培训的质量与效果。智慧平台共发布课程28期次,分别与县纪委监委、县委宣传部组成县委宣讲团,深入全县镇街、部门单位宣讲三中全会精神,引导大家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三)忠实履行为党献策重要职责,在围绕中心调查研究、聚焦难点建言咨政上有新成果。一是加强理论阐释。从更高层面、更深层次、更宽视野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科学体系、发展脉络、精髓要义研究深阐释透,结合近年来全县贯彻落实的生动实践,深刻阐释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引导全县干部群众更加笃定地沿着党中央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二是弘扬“四下基层”作风。走出教室“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开展“穿透式”、“解剖式”、“跟踪式”调研。截至目前,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文化建设、基层党建等内容,共发表理论文章13篇,其中国家级9篇,2人荣获全省党校系统理论研讨会征文三等奖。(四)牢牢把握治校立校方针遵循,在全面贯彻严的基调、不断提升办学质量上有新举措。一是加强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两个教育”。对标落实中央党校工作人员“七不准”等制度,对学员要求宁严勿松、宁紧勿散、宁苦勿纵,一体做好导学、促学、督学工作,严肃学籍、学习、考勤纪律。二是抓好教学质量和人才队伍“两个关键”。抓好提高教学质量这个中心,综合运用案例式、体验式、菜单式、模拟式等教学方法,进一步改进完善教学内容,推动学习培训与实际工作有效衔接、理论收获与实践经验良性转化。抓好人才队伍这个关键,既有意识地发现、有计划地引进,又提升现有人才、培养年轻教师,持续优化教职工队伍结构。三是健全从严治校和质量立校“两个制度”。坚持抓铁有痕落实制度和与时俱进完善制度相结合,着眼党校事业发展新形势新任务,立足从严治校和质量立校,健全和细化相关制度机制,深化教学科研、人才队伍、管理服务、作风建设、机关党建改革创新,提升行政管理科学化和服务保障规范化水平,不断为党校工作注入新的强大动力。(五)始终坚持政治建设这个根本,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上有新突破。一是持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印发《2024年党建工作要点》,制定县委党校模范机关创建若干举措,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对党员进行民主评议制度,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二是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贯彻《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督促领导班子成员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形成全面从严治党的工作合力。三是积极助推乡村振兴。在做好包村乡村振兴工作的同时,发挥党校作用,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开设党建促乡村振兴培训班,为乡村振兴“育人才”。强化定点帮扶,为乡村振兴“添动力”。四是常态化做好文明创建工作。常态化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履行好牵头单位职责,积极开展包联路段志愿服务活动,悉心进行文明交通劝导,扎实开展健康机关、无烟机关建设工作。组织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发挥好“人人网格员”作用,高质量完成网格化管理工作任务,为以集成管理“小网格”构建治理“大格局”贡献党校人力量。二、取得社会经济效益(一)培训情况:同步省市党校班次设置模式,启动春、秋两季调训,围绕省市县上半年、下半年不同中心工作任务,凸重点、分批次、有梯度推进,更好服务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2024年共举办主体培训班13场次,对象涉及县级领导干部、乡科级领导干部、事业单位领导人员、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基层中青年干部、基层党员等,受训人数2000余人次,社会反响良好。(二)现场教学:按照“红色革命”“乡村旅游”“传统文化民俗村落”“乡风文明”“基层治理”等7个类型,分别对8个现场教学点课程进行打磨。重点对城关镇白灵村基层治理课程《“千万工程”打造合阳乡村“气象万千”》、百良镇同家庄党性教育课程《统一战线上的合阳传奇——杨荫东故居》、和家庄镇东马村红色革命课程《金水沟畔的红色印记》以及东雷抽黄地方特色课程《激情燃烧的岁月》4节现场课进行精心打磨。全年共完成教学20余场次。(三)科研咨政:围绕县域中心工作,先后就“传统文化”“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专题组织全体教师撰写调研文章共14篇;组织主体班学员结合分管工作,立足实际,就“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主题展开调研,共形成调研文章80余篇;2人获得陕西省委党校系统理论征文三等奖,2人获得渭南市委党校系统理论征文三等奖;1人获得渭南市党校系统精品课赛讲二等奖。先后获得全市党校系统中青年教师精品课竞赛优秀组织奖、第五届党校校际联盟理论研讨会征文组织奖。(四)社会宣讲:按照文件安排,先后围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内容,共开展宣讲50余场次,受训万余人次,及时将党的大政方针、惠民政策送到千家万户。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理论教育不系统、不深入。缺乏对党的理论的深层次研究,存在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从论述到论述的问题;二是师资接续力量较薄弱。存在中青年教师衔接不紧凑的问题,青年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较慢,培训师资跟不上;三是科研咨政成果不明显。缺乏对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的感知力,切点不够精准,调研不够深入,咨政文章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整改措施一是建立逐章逐条系统学、专题研讨深入学、专题党课引领学、典型案例警示学“四学”制度,深入系统学;二是建立传帮带制度,继续选聘教学经验丰富的二线教师与年轻教师结对传带,促进尽快成长。邀请市校教授指导现场教学、进行磨课,坚持开展练兵小课堂,通过新课试讲、分析点评、精品打磨,提高教师的讲课授课水平;三是聚焦县委县政府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现实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做到“大视野,小切口”,不断提升科研调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进教研咨一体化进程。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是夯实责任,整合资源,全力创建示范类县级党校。夯实主体责任,优化整合资源,强化工作落实,实施课程质量提升、科研咨政强基、师资队伍青蓝、教学管理规范、办学保障提质“五项行动”,实现课程设置合理规范、科研咨政提质增量、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基本培训全面完成、办学保障基本到位。二是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全力抓好基本培训。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为指针,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加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聚焦“七种能力”,统筹县委党校、镇街党校班次设置,以进修班、培训班、研讨班为统领,重点办好中青年干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村(居)委员主任、乡科级副职干部、基层干部和党员“四个培训班”,推动形成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学制、培训周期等多要素融合、多环节贯通、多主体协同的干部教育培训新格局。三是紧盯问题,强化措施,全力提升党建工作水平。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紧紧围绕基层党建突出问题,突出创建示范类县级党校、抓好基本培训“两个重点”,注重发挥党员主体作用,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不断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4年全市党校系统中青年教师精品课竞赛优秀组织奖第五届党校校际联盟理论研讨会征文组织工作先进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