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协助落实军队移交离退休干部政治待遇、生活待遇,维护军休干部合法权益,做好相关保障服务工作;负责军队移交离退休干部和军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的生活、医疗、后勤等日常服务工作,组织开展各项文化体育活动,协调改善军休机构各项基础设施。 | |
住所 | 延安市宝塔区杜甫川165号 | |
法定代表人 | 刘志刚 | |
开办资金 | 2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11.4万元 | 163.7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安市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工作开展情况(一)积极引导离退休干部发挥优势和作用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持续深化“增添正能量·共筑中国梦”活动,鼓励老同志继续发光发热。巩固拓展“红色宣讲团”活动已取得的成果,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继续唱响《老干部之歌》,开展“口述历史”等活动,以丰富多样的活动引导离退休干部持续释放正能量,着力深化离退休干部精神文化阵地建设。(二)军休干部“政治待遇”落实情况年初精心征订多种报刊杂志,为军休干部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同时,将主题教育学习资料、学习笔记本及时邮寄至每位军休干部家中,方便他们随时阅读、学习,使军休干部能够及时了解国家动态,紧跟时代步伐,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开展祭扫英烈、红色宣讲和交流实践、庆七一、开办声乐班、走进农田,躬身农耕、门球比赛、重阳节登山、深入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消防安全宣传讲座以及志愿者服务等各项活动。(三)军休干部“生活待遇”落实情况保证军休干部的离退休金及各项生活补贴于每月五个工作日之内足额及时发放;逐月领取退役金于每月10日前足额及时发放。根据市医保局的统一安排,及时完成了军休服务对象2024年续保工作,保证了老干部们医疗费得以及时报销;每年与延安市人民医院合作,为每位军休干部建立健康档案,一年一体检,做到有病早发现、早治疗。春节、端午节、建军节、中秋节、重阳节及75岁以上的军休干部生日当天组织开展慰问活动,并前往困难军休干部及群众家中走访慰问。对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的服务对象第一时间探望,对患重大疾病和病危临终的的服务对象及时探视慰问,为他们送去了中心的深切关怀和问候。对军休干部及无军籍职工病故的,中心工作人员上门慰问,协助处理丧事后,并协助遗属办理后续丧葬抚恤事宜。(四)接收移交政府安置军队离退休干部情况2024年接收军休服务对象1名,已将相关移交手续、党组织关系转移手续办理完成,档案资料妥善保管,计划今年12月底前将2024年医保接续办理完成。(五)提升业务水平4月为了更好地学习交流工作经验,弘扬延安精神,延安市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与榆林市榆阳区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举办了首届榆林·延安联合培训班,主题为“弘扬延安精神践行军人初心”,追寻伟人足迹、缅怀革命先烈,瞻仰革命旧址、感悟延安精神;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推广阅读理念,培养阅读习惯,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开展“以书为舟,溯流红色记忆”主题活动;进一步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延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郑满宁赴军休服务中心进行党课专题教育讲授,军休中心及军供站全体党员和工作人员参加学习;11月进行消防安全培训,通过加强对消防安全知识的普及学习,提高军休干部及全体职工消防安全意识,增强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为深入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参加市局组织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观看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讲解视频,特邀中共延安市委党校李瑞青教授解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防意识,市军休中心积极组织全体工作人员收看“爱我国防”全民国防教育公益大讲堂;为全面提高军人军属、退役军人等优待抚恤对象的服务质量,中心多次组织工作人员学习军人抚恤优待条例、退役军人安置条例以及相关政策。二、社会经济效益丰富军休干部精神文化生活:文体活动从多方面丰富军休干部生活,体育活动增强体质、培养意志与团队精神,文化艺术活动提升修养、满足文化追求,兴趣活动放松身心、充实日常,节日活动营造温馨氛围,提升生活品质,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促进军休干部社会价值再发挥:志愿者活动为军休干部提供奉献平台,医疗服务队普及健康知识,宣讲团传承红色基因,志愿者服务队弘扬志愿精神,让他们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贡献力量,实现“老有所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教育活动提升军休干部党性修养与思想政治素质,使其紧跟时代步伐,及时掌握党的理论和政策,增强荣誉感与归属感,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传承红色基因与延安精神:通过宣讲团活动、打造教学基地等,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教材,激发青少年爱国情怀,推动国防教育,让延安精神代代相传。推动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各类活动全面落实退役军人工作要求,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强化教育管理,维护权益,营造尊崇氛围,为退役军人工作发展奠定基础。三、存在问题1. 服务创新能力有待提高。部分服务内容和方式仍较为传统,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在信息管理、服务对接等方面,信息化手段运用不足,影响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不能充分满足军休干部日益多样化的需求。2.医养结合购买服务体系建设不健全。单位组建时间短,缺乏既懂医疗又熟悉养老服务的复合型人才,社会力量参与机制不完善。3.教学专项资金不足。自军休大学开办以来,未下拨专项教育资金,需开展红色教学、开发线上教学软件、培养军休教育专班人员、购买学习设备等。四、整改措施1.加强与其它机构的合作。继续与兄弟单位相互学习交流,通过经验共享、互鉴互学,拓宽工作思路,达到集思广益、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拓展服务领域,为军休干部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务。2.现与医院合作,打通绿色就医通道;与养老院合作,提供修养场所;组织工作人员参加医疗、养老服务培训,学习相关知识。3.现以聘为主,以兼为辅。聘任高校的专家教授和军休干部专业人才以及管理人员组成相对稳定的教学管理队伍,同时,工作人员兼职服务军休大学,共同参与教学任务。五、下一步打算1.持续优化服务质量。打造军休康养线路,促进军休干部身心健康,丰富晚年生活;组织工作人员参加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积极向其他兄弟单位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方法。2. 推动军休文化建设。突出延安和军休两个特色。深入挖掘军休干部的先进事迹和精神内涵,继续打造《延安印记》、《延安市优秀军队离退休老干部代表访谈录》等系列视频,开展红色宣讲等各类活动,充分利用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推动国防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