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咸阳市中心医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医疗与护理;医学教学;医学研究;卫生医疗人员培训;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保健与健康教育。 | |
住所 | 咸阳市人民东路78号 | |
法定代表人 | 徐晓峰 | |
开办资金 | 10981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差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咸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3666万元 | 124389万元 | |
网上名称 | 咸阳市中心医院.公益 | 从业人数 209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我院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院在市卫健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一、2024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有效落实制定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3-2025年)实施方案》,强化目标任务落实。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招投标法》等国家采购政策,组织院内外大型招标项目13次36个项目,其中政府采购项目28个,采购执行率78%。落实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药品网采率100.38%,耗材网采率61%,保证了全院各类药品设备供应需求。(二)全面质量管理内涵持续提升制定《2024年度绩效考核实施方案》,院科两级签订《综合目标管理责任书》,分解细化指标任务落实,26项国家监测指标持续向好。编印《医院质量管理简报》10期,完成三甲复审前期相关准备工作,邀请省级评审专家来院对医疗工作进行现场评审辅导,督导相关问题改进。一年来接待省内外医院来院学习交流30余次,医院推荐的《“大质控”下多维发力促医院评审高质推进》案例在“2023年公立医院质量管理金鼎奖”评选中荣获“患者满意奖”。(三)医疗质量管理进一步规范以十八项核心制度落实为抓手,组织多部门联合查房及“夜查房”40余次,纠正临床一线交班走形式、问诊不细致、评估不到位等问题10余项。举办“双M规范化培训班”、专业学术会议及临床医技融合学术论坛30余场次,促进各专业交流互鉴。制定印发《关于完善病历书写相关规定》《合理检查、治疗、用耗相关规定》等制度措施11项。加大临床路径和日间诊疗管理,持续提高临床路径管理病种占比,临床路径入径人数2.56万人次,完成率64.9%。加强院感防控工作,全年医院感染率为0.72%,感染例次率0.76%。举办“5·12”护士节系列培训班、第五期护士长训练营、叙事护理专题培训等系列活动300多场次,开展安全管理应急演练4次,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及处方点评,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9.34%,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33.04%,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33.59%,抗菌药物使用强度31.38DDDs/百人天。(四)急危重症救治及传染病防治能力持续提升完成全市13个县区1500余名基层医务人员院前急救规范化培训,心肺复苏正确率从16%提高至43%,获批“全市院前急救规范化培训基地”。全年参与市级重要会议及重大活动医疗保障任务115次,接听急救电话14.55万次,出诊2.48万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71%,接诊住院患者1.6万余人。全年收住各类传染病患者1766人,传染病及时报告率100%。(五)优质服务品牌初步形成巩固“提升服务质量、改善就医体验”A类工作成效,打造患者就医全过程“2468”优质服务新模式。全年组织接待日27次、接待患者、家属及职工150余人次,协调解决医保报销、预约挂号、服务态度、流程设置等实际问题70余件。全年受理各类投诉较上年减少76起,总体下降39.6%。据第三方满意度测评机构反馈,全年住院患者满意度93.87%,门诊患者满意度92.35%,医技满意度91.77%,优质服务品牌创建活动成效逐步显现。(六)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全年招聘各专业硕士、本科毕业生共计99人,引进影像、病理、神经介入、心血管内科、中医科、耳鼻咽喉科等专业6名高层次人才来院工作,推荐各类突出人才项目、人才访学研究对象8名,完成各类职称晋升、聘任、考核253人,内科、外科及护理3个专业的11人通过医院组织的全省首家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自主评审。醉科等13个项目获批国家继续教育项目。完成691名编制备案人员工资调整及正式在编职工工资普调。(七)医教研协同发展成效凸显加强创新技术推广应用,获批院内医疗创新技术立项20项、适宜推广技术院内立项5项。医院住培医师在国家2024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中通过率100%。组织各类培训及考核,参加人数1.3万余人。加强院校共建,持续提升教学师资水平,获批西藏民族大学护理专业临床导师3人、临床专业硕导8人。医院获批省科协“人才托举”项目1项、省科技厅项目2项,临床研究立项3项,GCP项目立项7项,全年承接GCP项目总金额突破50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64篇。(八)智慧医院建设提档升级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通共享、电子健康档案规范查询;上线“云胶片”平台,方便患者调阅个人影像结果,累计调阅量29.2万次;在ICU、NICU、新生儿等科室开通远程探视功能,避免交叉感染问题发生。召开信息化工作推进会,解决信息化保障难点问题。(九)联盟协作迈向深层次持续推进医疗联盟、专科联盟、社区联盟、秦都区7家紧密型医联体工作,丰富交流协作内涵。全年组织专家赴联盟成员单位开展学术讲座、业务培训、查房会诊累计900余次。搭建联盟成员“共建、共商、共享”平台,促进联盟成员单位交流互鉴及管理能力提升。(十)后勤及安全保障全面延伸加强安全工作统一领导,定期召开安委会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安全重点工作,建立健全防风险、促稳定体系长效机制,及时消除各类风险隐患苗头。先后制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深入开展“大排查、大化解、破难题”活动实施方案》等文件,修订《应急管理办法》,促进安全管理工作制度落实。(十一)为民宗旨持续践行持续做好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工作,全年完成体检人数9.2万人次。组织“流动医院”宣传义诊110余次,派出相关专家200余人,开展““三下乡、五下乡集中示范”“高质量拥军优属基层行”等健康义诊活动45次,发放宣传资料1.3万余份,服务群众1.2万余人。组织慢病专科联盟下基层查房42次,完成出院患者随访7.62万人次,随访成功率93.17%。落实援藏和对口支援任务,组建第14批援藏医疗队,刘凯、陈真等5名同志在西藏日土县医院圆满完成为期半年的医疗援藏任务;选派的10余名骨干医师,分别赴旬邑、三原县医院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二、效益方面医院全面建设安全平稳有序运行。全年门急诊总量91.3万人次,同比增长11.3%;出院患者7.8万人次,同比增长4%;平均住院日7.9天,总收入12.49亿元,医院全面建设安全平稳有序运行。全院有75个集体、200余名个人受到上级部门表彰、奖励。三、存在主要问题(一)服务意识和服务效果仍需加强,个别员工服务意识不够强,解释不耐心、沟通不到位,让患者感到不被重视。(二)医疗内涵质量仍需持续提升,个别医务人员专业协作联动的意识不强,专业之间存在壁垒(三)对医院面临的风险认识不足,科室及员工风险意识不强、能力不足,对医院运行管理、医疗技术革新、市场竞争等宏观层面风险缺乏敏锐洞察力,四、整改措施今后我们要立足医院发展实际,认真剖析原因,总结工作不足,深刻吸取经验教训,持续改进作风,进一步夯实工作责任,细化执行措施,着力在整改提高方面下功夫、出实招、见实效,确保年度各项重点工作任务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五、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一)深化党建示范引领。建立党纪法规教育常态化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医院内部环境。(二)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加强医院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培训教育、督导检查、风险研判、隐患排查等系统性工作。(三)提升全面质量内涵。坚持以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及国考、第四周期三甲复审工作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全员全面质量管控及系统管理意识。(四)提高运营管理水平。深化经济管理年活动目标落实,促进运营管理水平持续提升。(五)夯实医疗质量之基。进一步健全院科两级医疗质控体系,创新质量管理模式,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促进医疗管理内涵质量持续提升。(六)打造过硬服务品牌。加强科学管理,充分发挥“两中心”作用(七)聚焦重点学科发展。(八)推进人才强院战略。加强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完善院内职称评聘机制。(九)提升科教综合实力。(十)着力打造智慧医院。持续完善信息平台软硬件建设,加强系统各模块培训及应用。(十一)提升后勤保障能力(十二)持续推进医联体建设。(十三)持续发挥公益职能。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持有咸阳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限:自2022年4月20日至2037年4月19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