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延安市> 延安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延安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5-26 15:15
单位名称 延安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管理和服务。技工教学研究与管理,教材发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及职业资格证书核发、业务咨询等。
住所 延安市新区为民服务中心7号楼a312(室)
法定代表人 曹海涛
开办资金 10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9.8万元 55.9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在市人社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开展情况(一)深入园区企业,提升职工技能水平。以“人社工作进园区”为抓手,开展“送评价进园区”活动,编制印发了《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政策服务包》和宣传手册,累计发放120余册,极大提高了相关企业职工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利用企业生产经营空闲期,为延安嘉盛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延安稷康农业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两家企业举办了专场评价,累计为企业职工在“家门口”开展技能等级评价2次,共认定中级、高级数控车工30人,初级农业技术员75人。(二)强化队伍建设,提升等级评价质量。今年6月份,我中心牵头组织举办了为期两天的延安市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评员、督导员培训班,累计培训人员287人,其中督导员54人,考评员233人,进一步提升了我市技能人才评价质量。(三)精心组织大赛,展现技能人才风采。今年4月份以来,我中心认真贯彻落实省厅和局党组安排部署,以“红色筑梦,技能兴延”为目标,着眼高标准、高质量,精心组织实施,确保了技能大赛顺利完成。陕西省2024职业技能大赛我市参赛项目15个、参赛选手36名、裁判员15名、展示交流项目6个、绝活绝技表演项目2个,荣获铜奖2个(汽车技术、网络安全管理员),14名参赛选手荣获“优胜选手”称号,2名裁判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延安市代表队荣获突出贡献奖。(四)优化备案服务,增加评价机构数量。围绕实施国家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助力我市劳务品牌建设。我中心采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工作模式。一是持续开展评价机构备案工作。今年以来我市新增评价机构4家,分别为陕旅集团延安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安塞区众鑫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延安雅丽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延安欢顺职业技术培训学校,目前均在等待国网公示阶段,待公示后即可开展评价工作。二是以专项职业能力考核为补充,结合地域特色,为我市技能人才考核项目扩容。3月以来我中心在全市开展了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机构遴选工作,目前有6家机构向我中心提出专项备案申请,资料已全部审核完成。同时,我中心还与省厅对接申报增加与我市劳务品牌相匹配的考核项目,目前安塞腰鼓、剪纸、吴起羊肉剁荞面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正在制定考核标准阶段。二、社会经济效益截止2024年,全市累计认定4428人次,获证3144人次,其中五级(初级)1531人,四级(中级)920人,三级(高级)638人(已完成年初目标任务的160%),二级(技师)47人,一级(高级技师)8人,二级、一级已完成年初目标任务的110%。通过年度考核工作,我们进一步加强了管理工作,完善和强化评价机构技能考核程序。同时,进一步提升了我市社会人员技能操作水平和劳动者素质,促进了我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我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三、存在问题(一)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推进不够平衡。部分县(市、区)和我市重点产业链的认定人数相对较少,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和引导。(二)高技能人才评价机构欠缺。目前我市高技能人才评价机构共有4家,其中社评组织2家,用人单位2家,还需进一步加强扶持。(三)高技能人才培育力度不够。高技能人才需求与我市高质量发展不匹配,需进一步加大高技能人才培育力度。(四)大赛经验不足。通过总结组织参加陕西省2024职业技能大赛经验,发现存在赛前培训不充分,参赛项目申报不全等问题。四、整改措施(一)强化考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评价认定质量。定期邀请省中心相关专家,举办延安市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评员、督导员培训班,进一步提升我市评价机构的评价质量。(二)健全完善评价体系,不断优化备案认定流程。结合我市劳务品牌创建,加大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机构遴选备案力度,对现有备案和认定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评估,去除冗余环节,进一步提高备案效率、备案覆盖面和认定准确性。(三)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育,不断提升技能人才综合素质。我中心将围绕省、市培育高技能人才目标任务,力争在高技能人才培育任务人数上有更大突破,全方位提升我市高技能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四)积极推行“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持续开展“新八级工”政策制度宣传,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五)在评价机构备案工作中,将有针对性的对我市参加大赛空白项目进行倾斜,填补完善参赛项目空白。在今后评价认定工作中,对我市已认定的技能人才进行分门别类统计,适时建立评价认定技能人才库,在人才库中筛选组建参赛职业队伍,加强对参赛选手的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进一步提升参赛选手的技能水平。五、下一步打算2025年,我中心将对标年初目标工作任务,强化工作举措,奋力推进落实,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一是强化考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评价认定质量。定期邀请省中心相关专家,举办延安市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评员、督导员培训班,进一步提升我市评价机构的评价质量。二是健全完善评价体系,不断优化备案认定流程。结合我市劳务品牌创建,加大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机构遴选备案力度,对现有备案和认定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评估,去除冗余环节,进一步提高备案效率、备案覆盖面和认定准确性。三是加强高端人才培育,不断提升人才综合素质。下一年,我中心将围绕全市培育高技能人才450人次,其中技师、高级技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40人次目标任务,力争在高技能人才培育任务人数上有更大突破,全方位提升我市高技能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四是积极推行“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持续开展“新八级工”政策措施宣传,鼓励企业积极申报。五是在评价机构备案工作中,将有针对性的对我市参加大赛空白项目进行倾斜,填补完善参赛项目空白。在今后评价认定工作中,对我市已认定的技能人才进行分门别类统计,适时建立评价认定技能人才库,在人才库中筛选组建参赛职业队伍,加强对参赛选手的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进一步提升参赛选手的技能水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