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渭南市骨科医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外科小儿外科预防保健科内科妇产科康复医学科运动医学科骨伤科关节科中医科麻醉手术科 | |
住所 | 渭南市临渭区乐天大街中段169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博 | |
开办资金 | 2327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渭南市临渭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86.45万元 | 239.1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渭南市骨科医院.公益 | 从业人数 15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持续提升医疗质量安全。围绕医疗核心制度和患者安全十大目标,开展三基三严知识竞赛,落实手术分级、高风险诊疗操作等考核评估和分类授权,全年上报重大特殊手术118例。改善患者就医检验,率先在全市推行“一号管三天”,细化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惠民政策,减轻患者就医负担,全年患者满意率达到了94%。(二)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坚持人才强院战略,助力医疗业务提升。招聘专业技术人员22名。3人晋升高级职称,16人晋升中级职称,9人获得初级职称,2人在国家及省级医学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篇,21人加入各级不同专业学会、新增学术任职26个。新增国家级、省级学术组织任职6个,李博作为全国唯一四线级城市县区级专家进入中华医学杂志的《早期膝骨关节炎诊断与非手术治疗指南(2024)版》标准与规范参编专家组,标志着我区学术研究—“骨性关节炎诊断治疗”进入国家队。(三)学科建设能力不断增强。率先在全区乃至全市开展返式肩关节置换、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关节置换、骨科智能可视化导航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等人工智能、数智骨科新技术、新业务,其中髋、膝关节置换手术达到了1180台,创历史新高。8个骨科临床重点专科和1个护理重点专科全部通过复审,我院成功申请加入国家保膝联盟医院。(四)医联体建设深入推进。选派3名医护骨干赴三级医院进修学习。参加中、省、市学术交流34人次。依托与西安市红会医院、河南洛阳正骨医院、陕西省中医医院协作关系开展巡诊指导和学术交流,成功举办陕西省骨与关节学会骨关节炎规范化诊疗专家行渭南站、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全国保膝联盟专家基层行渭南站等大型学术交流活动4次,持续与国家骨科临床中心解放军总医院共同开展关节外科多中心联合查房6次,邀请3名中医药专家教授长期来院坐诊,接诊1375人次。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缔结医联体关系,组建西北地区日间医疗专科联盟,成功加入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北京积水潭医院全国保膝联盟。选派24名业务骨干在14家乡镇卫生院开展医疗卫生双下乡,开展大型科普义诊活动40余次。(五)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效突出。以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抓手,完成28项考核指标,考核合格率达到99.9%。三、四级手术占比提升至81%,CMI值达到1.14,疑难病例占比4.14%,DRG综合指标位列全省二级公立专科医院第三位,手术能力指数在全省二级公立专科医院排名第一。(六)医保支付改革高效落实。落实医保改革考评制度,定期召开临床路径、DIP付费管理及总额预算控费推进会,加大培训和实践操作考评力度,DIP预结算基金支付率达到90%。医院能耗占比持续下降,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和医院成本运营管控精细化有效提高,处于全市领先地位。(七)信息化建设有效推进。完成了医保DIP管理系统软件采购、监测及结算清单上传接口改造,完善了DIP退出机制,落实了门诊、住院药品追溯码上传及电子健康卡接口改造等,电子病历分级评价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均达到3级水平。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在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院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全院门诊66210人次,较上年同比增长27.4%,急诊14606人次,较上年同比增长37.5%,手术5093台,较上年同比增长8.1%。医院被挂牌为“中国骨质疏松症筛查与规范诊疗能力建设项目—骨质疏松防治门诊”,被市关工委确定为“渭南市青少年骨骼与体姿健康服务中心”、被市、区医保局评选为“渭南市医保基金规范管理示范点”。先后荣获陕西省妇联“最美巾帼志愿者故事暨陕西省首届巾帼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一等奖”,渭南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示范单位”、“渭南市巾帼文明岗”、市卫健系统“新闻宣传暨学报用报先进单位”,临渭区“工会工作先进单位”、“三八红旗集体”殊荣。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一是高年资高学历专业人才缺乏;二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三是学科建设方面还存在短板;四是学习力不足。整改措施:一是通过“外引内培”的方式,加大业务骨干和年轻医师的培养和深造,积极向医学院校招聘专业技术人才,盘活发展动力,加强人才储备;二是用好国家新质生产发展政策,与解放军总院等联合推进AI人工智能+医疗新模式,做精做优医工融合和精智医疗;三是发展骨科亚专科,积极争取区级医院扩容提升项目,逐步实现内外妇儿等大综合业务发展。四是加强干部职工的政治学习和业务知识培训,走出去、请进来,在理论与实践操作上再深化提升,培养医务人员的持续学习力和创新力。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强化医疗质量安全。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规范采管用全流程管理,完善技术授权和动态流程。二是推进医疗创新。加速人工智能临床应用,增强骨科核心竞争力;召开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分会足踝外科年会、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北京积水潭医院全国保膝联盟(渭南站)学术大会,提升专科能力建设。三是推进中医药创新发展。打造中医康复骨科MDT,加强院内自制药的生产和临床应用。四是推进二甲医院复审工作。落实工作标准,建立任务清单和进度表,查找存在问题,深化创建内涵,有效提升医院制度流程及服务能力。五是加速智慧医院建设。推动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建设,力争电子病历应用水平达4级、智慧管理与服务达1级、信息安全达3级。六是推进医保体制改革。学习推进国家医保DIP2.0版建设,精准病案首页填写,严格临床路径管理,优化病种收治、合理管控药品耗材成本,确保医保工作规范运行。七是加快推进医院扩容项目。着力解决制约医院发展的瓶颈问题,力争医院扩容列入政府项目。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许可证由渭南市临渭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发证,登记号:46690015761050212A2221,有效期为2022年8月20日至2025年8月19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中国骨质疏松症筛查与规范诊疗能力建设项目—骨质疏松防治门诊”,“渭南市青少年骨骼与体姿健康服务中心”、“渭南市医保基金规范管理示范点”。陕西省妇联“最美巾帼志愿者故事暨陕西省首届巾帼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一等奖”,渭南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示范单位”、“渭南市巾帼文明岗”、市卫健系统“新闻宣传暨学报用报先进单位”,临渭区“工会工作先进单位”、“三八红旗集体”殊荣等。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