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台区恒大小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汉台区东关办事处工农桥村 | |
法定代表人 | 方蓉 | |
开办资金 | 4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中市汉台区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437.48万元 | 2092.0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7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队伍赋能,专业成长,筑牢教育根基。1、创新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创新教师发展机制,通过集中培训、过程督导、班主任交流会等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交流,拓宽视野,更新观念,不断提升教学质量。2、青蓝工程,助力青年教师成长。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生力军。今年新调入教师15人,新入职教师2名,通过“青蓝工程”,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平台,通过校本研修、校际参观交流、名师引航、学科基地活动等举措,为青年教师提供指导和帮助帮助他们快速成长。首届“清雅杯”青年教师成长故事比赛焦茗瑜获一等奖;青年教师课堂风采晾晒比赛中焦茗瑜、陈钰获二等奖。3、团队建设,凝聚教师发展合力。定期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邀请省市区专家来校举办专题讲座,带来前沿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交流培训,让教师在学习中思考,在实践中探索,实现专家引领、学思结合、研行并重,有效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何彩霞获市级优秀教师、赵乐红获市级师德先进教师;张虹获区级师德先进教师、时俊获区级优秀党员,苏蕊获区级优秀督学。(二)教学革新,精研课堂,提升教育质量1、课程改革,构建发展共同体。围绕“提升教育质量”核心目标,开展教学常规管理、科研能力提升、教师专业成长、课堂教学改革等四项研究。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与共同成长,为教师专业发展赋能,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2、常规管理,夯实教学基础。严格落实“教学常规视导”制度,对教师的常规教学工作进行定期督查和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反馈指导,确保教学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教学质量稳步提高。3、生本课堂,轻负高质增效。聚焦课堂改革,加强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落实“教-学-评”一致性教学。通过组织“三级三类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展示课”“诊断性听评课”等磨课、晒课、评课促进教师专业上的成长,充分发挥课堂示范作用,积极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教师杨悦获省级思政教师“大练兵”学科德育教学能手;贾燕凌获陕西省第八届中小学微课与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在第三届课堂创新大赛中吴少琼获一等奖,张虹获优秀奖;微课大赛中贾燕凌、薛华微课区级二等奖,李丹获三等奖;王嫔获“读享精彩,书香汉台”园丁奖。4、双减落地,优化作业设计。积极落实国家“双减”政策要求,优化作业设计和管理。控制作业总量和难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强对作业完成情况的监督和反馈机制,确保作业的质量和效果。鼓励教师深度挖掘课本资源,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出优秀的教学设计和作业设计。陈宏伟、何彩霞、张虹带领团队分获作业管理与设计区级三等奖。5、课后服务,丰富校园生活。注重课后服务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让校园生活有“知”有“味”。开设作业辅导、阅读、艺术、体育、科技等多种课后服务课程,满足学生拓展兴趣爱好,培养综合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三)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培育时代英才。1、德育为先,塑造良好品行。学校坚持五育并举、三全育人,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深挖德育素材开好道德必修课。通过课堂教学、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实践、研学活动等多种形式,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发挥实践育人价值,引领学生走向广阔天地,让他们成为有担当、有情怀的人。2、劳动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开辟校园劳动实践基地,让学生参与种植等劳动实践,学习劳动技能,体验劳动乐趣,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创新精神。同时,开展家庭劳动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家务劳动,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生活自理能力。3、体育品质,拥抱阳光健康。学校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结合学生成长需求,以一训三操为基础创设多元体育特色课堂,开设年级篮球、足球课和跳绳、啦啦操等体育社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今年的五球联赛中,学校首支篮球队小组出线,足球队积分暂列第二。4、艺体活动,展现年少风采。通过举办艺术节、运动会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和风采的舞台。开设丰富多彩的社团课程,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身体素质,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金亚飞、封岱臣获指导多名学生在市、区级科幻绘画比三中获奖、学校科技社团在第五届市级科技模型运动、第六届市级机器人竞赛中获奖,苏蕊获市级优秀教练员。5、种子课程,拓展学生视野。学校积极探索种子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开设书法、国画、围棋等课程。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挖掘自身潜能,实现个性化发展。(四)文化润校,传承经典,营造育人环境1、传承经典,弘扬传统文化。我们始终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己任。通过开设经典诵读、书法、国画等课程和活动,让学生从小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滋养。2、家校沟通,打造清正环境。通过构建家、校、社三方联动的工作网络、依托汉台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邀请专家指导等方式,增进家校互信、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我们还注重将廉洁文化融入到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打造清正廉洁的教育环境。(五)安全护航,守护师生,构建平安校园。1、健全体系,筑牢安全防线。健全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加强师生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通过讲座、演练等活动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定期对校园设施设备、消防器材、食品卫生等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2、健康守护,关注师生身心。注重师生的健康工作。开展体检、视力检查、心理健康筛查等工作,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在上级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24年度学校被授予“五星党支部”,被评为“一类基层党组织”,荣获陕西省“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主题活动优秀组织单位,汉中市立德树人优秀学校,汉中市性别平等示范学校,师德师风演讲比赛优秀组织奖,汉台区“护苗”工作站,“全民悦读与文明同行”诵读活动优秀组织奖,首届全民阅读征文“团体奖”。首届“清雅杯”青年教师成长故事比赛焦茗瑜获一等奖;青年教师课堂风采晾晒比赛中焦茗瑜、陈钰获二等奖;何彩霞获市级优秀教师、赵乐红获市级师德先进教师;张虹获区级师德先进教师、时俊获区级优秀党员,苏蕊获区级优秀督学;教师杨悦获省级思政教师“大练兵”学科德育教学能手;贾燕凌获陕西省第八届中小学微课与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在第三届课堂创新大赛中吴少琼获一等奖,张虹获优秀奖;微课大赛中贾燕凌、薛华微课区级二等奖,李丹获三等奖;王嫔获“读享精彩,书香汉台”园丁奖;陈宏伟、何彩霞、张虹带领团队分获作业管理与设计区级三等奖;金亚飞、封岱臣获指导多名学生在市、区级科幻绘画比三中获奖、学校科技社团在第五届市级科技模型运动、第六届市级机器人竞赛中获奖,苏蕊获市级优秀教练员。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校园文化建设有待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不够丰富,缺乏系统性和创新性,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校园文化氛围不够浓厚,未能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不利于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二)改进措施。制定系统的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开展主题文化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活动,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加强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如打造校园文化长廊、建设校史陈列室、创办校园刊物等,展示学校的历史文化和师生的风采。此外,注重培养学生的校园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让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深刻反思,明确改进方向。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如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文化内涵还需进一步挖掘和深化,文化引领作用尚未充分发挥;阅读教学和传统文化传承的形式和内容还需进一步创新和丰富;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需持续加强等。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将认真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明确改进方向和目标。(二)展望未来,描绘发展蓝图。我们将继续坚守教育初心和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步伐迈向新的征程,努力打造一所具有鲜明特色和较高水平的现代化学校。1、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课堂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2、继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深入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3、持续关心师生的心理状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设施设备,营造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心理环境。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4年度学校被授予“五星党支部”,被评为“一类基层党组织”,荣获陕西省“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主题活动优秀组织单位,汉中市立德树人优秀学校,汉中市性别平等示范学校,师德师风演讲比赛优秀组织奖,汉台区“护苗”工作站,“全民悦读与文明同行”诵读活动优秀组织奖,首届全民阅读征文“团体奖”。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