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渭南市临渭区花园国有林场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管理天然林保护工程,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检查、监督和试点示范;森林防火知识宣传,防火信息交流,森林火险预防与扑救;森林病虫鼠害防止与预测预报;林业政策宣传与行政执法。 | |
住所 | 渭南市临渭区桥南镇花园村南 | |
法定代表人 | 张军涛 | |
开办资金 | 20.45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渭南市临渭区林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5.78万元 | 20.4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渭南市临渭区花园国有林场.公益 | 从业人数 3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工作完成情况(一)森林管护持续巡检。全年对37.4万亩林地科学划分管控区域,合理分配管护力量,并加强护林员培训和日常管理,做到了山头地块有人管,巡查防护无死角。一是每日由副场长带班,对5个管护站进行巡检,做到了秦岭北麓全覆盖,护林站和护林员就像盾牌一样拱卫着秦岭北麓的森林资源安全;二是通过与辖区街镇、派出所建立联动机制,组织联合巡林,形成了“林长+警长+护林员”的工作模式,营造了良好的护林防火氛围。(二)森林防火取得有效实绩。坚持“预防为主”林业防火工作方针,防火期实行重点宣传制度,通过与周边乡镇签订目标责任、完善预警机制、加强督促检查等工作措施,防火期每周利用阳郭镇、崇宁镇集会对东西两塬群众进行重点防火宣传。一年来,实行集中训练800余人次、演练提升队伍技战术水平和实战能力,并组织了“2024年临渭区森林火情早起处置演练”,提高了塬区8街镇的扑火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林场干部职工24小时在岗,全年全天候驻扎森林防火一线,放弃节假日,坚守工作岗位,不叫苦、不叫累、守山有责、守林尽责,有效防范了森林火灾发生。经过不懈努力,再次实现了森林火灾“零火情”的佳绩,在2024年全市森林草原防灭火技能比武中获得团体总成绩第二、灭火弹投掷团体第一、油锯切片团体第二的成绩,并代表渭南市参加了“砺刃-2024”陕西省森林草原火灾以水灭火及安全避险实战演练;24年被评为省级试点林场、市级以水灭火试点单位。实现了不发生一起等级以上森林火灾指标全面完成的既定目标。(三)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加强沋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日常巡查,全年巡查100余人次,加强对朱鹮进行日常监测并被省农林卫视进行报道,有效维护了沋河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实现秦岭北麓原生态的山溪性河流湿地、黄河湿地地区重要湿地珍禽栖息地的整体保护。(四)着力助推项目建设。实施了欠发达国有林场、森林防火等项目,积极协调解决项目中出现的问题、阻力,使项目能落地落实,达到预期效果,改善了一线职工的工作条件和完善了森林防火基础设施。二、工作的社会效益(一)促进就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林场提供造林、抚育、采伐等岗位,尤其为农村和偏远地区居民提供稳定收入来源,缓解就业压力。带动相关产业:木材加工、造纸、生态旅游等产业链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多元化,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二)改善生态环境与公共健康生态屏障作用:森林可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减少自然灾害(如洪涝、沙尘暴),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净化功能:吸收空气污染物(PM2.5、二氧化碳等),释放氧气,降低城市热岛效应,促进居民健康。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为科研、教育提供自然基地。(三)社会服务与民生保障休闲与文化空间:森林公园等场所为公众提供健身、游憩空间,促进身心健康,增强自然教育。碳汇与气候贡献:通过森林碳汇功能应对气候变化,间接降低社会应对环境灾害的成本。(四)教育与科研价值司法保护基地:林场可作为公众提供秦岭保护恢复司法基地进行异地造林,提升公众环保意识。(五)精神价值心理疗愈作用:森林的宁静环境有助于缓解压力,促进心理健康。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是干部职工的内驱动力不足,职业素养需要进一步提升。林场干部职工90%以上都是复员军人,执行能力较强,但非专业出身,业务能力需不断提升。二是干部职工、护林员年龄较大且人手短缺。林场干部职工37人40岁以下的10人,亟需补充年轻、体力好的职工;林场经营管理37.4万亩林地下属5个管护站点,现有护林员25人,人数不足且普遍年龄都在50岁以上,因现行劳务补贴较低,无法吸引年轻人参与护林工作,使护林员队伍年龄偏大,工作质量和效率受到影响。三是基础设施不到位问题仍然存在。下属林场场部及5个管护站基础设施落后,仅能满足基本管护条件,无法适应现代林业工作,还需要进行大量投入修建基础设施和购买设备。下一步一是强化学习培训,把学习、培训作为提高林场干部职工职业素养的根本途径并长期坚持,通过日常学习、专项训练、演练和比赛等一列途径逐步提升干部职工的职业素养,并注意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二是加大新技能利用。针对人员年龄偏大,人员较少的情况,结合客观情况,以引进利用无人机巡护、无人机灭火、空天地一体化防火系统等“技防”新技术、新设备为主,弥补“人防”的不足。三是积极争取项目。积极协助局机关对接上级部门,争取偏远林场管护站改造项目和资金,提高管护站的现有层次,以提高现代化管护巡查的需要。四、2025年工作计划2025年要继续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职工生活福祉为目的,加快国有林业的科学发展。(一)切实落实林长制,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二)严防森林火灾的发生。继续加强对防火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火源管理,从源头上消除火灾隐患。强化队伍建设,提高扑火队伍紧急处理快速反应的综合作战能力;创新防火机制加强场镇、场村联防联治,加大科技投入,切实推行科技防火战略。(三)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力度,广泛宣传提高群众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意识,营造全民参与野生动物保护的良好氛围。(四)全方位谋划项目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加快招商引资步伐,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