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黄陵县> 黄陵县地质环境监测管理站

黄陵县地质环境监测管理站

发布时间: 2025-05-19 10:04
单位名称 黄陵县地质环境监测管理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地质监测提供服务。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
住所 黄陵县高阳路
法定代表人 李建敏
开办资金 2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黄陵县国土资源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7万元 3.9万元
网上名称 黄陵县地质环境监测管理站.公益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在县自然资源局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1.汛前组织编制了黄陵县2024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发放至相关单位、镇(办)执行,并上报市局备案。2.认真开展三查工作(汛前巡查、汛中排查、汛后核查),联合平战结合队伍专业排查,累计应急出动302人次,指导各镇(办)、村组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因地质灾害提前撤离1210余人,新发现地质灾害安全隐患点4处,拟计划2025年纳入陕西省地质灾害安全隐患数据库,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经过避灾移民搬迁后房屋拆除,人员搬离,拟计划2025年邀请专家现场查看,按照《陕西省隐患点认定与核销办法》予以销号。3.根据“两卡”工作要求,及时对全县12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治责任人和监测人进行了更新调整,发放防灾工作明白卡124份,防灾避险明白卡800份,监测记录124本。4.更新了地质灾害隐患点警示牌67块,标注了地质灾害威胁点类型及疏通线路信息,树立在醒目位置,及时提醒群众防范,明确了预防方法和预防措施,公布了险情发生时报警信号,灾害点负责人电话,地质灾害值班室电话,更新了值班人员信息。5按照省厅《关于推进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对全县485处风险区开展了野外调查。5.在省级数据库中完成了31处风险区信息、受威胁对象和撤离路线的绘制、转移避险人员清单、风险区“防抢撤预案”编制填报工作,落实了镇级责任人、村级责任人和巡排查人员,夯实了县、镇、村、组四级责任。6.建立了区域风险预警与隐患点险情预警有机结合、有效衔接、高效配合的工作机制,落实预警信息“123”响应机制,加强了对镇村组及群测群防员和巡查员的叫应,整体提升了基层风险预警和响应处置能力。二、带来的社会效益主要为:开展全县地质灾害巡、排查工作,保证了隐患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与气象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加强了部门间的联动机制,强化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与代播工作,有效发挥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作用,提升了我县防灾避险能力;通过模拟演练健全了抢险救灾整体联动机制,提高了公众自救互救技能。三、存在问题:1.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与运行水平有待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和应急救援系统还存在薄弱环节;2.规范不合理工程活动措施和机制有待加强和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的协调、配合及监管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3.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地质环境管理队伍专业技能不高。四、整改措施:1.进一步完善汛期值班灾情险情速报、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等制度。2.加强预测群防,进一步完善监测预警网络和预警机制,依托技术支撑单位,组织开展地质灾害知识培训和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提高威胁对象应急避险能力。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1.加强领导带班、24小时专人应急值守制度,积极与气象、水文、应急等部门会商,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主。2.进一步完善汛期值班灾情险情速报、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等制度。3.加强群测群防,进一步完善监测预警网络和预警机制,依托技术支撑单位,组织开展地质灾害知识培训和地质灾害应急演练。4.坚持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和监测指导,加强对在建工地、矿山及人口密集区等排查和巡查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