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中市汉台区环境保护监测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环境保护提供监测保障。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环境监测服务,环境监测人员培训,环境监测技术交流。 | |
住所 | 汉中市兴元路西侧前进路北侧(三里店村) | |
法定代表人 | 柳良 | |
开办资金 | 5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中市汉台区环境保护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41.88万元 | 241.8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2024年,我单位在汉中市生态环境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常规监测工作完成情况。按照省市年度生态监测方案要求,结合汉台实际,制定印发了《汉台区2024年度生态环境监测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规定的频次、指标完成了各项常规监测任务,做到定点准确、操作规范、数据可靠、上报及时。1、水环境监测:一是开展了汉江桥闸市控断面和褒河留坝汉台交界断面、褒河石门水库国控断面预警水质监测工作。二是完成了镇办交界断面水质监测工作,对洪沟河、干沟河、青沙河萧何堰段的10个镇办中3个对照断面、7个考核断面、3个入河断面以及城区东排洪渠3个点位进行了水质监测工作。三是完成了褒河石门水库水源地、武乡镇西沟河水源地、河东店镇黄花河水源地农村“万人千吨”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褒河石门灌区农田灌溉水质监测、入河排污口水质(枯水期、丰水期)监测。四是完成了7个日处理能力20吨及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以及天台山遗留矿山问题水质监测工作。五是对国家监管清单中已完成整治的7个农村黑臭水体开展监测工作,并按时上报监测报告。六是完成了汉台区生态环境县域质量考核各项监测数据汇总、填报、分析说明工作,对2个“万人千吨”饮用水源地水质现状各项工作的基本信息、监测数据填报、汇总及各项指标进行了分析说明上报,辖区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监测结果显示,汉台辖区汉江、褒河水质状况均保持在地表水Ⅱ类标准,汉江出汉台界汉江干流南柳渡控制断面水体所测污染物平均浓度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为100%,地表水劣V类水体比例为0。2、声环境监测:按照汉台区城区环境噪声监测方案要求,完成了9个交通噪声、80个网格噪声、6个声功能区环境监测工作,所测交通噪声、网格噪声、声功能区,噪声等级声级值均符合相应功能区的考核标准值。(二)排污许可证自行监测工作完成情况。严格按照生态环境部《核发排污许可证单位自行监测监督检查工作指南(试行)》和排污许可证具体要求,督促全区96家核发排污证单位进行自行监测方案和监测数据的上网填报,同时对各项自行监测资料进行收集归档。组织辖区43家重点排污单位和5家第三方检测公司召开了年度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工作技术帮扶指导会议。联合大队开展自行监测现场核查专项检查,双随机抽取16家排污执证企业。截至目前,辖区企业自行监测方案审核上传率已达98%,自行监测数据联网率已达92.71%。(三)稻渔综合种养水质调查监测工作完成情况。严格落实《汉中市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链“链长制”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各项要求,联合区农业农村局,开展现场实地踏勘,确定监测名单并制定《稻渔综合种养水质监测方案》,针对农田7月进水和9月中旬退水特性,对辖区21家稻渔种养殖机构进水及出水水质分别开展采样调查监测分析工作,出动监测人员百余次,出具有效监测数据约200余个,所测项目浓度均符合《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9101-2007)表1标准限值之规定,监测报告及时反馈区农业农村部门。汉台区稻鱼综合种养水质调查监测三年行动工作,于9月25日圆满完成。(四)农村中小微水体抽样监测工作完成情况。严格按照《陕西省农村中小微水体抽样监测调查工作方案》要求,开展辖区农村中小微水体调查监测工作。对清单中32个坑塘湖库中小微水体的水位、水质、类型、面积等现场符合性进行调查,同步采样监测符合条件的水体,监测数据经三级审核后按时上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确保了农村中小微水体抽样监测调查结果的真实准确。(五)自然生态详查工作完成情况。按照省市相关要求,组织人员对辖区18处生态质量监测样地图斑逐一进行实地勘察,通过生态监测在线核查系统填报样地经纬度、样地类型、样地变化前后原因,完成了实地详查摸排工作。(六)国、省控空气和水质自动监测站每周巡检和基础保障情况。按照《汉台区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运维保障工作方案》,组织监测人员对辖区4个国省控空气自动监测站点、1个国控地表水自动监测站点、4个国家级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井点位、13个镇办微型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开展每周2次和水质自动监测站半月1次的现场巡查工作,共出动456人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年来,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社会效益:全年共出动456人次,对国、省控空气和水质自动监测站进行巡检;在省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汉中市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期间,配合相关部门现场核查情况,共出动监测技术人员90余人次,分析监测数据90余组,出具监测报告20份;对涉及的24家企业开展了重点污染源监督性执法监测工作;开展2024年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作,对4家印刷,6家玻璃进行监测。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人员结构与工作任务不匹配问题。现有分析人员年龄偏大,平均年龄46岁,大多数监测分析人员所学专业与生态环境或化学分析专业不对口,同时高职低聘的问题突出,由于岗位职数限制,专技人员较多尤为突出,专技和工勤技能高级岗位核定数量已远不适应当前形势需要,在一定程度影响了中级岗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二是专业技术业务能力掌握不足,监测分析培训较少。我站资质认定项目因人员、设备等问题,不能满足上级下达的年度监测任务和分析项目要求,地表水和地下水全项分析、噪声监测均委托三方机构开展,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依托市站开展。由于环境监测工作相对来说属于冷门学科,缺乏合适的培训机构和教师,受制度的限制,上级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太少,同时地市、县区之间互相交流机会和平台也少,造成了环境监测人员专业知识、业务素质和分析能力不能得到良好提升和有效的学习实践。2、改进措施。一是加大对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取长补短,提高人员监测技术水平。增强监测人员爱岗敬业、奋发有为、诚实守信的职业风尚,严格按照生态环境监测方案规定的频次、指标,完成上级下达的水、气、噪声各类环境监测任务,确保做到定点准确、操作规范、数据可靠、上报及时。二是强化环境质量综合分析与控制水平。提高环境质量综合分析,在做好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基础上,着重加强环境质量变化原因分析和数据质控,切实提高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底线意识,守好监测数据质量“生命线”,坚决确保各类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三是强化环境监测人员责任意识。进一步完善各项监测考核制度,加强监测人员、技术资料、档案、仪器设备和试剂的管理,提高监测人员主观能动性,不断推动环境监测项目增加,切实做好排污许可证自行监测管理工作,为环境管理和领导决策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水平。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5年,我站将紧紧围绕《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和大气、水、土壤三大行动工作要求,结合实际,认真落实当前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新标准和新要求,为环境管理、污染源防控、执法监管、区域环境质量考核、生态文明建设等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详实的科学依据。一是加大环境监测技能培训力度,提高人员业务素质,加强政治理论教育,使人员从思想上认识到监测工作的重要性,从意识上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从而主动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同时注重人才的培养和业务知识更新,有计划的组织人员继续教育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等方式,大力开展多方面的监测业务交流,不断提高为环境管理和领导决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二是严格按照上级下达的监测任务,制定《汉台区2025年度汉中市生态环境监测方案》,持之以恒的按照规定的监测频次、指标,保质保量的完成上级下达的水、大气、噪声等各类环境监测任务,确保工作任务“接得住”“拿得稳”“测得准”,进一步提升监测能力,为精准管理提供更全面的依据。三是依据分局排污许可工作统一安排部署,全力做好辖区排污许可证核发单位自行监测监督检查工作,确保持证企业年度自行监测信息公布率、自行监测方案制定完成率、数据联网率均达到90%。四是持续做好国省控水、空气自动监测站日常巡检工作,保障自动监测站点供电、网络和运维人员出入等日常运行所须基础条件,确保各类自动监测站运行和数据传输正常。五是强化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全面、准确掌握辖区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源变化发展动态,要严格规范数据质量管理制度,建立“谁出数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追溯制度和监测数据“三级审核”制度,健全并落实监测数据全过程质量控制与管理制度,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有效提升执法监测的严肃性、应急监测的规范性、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的权威性为政府决策、污染减排、区域环境质量考核、生态建设等提供更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