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耀州区> 铜川市耀州区应急救援保障中心

铜川市耀州区应急救援保障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5-08 16:50
单位名称 铜川市耀州区应急救援保障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执行省市有关应急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承担全区应急管理规划相关任务的组织实施;负责全区应急信息调度、政务值班、应急指挥系统平台建设、维护、管理等工作;处理突发性事件的预警信息收集、分析,为全区突发性事件的应急救援提供保障服务。
住所 铜川市耀州区文营西路81号
法定代表人 胡永超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铜川市耀州区应急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2万元 9.9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认真执行省市有关应急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业务开展情况(一)强化应急值班值守,规范信息报送程序一是全局严格执行应急值守各项规定要求,认真落实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制度,及时通过系统录入通讯录和值班表,坚决杜绝擅自离岗、遥控值班、电话值班等现象。二是执行应急值守周视频例会制度。每周组织值班组和应急值守相关负责同志参加省厅应急值守周视频例会,会上听取各市近期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工作情况,认真学习国务院总值班室、应急管理部指挥中心及省政府总值班室周视频例会精神,听取本周安全风险研判情况,并严格落实各项工作要求。三是节假日和重要时段提前安排部署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工作,要求全体值班人员严格按照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各项要求,及时、全面、准确报送各类灾害事故信息。(二)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强化应急救援能力一是我局先后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应急预案修编工作的通知》《关于2024年度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类应急演练活动的安排意见》《关于做好“重大节假日”应急救援队伍备勤的通知》《关于开展基层应急预案培训演练活动的通知》《关于印发<2024年“重大活动”应急保障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文件,加强基层预案建设、预案实战演练、队伍信息整合等,切实提高全区应急救援能力;二是明确预案修编责任,加快推动预案体系建设。持续督促各部门修编区级专项应急预案。截至目前,全年新备案应急预案7部,积极推动镇办、村(社区)防汛防火预案编制,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开展突发事件、山洪灾害、防汛应急预案修编培训会,切实增强基层应急预案修编能力;三是聚焦重点领域、重大风险,统筹安排全年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类应急演练计划,全年安排区级层面应急演练15场次,已报送资料6场;6月27日协助市应急管理局在冀东水泥铜川有限公司杨泉山灰岩矿开展2024年铜川市非煤矿山坍塌事故应急演练,本次演练出动应急救援指挥车、消防救援车、医疗救护车、气象监测车、环境监测车等各类抢险救援车辆15辆,参演设备23台套、无人机3辆,参演人员86人,通过2块LEG屏幕将现场画面同步播放,观摩人数约200人,是近年来规模较大的一次市级综合演练;督促各监管企业开展企业层面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督促各镇办、村(社区)全覆盖开展防汛防滑应急演练,进一步检验完善预案、锻炼救援队伍、磨合工作机制、教育人民群众,着力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应急管理新格局。四是全区现有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1支50人;区级应急救援队伍5支,150人;企业应急救援队伍5支301人;镇级应急救援队伍11支,341人;村(社区)级应急救援队伍129支,2100余人;据统计可调用大型机械装备148台,并备足备齐有关辅料,落实操作人员;同时组织单位年轻干部实操突发事件处置现场指挥部搭建步骤,并测试指挥部内配套相关用品,熟悉现场指挥部运转,确保发生突发事件后,现场指挥部高效运转、有序有力处置。(三)加强企业预案管理,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一是按照市局相关要求,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印发《铜川市耀州区应急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通知》(铜耀应急发〔2024〕44号),就风险辨识评估和资源调查、应急预案编制程序规范性和针对性、应急预案评审论证及应急预案备案登记等相关工作提出要求。二是积极推进监管企业应急预案备案工作。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认真审查企业预案文本,并对企业现场进行核查,今年以来全区企业预案备案共计44家。危化企业计划开展演练334场,已开展演练334;工贸企业计划开展98场演练,已开展98场;非煤矿山企业计划开展16场演练,已开展16场。(四)规范管理应急物资,强化应急救灾保障一是为加强应急救实物资储备管理,提升基层应急救灾能力,对我区应急救灾物资库进行了全面清查。切实做好物资库维护工作,对物资库现有37类应急物资进行检修保养,确保物资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中心按照“统筹管理、科学分布、合理储备、统一调配、实时信息”的原则进行应急救灾物资储备管理,主要根据物资种类视不同情况采取实物储备、物资前置相结合的储备方式,重点加强防汛救灾、森林防火及应急处置物资的储备,做到数量充足、种类齐全、质量可靠。二是为进一步提升基层一线防汛应急抢险能力,夯实基层防汛减灾基础,我局在汛期前补充防汛物资16966件,救灾物资480件;向各镇办发放21850件防汛物资,包括多功能应急灯、防汛工具包、防洪挡板、雨伞、警戒带、可漂浮救生担架、水面漂浮救生绳、雨衣、雨靴、编织袋、油锯、吸水膨胀袋等,480件救灾物资,包括折叠床、夏凉被等,同时市局也向各镇办、沿河村组前置调拨了11981件防汛应急抢险装备,用于险情处置及灾害救助。三是对库房的防潮防虫鼠情况、防火设施及防盗装置进行全面排查,确保库房物资存储安全。及时清理仓库,合理规划使用空间,始终保持库房干净整洁。严格执行库房“月盘点”制度,及时更新完善物资出入库台账,确保各类物资账物相符。仓库管理工作人员时刻保持通讯畅通,确保遇有突发情况及时调拨应急物资,切实发挥应急物资在全区应急管理工作中的关键作用。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是切实加强应急救灾物资的管理和使用,提升安全生产、森林防火、防汛抗旱、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物资保障水平,确保遇有突发情况及时调拨应急物资,切实发挥应急物资在全区应急管理工作中的关键作用。二是进一步规范引导社会应急力量参与事故灾害抢险教援行动,推进现场协调机制建设,促进我区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健康发展。三是加强基层预案建设、预案实战演练、队伍信息整合等,切实提高全区应急救援能力,进一步锻炼救援队伍、磨合工作机制、教育人民群众,着力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应急管理新格局。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在局党委统一引领下,保障中心以着力提升保障中心干部作风能力和业务水平为根本,统筹配合做好安全生产、防汛救灾及森林防火等各项工作,但通过年终总结梳理,发现存在如下问题:一是部分干部对全局重点工作认识不深,工作中缺少好的办法,还未充分认识到灾害信息预警、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物资管理等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二是区应急物资库储存环境有待提高,仍存在布局不合理、物资存放混乱及查找取用困难等问题;三是全区应急预案演练工作推动不力。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划了42个区级专项应急预案,目前仍有多个专项预案未修订出台报备,已报备专项应急预案中部分以部门文头印发或未正式印发。目前预案修编工作仍处于“没有”到“有”的过程,达不到从“有”到“好”的目标,预案编制工作推动速度缓慢。针对保障中心本年度工作开展中梳理出的问题,我们将从以下方面改进: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持续深化开展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和党纪学习教育活动,始终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努力在提高自身素养和作风能力上下功夫。积极组织干部参加各类能力提升培训学习,结合中心发展实际,转变思想、团结协作,以适应新时期新任务的要求,为促进中心工作的全面良好发展打好理论基础。二是加强应急物资管理。继续健全完善应急物资管理制度,加强与市级物资储备管理单位及镇办的衔接,完善管理制度、细化管理流程、规范物资储备管理。定期对库存进行盘点和清查,熟悉物资存放地点,确保库存数据准确性和及时性。通过优化库房布局结构,合理利用空间存放物资。加强对物资的保管和养护,确保物资的质量和安全。三是推进应急预案演练管理工作。持续督促各镇办、各部门要根据本辖区、本行业领域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发生规律,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修订专项应急预案。督促各部门要根据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实际,立足于现有资源,以是否管用为标准,主要明确做什么、谁来做、怎么做、何时做、用什么资源做等具体应对措施,针对突发事件特点,识别事件的危害因素,分析事件可能产生的直接后果以及次生、衍生后果,提出控制风险、治理隐患的措施,确保各专项预案修订工作开展迅速,质量提升。四、下一步工作思路2025年,保障中心会组织全体干部进一步提升自我、强化业务。一是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始终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努力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上下功夫。积极组织干部参加各类素质提升培训学习,结合中心发展实际,转变思想、团结协作,以适应新时期新任务的要求,为促进中心工作的全面有序良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进一步健全完善区级应急预案体系,推进对本部门牵头的专项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工作,做好应急源调查、修编和备案工作。同时抓好应急预案动态管理,进一步规范应急预案的分类分级目录,根据实际情况,完善具体要素,健全处置流程,确保应急预案各项措施落实落地。三是进一步加强应急物资管理。持续健全完善应急物资管理制度,加强与市级物资储备管理单位及镇办的衔接,完善管理制度、细化管理流程、规范物资储备管理。定期对库存进行盘点和清查,熟悉物资存放地点,确保库存数据准确性和及时性。通过优化库房布局结构,合理利用空间存放物资。加强对物资的保管和养护,确保物资的质量和安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