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洛南县> 洛南县景村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站

洛南县景村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站

发布时间: 2025-04-30 15:59
单位名称 洛南县景村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主要承担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兽医、乡村振兴、移民搬迁、生产经营等工作。负责植物病虫害、动物疫病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和处置工作。负责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检测、监测工作。负责水利综合开发、技术推广、土地流转等相关服务工作。
住所 洛南县景村镇景村街社区一组
法定代表人 张军科
开办资金 32.29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洛南县景村镇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9.42万元 44.3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广泛宣传玉米保险、大豆种植补贴、马铃薯良种补贴等补贴政策,积极组织良种调运,创新开展抓点示范,不断提高群众种粮积极性,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稳定粮食生产。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5.15万亩,其中玉米2.65万亩,大豆0.81万亩,玉米大豆复合种植0.34万亩,马铃薯0.53万亩,小麦1.15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1.18万吨,全力保障粮食安全。2.积极开展农业科技推广。组织开展农业科技培训156场次,培训4560人次,推广配方施肥5.66万吨,推广地膜覆盖0.9万亩,其中地膜玉米带状复合种植0.34万亩,地膜洋芋0.35万亩,地膜蔬菜0.21万亩。3.特色产业稳步推进。积极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全镇种植烤烟8850亩,种植中药材1.356万亩,种植蔬菜7200亩,其中辣椒1500亩,发展食用菌100万袋,其中袋料香菇67.5万袋,木耳31万袋,平菇1.5万袋;天麻100万窝;生猪饲养量达2.46万头,肉牛饲养量1275头,肉羊饲养量2444只,家禽饲养量5.33万只。养殖鱼类40余万尾。建成食用菌种植基地1个,天麻种植基地2个,发展各类畜禽养殖场14个,为农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4.惠农政策扎实落实。严格程序,扎实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2024年核实兑付脱贫户、监测户产业扶持资金7批次126.907万元,马铃薯良种补贴2375户4.50132万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10931户274.2612万元,核实上报2023年度第二批次肉牛提质增量补贴43户12.9万元,核实上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补发批次10926户100.54836万元。大豆生产补贴2006户84.9672万元,确保惠农政策落地落实,切实保障农民利益。5.农业安全有效保障。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监管、不发生一起农业安全事故的目标,扎实开展各项农业生产安全监管工作。全年签订农机具安全责任书654份,农资安全责任书2份,饲料兽药安全责任书2份,动物养殖安全承诺书23份,动物及产品经营安全承诺书16份。开展农鼠药安全检查24次,动物卫生监督检查16次,发放整改通知书14份,确保经营主体依法规范经营。开展农药残留抽样检测48批次816份,“瘦肉精”抽样检测12批次318份,经检测全部为阴性。认真开展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监管工作,全年监督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7头只。通过各项措施落实,全力维护农业生产安全,全年未发生一起不安全事故。6.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扎实开展。按照全县统一安排,全年组织开展动物春秋两季集中免疫接种2次,月月补针10次,累计免疫各类动物5.68万头只,组织填报动物免疫信息560余条。组织开展牛羊布病采样1148份,其中牛血清241份,羊血清907份,处置布病阳性畜群4户6只。组织开展狂犬病、布氏杆菌病等人畜共患病防控知识宣传,发放防控知识宣传彩页挂图等宣传资料390余份,严防重大动物传染病发生,全力保障畜牧生产安全。7.村集体经济“三资”管理工作。监督指导全镇25个村完成2024年度村集体经济清产核资系统录入工作,指导全镇25个村开展“陕农经”平台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账、会计初始化、资产卡片录入、合同登记等工作,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管理。8.农村改厕工作持续推进。单位安排专人负责包抓,通过与上级业务部门沟通对接,积极开展技术指导,督促工程进度,抓紧问题整改。截止12月底,全镇完成改厕665座,其中卫生厕所463座,无害化卫生厕所202座。通过实施农村改厕工作,改善农村居民人居环境,为改善村容村貌和实施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9.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严格有序。按照《洛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严格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开展违法违规建房行为查处22起,下发《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12份,《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13份,及时制止纠正群众违法建房行为,切实保护耕地。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年来,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努力下,站上各项工作取得了进一步发展。一是单位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全年未出现1例因工作延误或失职被通报的情况。二是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稳步推进。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5.15万亩,粮食总产量1.18万吨。发展烤烟8850亩,种植蔬菜7200亩,辣椒1500亩,发展食用菌100万袋,其中袋料香菇67.5万袋,木耳31万袋,平菇1.5万袋;天麻100万窝;生猪饲养量达2.46万头,肉牛饲养量1275头,肉羊饲养量2444只,家禽饲养量5.33万只。养殖鱼类40余万尾。三是扎实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兑付脱贫户、监测户产业扶持资金7批次126.907万元,马铃薯良种补贴2375户4.50132万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10931户274.2612万元,核实上报2023年度第二批次肉牛提质增量补贴43户12.9万元,核实上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补发批次10926户100.54836万元,大豆生产补贴2006户84.9672万元。四是农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取得明显成绩,全年未发生1例安全事故。五是农村改厕工作持续推进,完成新建卫生厕所665座。六是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严格有序,查处违法违规建房行为31起。三、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1.单位业务干部普遍年龄偏大,学习能力不足,对新政策、新问题学习研判不够,落实工作任务有差距。2.业务工作开展不均衡,在农村改厕工作推进中,由于缺乏资金支持,工作推进缓慢。3.动物疫情防控工作难度不断加大,防控范围涉及养殖、运输、野生动物防范等各个环节方面,防控工作任务艰巨。4.农村种植业、养殖业产值不高,利润微薄,农村大多数青壮年劳力常年外出务工,部分村居存在弃耕撂荒、空栏弃养问题,影响粮食安全和农业产业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整改措施:一是加强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培训,提高业务干部和从业人员素质。二是强化责任抓落实,对重点业务工作实行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重点工作如期完成。三是强化信息监测和预警,科学分析价格走势,做出研判预警。四是加强重点工作调查研究,提出可行性意见和建议,为政府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五是加强干部教育管理,全面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保障粮食安全。2、积极发展烤烟、核桃、中药材、食用菌、畜禽养殖等特色主导产业,促进镇域经济发展。3、扎实开展农业安全监管,确保不发生安全责任事故。4、积极开展动植物病虫害防治,保障农作物、畜禽安全。5、积极指导村居认真开展村集体经济“三资”管理工作,保障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管理。6、积极推进农村改厕工作,保障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洁。7、严格开展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遏制违规违法建房行为,切实保护耕地。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