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滨区农村经营工作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贯彻执行中、省、市有关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等方面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参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三变,改革等工作;承担农村产权交易工作;承担农村集体合作经济、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发展服务工作;承担农村经营情况统计工作;承办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 |
住所 | 汉滨区南环东路水景湾小区 | |
法定代表人 | 郭文斌 | |
开办资金 | 12.2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滨区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3.07万元 | 7.0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汉滨区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多措并举,推动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夯实工作责任,制定印发了《关于做好2024年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年度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及工作要求,将收益任务分解到各镇村,层层夯实工作责任。二是强化政策保障,印发了《汉滨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十条措施》《汉滨区发展壮大村(社区)集体经济激励奖励办法(试行)》,鼓励村集体探索多种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二)科学监管,促进集体资产管理规范透明有力。一是制定方案,强化制度建设。2024年印发了《汉滨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全面推行农村集体资产监管信息化的通知》等一系列制度文件。二是加强培训指导,全面推广应用“陕农经”平台。通过举办“陕农经”集体资产监管平台集中实操培训会和到镇村现场指导相结合方式,全力推进平台财务建账、资产录入、合同录入工作进度。三是严格推行“银农直联”资金线上审批支付管理。印发《关于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银农直联”资金支付管理工作的通知》,由“四级二档”审批提升为“四级三档”审批支付,进一步强化资金监管力度。四是加强集体资产监管体系建设。(三)强化指导,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管理。一是全面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质量水平。以新型经营主体辅导员体系建设项目为抓手,全区共聘任区级辅导员25名,全年共举办区级辅导员培训班2期。二是强化业务指导。积极指导合作社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完善章程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对已经被列入经营异常的合作社,督促其及时补报年报资料,尽快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三是积极开展家庭农场名录库管理、“一码通”赋码及家庭农场“随手记”推广工作。四是扎实开展农民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情况摸底及风险排查工作,共排查了1344个农民合作社。(四)提升效能,逐步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工作机制。一是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向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印发了《汉滨区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通过流转取得土地经营权行政审批实施细则》,严把土地用途关。2024年鉴证流转合同30份,流转面积5619.156亩。二是对历年来土地流转合同进行网上备案,共在全国土地流转台账信息平台中备案流转合同1963份,流转面积14.59万亩。三是不断提升宅基地管理效能,建立了集审批、服务、管理于一体的农村宅基地管理信息系统。2024年指导镇(街道)办理农村宅基地审批159宗。四是配合区不动产登记局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纠错工作,全年共办理纠错18本。五是积极化解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全年处理各类信息11件,结案率达100%。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制定印发了《关于做好2024年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工作的通知》《汉滨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十条措施》《汉滨区发展壮大村(社区)集体经济激励奖励办法(试行)》等文件;2024年争取中央扶持专项资金、巩固衔接资金、苏陕协作资金共1.554亿元,对223个村(社区)进行扶持。截止11月28日,全区353个村集体经营收益达6738万元,年经营收益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二)农村集体资产监管水平不断提升。全面提升“陕农经”平台推广使用水平和工作质量,截止11月28日,353个集体经济组织完成会计账簿初始化工作,开展会计核算并录入会计凭证10032份,录入资产卡片11219份,登记集体经济合同7774份。(三)新型经营主体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全区聘任区级辅导员25名,举办区级辅导员培训班2期,培训辅导员和经营主体200余人次。全区875个家庭农场全部纳入名录库管理,419个家庭农场完成“一码通”赋码,384个家庭农场注册并使用“随手记”记账。(四)农村土地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制定印发了《汉滨区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通过流转取得土地经营权行政审批实施细则》,2024年鉴证流转合同30份,流转面积5619.156亩。共在全国土地流转台账信息平台中录入备案流转合同1963份,流转面积14.59万亩。2024年指导镇(街道)办理农村宅基地审批159宗,全年共办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纠错18本,处理各类涉农信访11件,结案率达100%。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村级缺乏专业的集体经济管理人才。村级层面缺乏经营管理人才,各村级集体经济管理人员大多由村两委班子成员兼任,且基层事务繁忙,无法将更多精力放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上。2.《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地块信息漏登、错登纠错难。由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的测绘工作专业性强,一直是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承担,现合同期满,无工作经费,无法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地块信息补登、纠错工作。(二)改进措施:1.科学监管,促进集体资产管理规范透明有力。一是制定方案,强化制度建设。2024年印发了《汉滨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全面推行农村集体资产监管信息化的通知》等一系列制度文件,对集体资产监管信息化建设进行安排部署,对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合同管理、资金审批管理等进行全面规范。二是加强培训指导,全面推广应用“陕农经”平台,全力推进平台财务建账、资产录入、合同录入工作进度。三是严格推行“银农直联”资金线上审批支付管理。2.强化指导,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管理。一是全面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质量水平。以新型经营主体辅导员体系建设项目为抓手,全区共聘任区级辅导员25名,全年共举办区级辅导员培训班2期,进一步提高辅导员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能力。二是强化业务指导。积极指导合作社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完善章程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对已经被列入经营异常的合作社,督促其及时补报年报资料,尽快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三是积极开展家庭农场名录库管理、“一码通”赋码及家庭农场“随手记”推广工作。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强化村级“三资”监管。持续推进集体资产信息化监管模式。进一步强化村级“三资”管理,督促镇村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加大培训力度,召开全区农经干部和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培训会,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省市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十二条措施进行政策解读。(二)扎实推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参照“千万工程”成功经验,做好村集体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实行“一村一策”,因地制宜制定村级“培强”方案。持续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壮大培强”工作。积极争取各级扶持,2025年重点扶持收益在10万-20万、40万-50万的村,争取全区354个村集体经营收益全部达到10万以上,培育一批经营收益50万以上的强村。(三)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持续指导镇办使用农村宅基地管理信息系统,充分依托现代化信息手段,使农民建房的审批提速、服务提优、管理提升。(四)规范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推进合作社、家庭农场名录库管理,把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真正办成有“七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切实增强农民合作社的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和带动能力,实现家庭农场管理服务数字化。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