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中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管理住房公积金,促进住房制度改革。住房公积金使用计划编制与执行,住房公积金提取与使用审批,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提取与使用情况记载,住房公积金核算,住房公积金保值与归还,住房公积金执行报告编制,缴存住房公积金有效凭证发放。 | |
住所 | 汉中市汉台区兴汉东路31号 | |
法定代表人 | 赵桑弥 | |
开办资金 | 200万元 | |
经济来源 | 经费自理 | |
举办单位 | 汉中市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998.48万元 | 5599.4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8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汉中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精准施策,出台“惠民十条”。一是租赁商品住房提取额度由原每年1.5万元提高至3万元,极大减轻缴存职工住房负担。二是依规办理“商转公”政策延期合规性审批,全力推行“商转公”贷款和二手房“带押过户”业务,让好政策持续发力,有效减轻职工筹资还贷压力,提升二手房交易效率。三是印发《家庭生活严重困难申请提取公积金业务操作指引》,全力做好家庭生活困难职工提取业务。积极为洪峰过境灾后重建家庭提取公积金,受到政府和群众的一致赞扬,当地政府来电致谢。四是出台了《关于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购买新建商品住房首付款的通知》《支持缴存人购买和租赁保障性住房的通知》,极大减轻购房压力。五是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单职工缴存家庭提升至70万元,双职工缴存家庭提升至85万元。六是支持多子女家庭租购住房需求,最高贷款额度上调20%。即单职工缴存家庭最高贷款额度84万元,双职工缴存家庭最高贷款额度102万元。七是支持购买装配式住宅、星级绿色住宅和我市存量住房“以旧换新”活动,符合住房公积金贷款条件的,缴存职工在申请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时,最高贷款额度上调20%。八是优化住房公积金贷款首套房认定标准,缴存职工家庭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时,在购房地无成套住房的,按首套房认定。未使用过公积金贷款缴存职工家庭购买第二套住房的,按首套房认定。九是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款比例,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十是实行住房公积金“又提又贷”和“代际互助”政策。2.攻坚克难,保全民生资金。以省、市审计和巡察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全力化解历史遗留问题。采取法律诉讼手段,及时清理往来账项,解决长期挂账风险,确保民生资金安全完整。3.数字赋能,提升服务质效。紧盯数字公积金要求,建设汉中住房公积金数字专享“云”,打造了安全、稳定、可拓展的业务系统运行环境。主动作为,自我加压,实现全市4031个缴存单位全面缴存网办,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节约办事时间和成本,实现缴存单位零距离、零柜面、零跑腿服务新模式。建立便民服务点10个,有效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聚焦群众需求,将“跨省通办”延伸至18项,拓宽服务覆盖区域和事项,提供高效、便捷政务服务,不断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与绵阳市住房公积金服务中心开展跨区域合作,打通两地信息壁垒,开辟更加畅通高效的异地业务办理渠道,极大节约群众办事成本。深度开发APP线上功能,推动更多事项全程网办,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从“最多跑一次”向“一次不用跑”升级的加速度。创新推出12345工单“123”工作法,被多个主流媒体转载学习,省外中心来电咨询学习。多项先进经验受到省、市领导肯定和推广,被省住建厅委托,3月份圆满承办了2024年全省住房公积金服务管理工作会议,精选3个具有代表性的观摩点供兄弟地市参观学习;9月份住建部住房公积金监管司来我中心调研,对各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我中心李劲同志获评“全国住房公积金服务提升三年行动2023年度表现突出个人”,被住建部以文件形式表彰。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1、主要业务指标增长。新增扩面:全年新增开户单位277个,新增职工1.23万人。全市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呈现由体制内单位全覆盖向体制外单位稳步拓展、由城区单位向乡镇单位延伸拓展、由建制单位向非公企业审慎拓展的良好局面。缴存归集:完成归集29.99亿元,占年度任务的123.82%;资金使用:合理引导住房消费,做到“应贷尽贷”。为4080户家庭发放“商转公”贷款1704笔,5.61亿元,约为贷款职工节省利息支出8935万元。增值收益:采取定期存款利率询价制,提高资金的收益率,最大限度实现保值增值。实现增值收益1.69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45.69%。2、释放政策红利,增进群众福祉。始终坚持“房住不炒”定位,结合本地房地产市场发展形势,通过提高租赁商品住房提取额度、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优化住房公积金贷款首套房认定标准,实现“五个率先”。在全省率先推出“顺位抵押”模式开展“商转公”贷款并应需实施“带押过户”政策;率先出台多子女家庭贷款支持政策;率先在全省地级市中将住房公积金缴存事项纳入全市《劳动合同示范文本》;率先在全省建立第一个乡镇便民服务厅;率先出台了《关于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购买新建商品住房首付款的通知》,早于广州市6个月。全年已退付个贷保证金141笔292.94万元、利息1.83万元,支付诉讼费及法律服务费7.56万元、抵押登记费退费2940笔23.52万元,有效降低了个人支出成本,让其实实在在享受政策红利,进一步推动公积金减负服务。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1.受经济大环境影响,短期内住房消费需求持续疲软,个贷率下滑;2.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扩面较缓,行政执法仍需加强。改进措施:1.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紧密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对住房公积金服务管理工作要求,狠抓“六率一度一治理”核心业务指标,竭力扩大制度覆盖范围,持续发挥新时期住房公积金制度作为“保障+市场”的压舱石作用,发挥在实现“共同富裕”中推进新市民、青年人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普惠性作用,发挥对缴存人实现基本住房消费的垫脚石作用,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2.按照年度核心业务指标任务要求,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一是扩大制度覆盖面,持续提升缴存率,实现“应缴尽缴,愿缴能缴”,使更多社会群体享受到普惠性住房政策保障。二是坚持“四个优先”原则,兼顾“应提尽提、应贷尽贷”和“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符合政策、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个贷率,三是以“数字政府”建设为契机,以职能部门间数据共享为基础,强化数据治理,打造集行政管理、业务运行、对外服务于一体的“数字+智慧”住房公积金管理体系,提高离柜率;四落强化监督,健全完善内控制度,有效提高风险防范能力,降低逾期率,力争个贷逾期率控制在0.3‰以内;五是科学统筹谋划,确保资金安全增值,完成各年度增值收益任务;六是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服务意识、及时答疑解惑,主动回复群众投诉举报,形成发现问题、摸排原因、纠正问题、反馈结果的工作闭环,将矛盾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提升群众满意度。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全力以赴,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按照市委目标责任考核任务要求,落实好“四高一低一满意”核心目标任务,即:提高个贷率、离柜率、缴存完成率和租房提取完成率,降低逾期率,提升群众满意度。2.固本强基,扩大制度覆盖范围。加大政策宣传,在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上下功夫,进一步规范已缴存单位的汇(补)缴工作,确保缴存职工合法权益;实现“应缴尽缴,愿缴能缴”,使更多社会群体享受到普惠性住房政策保障。3.发挥职能,支持住房合理消费。坚持“四个优先”原则,根据全市房地产市场发展实际和缴存职工购房资金需求,继续优化调整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支持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提取住房公积金和提高租房提取公积金额度。根据群众切身需求,进一步优化流程、简化要件,规范资金管理。4.数字赋能,提升服务应用水平。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社会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22〕14号)有关要求,以“数字政府”建设为契机,以职能部门间数据共享为基础,强化数据治理,及时推进数据上“云”、软件更新、硬件安全可替代,打造集行政管理、业务运行、对外服务于一体的“数字+智慧”住房公积金管理体系。5.强化监督,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完善内控制度,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稽查机制,用“机审”代替“人审”,减少因人为判断带来的内险,运用稽核系统及电子化检查工具,核查业务资料,严格执行贷款“三审一岗”制度。加大逾期贷款常态化催收,落实“四清一责任”机制,严控增量、消化存量,力争个贷逾期率控制在0.3‰以内。6.科学谋划,确保资金安全增值。科学调度、周密安排资金使用,在确保资金运行结构合理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存款竞争性存放方式,力求最大限度实现住房公积金保值增值。7.勇于担当,展示新时代新风貌。按照《陕西省住房公积金服务管理标准》要求,严格规范服务大厅服务设施、标志标识、人员管理、服务形象、服务流程、综合服务平台和服务评价等内容。坚持党建引领,努力打造“务实高效、行为规范、信念坚定”的“十型”住房公积金干部队伍。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