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镇安县米粮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服务“三农”。开展农产品质量监管、动植物防疫和监管工作;开展防汛抗旱、防灾减灾、气象公共服务与灾害防御等工作;开展扶贫开发、移民搬迁、农业生产、合作经营、土地流转等农村工作;开展农牧、水利、林业综合服务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米粮镇八一村一组 | |
法定代表人 | 程裕森 | |
开办资金 | 3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镇安县米粮镇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90万元 | 185.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米粮镇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狠抓农业技术服务和各项惠农政策落实,严格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总结如下:一、执行本单位章程及规章制度情况。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建立了相关的会议制度、议事决策规则,召开决策会议12次,研究单位重大事项。进一步完善了单位各项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规范单位正常运行,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业务活动,无违法违纪情况发生。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几项业务活动。农耕有序展新章。一是积极落实上级政策要求,于我镇月明、树坪等7个村打造高标准农田6500亩,同时打造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项目示范田,光明村市级单产示范田1处300亩,门里、丰河、水峡等3个县级示范田各100亩,总计300亩。2024全年完成小麦播种8080亩,粮食总产量达9943吨,大豆种植面积9580亩,发展马铃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6500亩,玉米单产提升5500亩,油料播种面积4500亩,完成油菜扩种500亩,补助资金7.5万元,带领农民实现高产高效种植。二是稳步推进我镇特色产业发展,发展烤烟8000亩,预计收购烟叶1.92万担,新建烤房30座,其中生物质烤房22座,实施月明村烟区机耕路建设1公里。发展食用菌35万袋,球盖菇15亩,共计补助23万元。小蚕共育1038张,拨付补助资金20.76万元,新建养蚕室426.8平方米,补助资金22.8万元。新增魔芋种植面积97亩,涉及脱贫户103户,监测户3户,产业补助4.85万元。三是完成各项补贴兑付,耕地地力保护涉及农户7990户,补贴面积42371.94亩,共计发放3261955.43元,农机购置补贴14人,共计补贴17800元。四是合理规划利用55.8万元用于1099.11亩耕地流出图斑和“非粮化”图斑复种复绿。五是加强农作物田间管理。指导广大农户推广使用良种、配方施肥、病虫害科学防治技术。衔接接续夯基础。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年度新增监测对象8户21人,风险消除标注12户39人,完成各项检查累计反馈认领4批次20个问题整改。全年互助资金贷款74户,共兑付贴息资金3.9215万元。林业循章促繁荣。一是确立村级林长17名,设立林长公示牌17块,配备护林员139名,共协调组织镇村级林长联合巡林10余次,集中对4株古树名木巡查检查2次,按时完成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普查图斑举证136处,天然林资源保护率达到100%。二是高度重视林业生产工作。积极落实核桃、板栗等经济林建园、科管和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有效提升林业产业经济效益;以松材线虫病防治为主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确保林业生产安全;加强秦岭地区野生动物保护、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等违法犯罪行为等执法工作,为林业生产和生态保护保驾护航;加强森林防火工作,保证林业生产安全。水事井然兴利泽。一是完成常态化开展安全饮水大排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通过申报管道等完成修复。二是做好蓄水工作,完成县级蓄水任务;三是做好2024年度抗旱工作;四是做好2024年度汛期的各项工作。畜牧依标优发展。一是积极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加强牛羊布病防治,充分发挥镇、村干部及脱贫攻坚“四支队伍”作用,广泛动员,积极配合,全面排查牛羊布病。二是我镇2024年畜牧猪、牛、羊饲养量分别达19900头、1400头、15200只。畜牧产业补助扶持脱贫户、监测户27户96人,共计补贴2.181万元。诸事协同谋发展。一是持续改善人居环境,优化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设施布局,引导群众将农村建筑垃圾用于村内道路、入户路、景观建设等就地就近消纳利用。完成304户户厕改造,除东铺村,其余17个公厕管护使用到位。打造为秦岭山水乡村山水示范村4个(月明村、界河村、丰河村、江西村),创建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1个(清泉村),认真整改省市县暗访反馈秦岭生态保护突出问题6件,累计拆除危旧房屋5处13间、乱搭乱建38处。二是积极开展建房、设施用地审批工作,本年度共研究建房审批5次,备案设施用地4处,审批农村村民原址拆旧建新房屋170户、异址新建27户、改扩建3户。三是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推动“四变转型,五号培强”,实施“村集体+农户”、“村集体+企业+农户”等多种产业化经营模式,培育发展月明瓜蒌、丰河“粮烟融合”、红卫光明“农光互补”等特色产业示范区。积极探索出了“反租倒包”和资产入股分红等2种可复制、可借鉴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完成2024年村集体经济50万元以上村2个,全面消除集体经济10万元以下村。四是切实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于全镇范围内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分类逐项厘清各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资金、资源现状。依据清产核资结果,于“陕农经”平台为各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账簿,完善基本信息和参数的设定、会计科目的维护、初始数据的录入。同时与镇财政所、农商行协作,完成银农直联平台搭建,让各组织报账更加规范、高效、便捷。五是严守上级要求,完成镇安县清理整顿惠农惠民补贴“一卡通”专项整改,涉及公职人员56名,惠农补贴项目2222条,总金额883744.63元,按照要求,建立了一人一档,已全部整改到位。三、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年来,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社会效益:一是各项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运用,使得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能够提高农户收入;二是落实各项政策,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生活质量,增加了幸福指数。2.经济效益:2024年,落实烤烟8000亩,养蚕1038张,发展食用菌35万袋,球盖菇15亩。畜牧猪、牛、羊饲养量分别达19900头、1400头、15200只,补助扶持脱贫户、监测户27户96人,共计补贴2.181万元。按时按点完成退耕还林补助补偿资金3批次,其中兑现上一轮退耕还林纳入森林质量提升补助2024年政策兑现3个年度4个村,面积1774.1亩3.5482万元;兑现2020年度退耕还林第三次补助4个村835户,面积4041.7亩161.668万元;兑现新一轮退耕还林延长期补助2024年政策5个年度6个村2113户,面积8647.8亩86.478万元。三是建设药材品牌示范村2个,新发展中药材种植246户757.9亩,兑现新发展中药材补助资金30.676万元。综合科管桑园5000亩、核桃15000亩、板栗5000亩。年度耕地地力保护涉及农户7990户,补贴面积42371.94亩,共计发放3261955.43元,农机购置补贴14人,共计补贴17800元。四、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专业技术干部的专业知识还有不足之处,在实地操作时,专业指导性不够;二是对各种改革制度学习不到位,需要进一步完善提高。五、整改措施。一是组织单位职工通过网络和学习相关资料等方式,加强畜牧专业方面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对畜牧专业技术的认知水平。对接县畜牧业务部门下派专业人员指导和对村级防疫员的培训工作,以提高对畜禽疫病防控工作专业水平。二是请县农业农村局业务部门对我镇工作予以指导,组织镇村干部加强学习,确保充分理解相关政策。六、下一步工作计划。全面服从镇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农业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积极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一是认真学习上级下发的产业发展方面的各项扶持政策,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以产业为中心,持续发挥烤烟、食用菌、中药材、蚕桑、魔芋等产业优势,同时也紧抓畜牧、药材种植、核桃板栗等产业发展。组织开展农民致富带头人培训、实用技术培训,更好的推广相关技术。增强农机干部的专业知识学习,增加实践经验,深入指导各项产业发展,保证粮食安全生产。稳定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各项收入,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幸福指数。二是巩固好脱贫成果,做好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着力落实防返贫监测工作、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打造适宜群众居住的美丽乡村。三是全面服从镇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农业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及时完成上级各级主管部门和镇党委政府交办的业务工作任务,综合开展各项业务工作,确保单位职责全面履行到位,取得实效。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