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汉滨区>
汉滨区大河镇幼儿园
汉滨区大河镇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5-04-27 11:26
单位名称
汉滨区大河镇幼儿园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学龄前儿童提供保育和教育服务。幼儿保育、教育。
住所
汉滨区大河镇大河社区金仓小区
法定代表人
王开勇
开办资金
30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滨区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92.72万元
300.43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1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汉滨区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师资队伍建设提质增效。本年度构建师德建设+专业发展+实践赋能三维一体培养体系,着力打造新时代四有教师队伍。一是建立三阶递进师德培育机制:每月开展《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专题学习,每季度举办师德大讲堂专家讲座,每学期组织我的教育故事师德演讲比赛。二是创新实施五维师德承诺制,将廉洁从教、家园沟通、教学规范等纳入承诺范畴,配套开展师德反思周活动,累计收集教师反思日志320篇。三是构建2+X技能考核体系,每周三固定开展艺术技能实训,重点突破钢琴即兴伴奏、幼儿舞蹈创编、绘本戏剧表演等8项核心技能,本年度教师专业技能达标率提升至92%,在汉滨区教师技能大赛中斩获3项一等奖。(二)精细化保教管理创新实践。严格对标《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创新构建三维度六模块保教管理体系。在生活管理维度,开发生活小管家课程体系,涵盖自我服务、班级值日等12项实践内容;在行为养成维度,实施星级礼仪评价制度,设立文明小标兵等5类成长勋章;在教学活动维度,自主研发四季课程资源包,包含24节气主题活动方案、160件教玩具设计图谱。通过观察-记录-支持循环教研模式,教师教育行为优化率达85%,幼儿五大领域发展测评优良率同比提升6.8个百分点。(三)特色化课程体系构建。深化基础+特色课程改革,形成一主多翼课程架构。基础课程严格实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特色课程重点打造三大品牌:非遗传承课程(开设汉调二黄、安康剪纸等6个项目)、艺术创想课程(开发泥塑工坊色彩实验室等特色区角)、生活探究课程(建立小菜农种植实践基地)。本年度共生成班本课程案例48个,幼儿个性化成长档案实现100%覆盖。(四)安全防控体系升级。构建制度+技术+文化三维安全防护网。制度层面:修订18项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园级-班级-岗位三级责任体系,签订安全责任书63份。技术层面:升级智能安防系统,实现周界报警、人脸识别、电子巡更三网融合,重点区域监控覆盖率100%。文化层面:开展安全主题月系列活动,创新情景模拟+VR体验安全教育模式,组织防震减灾演练6次,家长安全知识知晓率提升至98%。全年实现安全责任零事故。(五)卫生保健精细管理。推行预防为主、医教协同管理模式。建立三检三报健康监测机制(晨午晚检、因病缺勤追踪、传染病日报),传染病防控及时率100%。创新五色膳食管理体系,依托营养分析软件制定带量食谱,幼儿贫血发生率下降至1.2%。开展健康护航专项行动,组织视力筛查4次、龋齿防治讲座3场,幼儿体质合格率达99.3%,超区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六)协同育人机制优化。构建线上线下双循环家园共育新模式。线下实施五个一工程:每月1次家长沙龙、每季度1次亲子实践、每学期1次家庭教育讲座、每年1次家委会改选、每班1面家园互动墙。本年度累计开展家长培训12场,收集有效育儿案例86个,家园共育项目获评区级优秀实践案例。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全园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2024年我园在各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园所建设方面荣获市级示范园、区教育工作标兵单位等6项荣誉称号;教师专业发展成效显著,1人入选市级名园长工作室,12人次斩获区级以上教学竞赛奖项,7人次获得镇级表彰;在社会影响力方面持续提升,家长满意度达98.5%,生源稳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充分印证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奋斗真谛。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教学创新系统性不足,部分教师存在重形式轻内涵现象,跨领域整合课程开发能力有待提升。二是家园共育实效性待加强:留守家庭参与度低于平均水平12%,家庭教育指导针对性需提高。三是课程特色彰显度不够:本土文化资源挖掘深度不足,园本课程体系特色标签尚不鲜明。(二)改进措施:一是实施青蓝工程2.0计划:建立教学创新工作坊,推行1名骨干教师+3名青年教师的导师制,重点培养课程研发骨干6名。二是构建分层分类家长学校:针对祖辈家长开设隔代教育专题课程,针对新生家长开发入园适应指导手册,全年计划开展定制化培训20场次。三是启动乡土课程深化工程:组建非遗传承人+教师的双师团队,开发汉江生态秦巴民俗等特色课程模块,力争2025年形成可推广的课程资源包。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师德建设数字化升级:开发师德档案管理系统,实现师德考核数据化、过程可视化,建立教师信用积分制度。(二)人才培育系统化推进:实施教学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三级培养工程,2025年计划培育区级教学能手3-5名。(三)智慧安防智能化改造:建设AI行为识别系统,实现异常行为自动预警,安全响应时效提升至30秒内。(四)课程建设本土化深耕:研发秦巴游戏资源库,收集整理民间传统游戏50项,开发户外生态游戏区3个,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游戏化课程体系。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