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汉滨区>
安康烈士陵园管理所
安康烈士陵园管理所
发布时间:
2025-04-25 17:44
单位名称
安康烈士陵园管理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烈士纪念建筑物建设、维护、管理与环境美化工作;烈士骨灰保存,烈士遗物和革命史料陈列,革命史料收集编写,烈士文物档案建立与文物保管;组织革命烈士纪念活动。
住所
汉滨区陵园路31号
法定代表人
王亮
开办资金
82.5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拔款
举办单位
汉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5.18万元
66.38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4年6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法定代表人。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汉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1.加强制度化建设情况:为了确保陵园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开展,深入贯彻落实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烈士褒扬条例》《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办法》《烈士安葬办法》《烈士公祭办法》等法规,结合各类法规制度,修订完善了《安康烈士陵园管理办法》,制定了《安康烈士陵园管理所干部工作纪律管理办法》《安全保卫管理制度》等,对整个基地日常管理、纪念设施维修保护、烈士安葬、安全职责等事项做了明确规定。规范祭扫流程,加强祭扫全过程的监管,确保各类祭扫活动的质量和安全性。持续做好预约登记制度,实行错时错峰祭扫瞻仰,以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保障各类主题活动的开展。2.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情况:一是3月下旬以来,安康烈士陵园围绕“铸魂·2024·清明祭英烈”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基地教育功能。同时,陵园安排讲解员为参观者义务讲述牛蹄岭战役和烈士事迹,让大家深刻感悟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二是9月30日,成功举办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活动邀请了市委、市政府等各级领导,以及机关干部、部队官兵、学校师生、退役军人和社会各界群众代表参加。活动现场庄严肃穆,全体人员齐唱国歌,向烈士默哀,少先队员献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礼兵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市领导上前整理缎带,全体人员依次向烈士敬献鲜花,表达对烈士的崇敬之情。三是依托现有烈士纪念设施和红色资源,通过聘请抗美援朝老前辈、一等战功老兵、党史专家,培育安康马克思学院大学生志愿宣讲员参与并担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宣讲人员,发挥其优势和长处,通过现身宣讲,宣传革命历史,弘扬我们先辈的“革命精神”“三线建设精神”“抗洪抢险精神”,为陵园的宣传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纪念设施修缮维护情况:一是定期开展排查。加大对陵园内各类纪念设施、墓区情况的巡查力度,对于发现的损坏情况,如烈士墓的碑体风化、纪念墙的瓷砖剥落、纪念碑破损等问题,及时安排专业维修人员进行修复。今年,已完成修复烈士墓10座,翻新纪念墙50平方米,维修纪念碑塔顶及基座5次,治理地面塌陷300平方米,大理石台阶破损150平方米以及牛蹄岭墓区地砖破损、挡护开裂渗漏等问题,确保纪念设施始终保持庄重、完好的状态,为前来缅怀先烈的社会各界营造肃穆的氛围。二是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养护计划,对园区绿化范围开展了修剪、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确保树木的健康生长和整体景观效果。对于因自然老化、病虫害等原因造成的缺株、死株现象,及时进行补植补栽,使园区绿化面积始终保持在80%以上。同时,坚持常态化安全巡查,加强陵园的安全防范工作,对出现的苗头性安全隐患及时消除到位,确保园区用电、设施、人员安全。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安康烈士陵园作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重要场所,新时期应该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主阵地作用,通过宣传教育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营造尊崇英烈的社会氛围,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丰富的精神内涵。2024年依托现有的烈士纪念设施和红色资源,充分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全年共接待党政机关,驻地部队、企事业单位、学校、各人民团体、各界群众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300余场次,6万余人,成效显著,社会各界参与度高,覆盖范围广,群众认可度高。并积极组织开展了义务讲解120余场次,为参观者提供高质量的讲解服务,让参观者更好地了解和感受烈士精神和革命奋斗精神,增强公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开展重要节日代为祭扫服务,通过敬献鲜花,清理环境卫生,擦拭墓碑等方式,寄托哀思,表达对烈士的崇高敬意。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1)资金来源有限,部分纪念设施由于长期使用和自然侵蚀,老化严重,仿古纪念设施修复难度大且成本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陵园的健康发展。(2)宣传形式相对传统,园区的信息化设施不足,不利于更好地传播红色文化。(3)人员相对不足,文物保护、讲解等专业人员力量匮乏。2.改进措施:(1)积极争取上级资金项目支持,加强爱教基地建设及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力度。(2)加强创新力度,不断改进宣传的方式方法,利用网络、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作用,加大红色文化的传播面。(3)充分利用社会志愿服务等社会力量参与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服务,促进“三共”有机融合,不断改进创新服务内容,完善服务功能,提升陵园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四、下一步工作思路。1.做好纪念设施管理维护以及园区内的绿化养护,环境美化、亮化工作。2.做好清明节、“9.30”烈士公祭及主题党日活动的服务保障工作。3.加强陵园的安全防范,确保陵园安全有序。4.做好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